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基于中西国家领导人政治语篇语料库的概念隐喻比较及翻译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9 13:42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隐喻不仅普遍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之中,而且存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我们赖以思考和行为的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作为语言语篇类型的一种,政治语篇在本质上也是隐喻的。政治家通过使用概念隐喻对听众的理解和感知施加影响。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概念隐喻,但在国内西语学界,从隐喻角度比较汉语和西班牙语政治语篇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试图把概念隐喻理论运用于政治语篇的阐释之中。研究以莱考夫提出的认知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据,分别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西班牙首相马里亚诺·拉霍伊的十五篇演说作为汉语语料和西语语料,采用定量、定性和比较分析法对汉西语料中的概念隐喻进行识别、分类和比较分析,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探讨背后的社会文化基础。此外,本研究还将结合概念隐喻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探讨汉西互译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第一章介绍莱考夫提出的认知概念隐喻理论框架和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对汉语语料和西语语料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类与阐释;第四章重点对汉语语料和西语语料中的概念隐喻加以比较并探讨其异同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第五章探讨汉西互译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汉西语料中均有丰富的概念隐喻。汉西语料中共有的概念隐喻有:人体隐喻、战争隐喻、建筑隐喻、旅行隐喻和戏剧隐喻。其中旅行隐喻和战争隐喻的源域相同而目标域不同。家庭隐喻和圆圈隐喻是汉语语料中特有的,而宗教隐喻和体育隐喻是西语语料中所特有的。分析表明,概念隐喻的相同之处源于人们对外部世界相似的认知和体验,而差异主要源于中西两国社会文化的不同。此外,隐喻翻译策略的选择应考虑两种情况:如果涉及到的概念隐喻属于汉西两种语言中相同的隐喻,那么就选择异化法;如果涉及到的概念隐喻属于汉西语言中不同的隐喻,那么就要选择归化法,具体可分为转化法和省略法。
【学位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H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华;商务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屠金莉;苏立昌;;中医概念隐喻及其文化特征研究[J];语文学刊;2009年15期

3 王婷;;概念隐喻在诗歌语篇中的连贯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3年27期

4 谷化琳;概念隐喻及其引申[J];大学英语;1989年06期

5 李勇忠,李春华;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06期

6 陆全;利用概念隐喻提高对词语的理解[J];咸宁师专学报;2001年05期

7 黄祖江;谈汉语表示“愤怒”的概念隐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陆全,贾启鸿;利用概念隐喻提高对词语的理解[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文旭,叶狂;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J];外语学刊;2003年03期

10 徐梦云;概念隐喻的跨文化动态投射模型初探:以“爱”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俊;;简论空间概念隐喻[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维真;;跨文化概念隐喻和思维[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袁艳;;网络隐喻的认知性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雁翎;;从众参与者中的概念隐喻:MOREIS GOOD[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朱海燕;;Evaluating Temporal Metaphors[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高航;;温度的概念隐喻:汉语语料考察[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张孺海 通讯员 高振忠;“铁老大”弯腰兴市[N];湖北日报;2001年

2 记者 罗序文 实习生 李闪 文庆桃;二手车市场亟待规范[N];湖北日报;2005年

3 特约通讯员 高振忠 通讯员 胡宝武;汉西站刚运四千吨又引万吨货[N];人民铁道;2006年

4 记者 胡蔓 通讯员 关爱民 曹福媛;江城大医院纷纷“生崽”[N];湖北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谢菁;基于认知语言学的中医病因病机概念隐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林佑益;基于认知心理语言的五行概念隐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谷浩荣;基于概念隐喻的中医藏象学说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金晶银;汉韩情感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丁月华;概念隐喻理解中的美感体验对科学概念理解的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季芸;基于中西国家领导人政治语篇语料库的概念隐喻比较及翻译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年

2 刘嘉;论俄语中的概念隐喻[D];吉林大学;2011年

3 卢庆娇;汉语政治语篇的概念隐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王佳宁;大众传媒语篇中概念隐喻的组篇功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吕新慧;广告中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林娜;概念隐喻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渤海大学;2015年

7 曹玉姣;《水浒传》概念隐喻的俄译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8 张国权;英文商业广告中的概念隐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9 徐婷;Once More to the Lake中概念隐喻认知分析及其汉语译文的认知翻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杨海欧;英语专业学生写作中概念隐喻的语篇连贯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15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2815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3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