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含义”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6 00:08
中日韩三国语言采取非字面义言说方式的最大目的在于突现言说的意识活动。"突现"非字面义表达,既突出体现了话语本体的意向内容的"含义",又帮助人们发现言说方式的创新能力。中日韩三国同属东方文化圈,运用"含义"的言说方式不同于要靠推导获取的格莱斯的演绎推理会话含义,是以价值取向为推导机制的类比推理的会话含义。中日韩三国语言的言说方式都受到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特征、思维方式、主体动机等一系列不同价值取向因素的影响,"含义"理解的推理过程具有相同、相似、相关、相异性。
【文章来源】:东疆学刊. 2018,35(03)CSSCI
【文章页数】:4 页
【图文】:
汉语歌词类比
何相似性,但从话语的含义上推理就可以找到他们相似、相同、相近之处。人生与岁月在人类生活中具有相同性;梦与歌对人类来说是美好的象征,相同又相近,由此可以类推朋友像梦、歌一样随时可以在我身边,帮我解决困境之意,也就是说从非字面义类比推理就可以理解含义表达的思维模式。如下面的图1示意:图1汉语歌词类比以韩语歌词为例:“(我的心是湖水),(要像玉一样在你的船舷粉碎)。(我的心是蜡烛),(要一滴不留地静静燃烧)。(我的心是落叶)”(—②),以下面的图2示意:图2韩语歌词类比推理从这首诗歌可以推理出作者非常想念恋人的心情。把“心”喻为“湖水”,像“湖水”静静等待的耐心,也可以像“蜡烛”一样为了恋人牺牲一切守护爱情的价值。从中韩歌词里我们可以判断两国受儒家思想影响,言说方式具有相同逻辑推理思维的“含义”表达。曾昭式曾说:“中国传统文化不关心分析性论证,更多的是关于生活经验和与此相关的价值宣扬的论证类型。”[5](124)在汉语的言说方式中,关于生活方面的话语的含义表达重视价值的体现,也就是实效性,且日语、韩语也体现了这方面的现实价值。换言之,含义表达具有说理功能,它是以非字面义(Y)来类推字面义(X),最终达到言说目的。上述中韩言说方式的类比推理主要围绕着抽象概念的“人生”“心”进行了分析和类比推理。下面以日语为例了解具体“人”的“含义”表达。“人”虽说是具体的概念,但却是比较复杂的生物,可以通过“含义”表达去更好地理解。以日语“人間は植物である(人是植物)[6](13~67)”为例③:(1)“息子は大①宁宁、刘丹和梁梦真偶然相识后,因共同的爱好组成“蓝狐”美少女组合。②
筏浚ㄒ蛭?儿子是非常重要的后代,种子精心培养了他);(2)“なかなか芽が出ない人もいれば,すぐに花を咲かせる人もいる(有很难发展的人,也有马上绽放之花成功的人)”;(3)“一花咲かせて,パッと散る流行歌手もいる(也有活跃一时的歌手)”;(4)“あの子はまだ蕾だけど,じきに大輪の花になる(那个孩子目前还是一朵花蕾,马上就会成功的)”;(5)“いつか,努力が実を結ぶ(只要努力就有成功)”;(6)“死んで花実が咲くものか(人死了,还能绽放吗?)”。下面的图3所示:图3理解话语含义综上所述,人的成长≒植物成长是以“芽→开花→凋零/枯萎→死去”式,孩子或女性的成熟是以“花蕾→开花”式植物成长过程去类推、再理解的言说方式。换言之,与植物类似的“成长过程”更有效、深刻地推导出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经营过程。是通过将植物成长过程理解为一种经验,类推理解人的成长和培育过程的含义表达。总之,中日韩三国语言在“含义”表达中所体现的思想活动也表现得大同小异,并且逻辑思维过程都会有许多相同、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说,日语将“人生”言说为“野球试合”、韩语将“心”痛流泪视为蜡烛,证明了鞠实儿、何杨所言:“作为一种社会互动的规范,逻辑受到文化特征、社会环境和主体动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同文化中的逻辑具有不同的特征理论。”[4](104)不同文化产出了不同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上不同语言各有各的特点,因此,中日韩言说方式虽属于类比推理范畴,但“以西释中”有时是不可取的。故中日韩“含义”表达需采取该语言自身的类推方式去理解和解释。四、结束语“含义”推导涉及逻辑思维,而逻辑受文化
本文编号:3100573
【文章来源】:东疆学刊. 2018,35(03)CSSCI
【文章页数】:4 页
【图文】:
汉语歌词类比
何相似性,但从话语的含义上推理就可以找到他们相似、相同、相近之处。人生与岁月在人类生活中具有相同性;梦与歌对人类来说是美好的象征,相同又相近,由此可以类推朋友像梦、歌一样随时可以在我身边,帮我解决困境之意,也就是说从非字面义类比推理就可以理解含义表达的思维模式。如下面的图1示意:图1汉语歌词类比以韩语歌词为例:“(我的心是湖水),(要像玉一样在你的船舷粉碎)。(我的心是蜡烛),(要一滴不留地静静燃烧)。(我的心是落叶)”(—②),以下面的图2示意:图2韩语歌词类比推理从这首诗歌可以推理出作者非常想念恋人的心情。把“心”喻为“湖水”,像“湖水”静静等待的耐心,也可以像“蜡烛”一样为了恋人牺牲一切守护爱情的价值。从中韩歌词里我们可以判断两国受儒家思想影响,言说方式具有相同逻辑推理思维的“含义”表达。曾昭式曾说:“中国传统文化不关心分析性论证,更多的是关于生活经验和与此相关的价值宣扬的论证类型。”[5](124)在汉语的言说方式中,关于生活方面的话语的含义表达重视价值的体现,也就是实效性,且日语、韩语也体现了这方面的现实价值。换言之,含义表达具有说理功能,它是以非字面义(Y)来类推字面义(X),最终达到言说目的。上述中韩言说方式的类比推理主要围绕着抽象概念的“人生”“心”进行了分析和类比推理。下面以日语为例了解具体“人”的“含义”表达。“人”虽说是具体的概念,但却是比较复杂的生物,可以通过“含义”表达去更好地理解。以日语“人間は植物である(人是植物)[6](13~67)”为例③:(1)“息子は大①宁宁、刘丹和梁梦真偶然相识后,因共同的爱好组成“蓝狐”美少女组合。②
筏浚ㄒ蛭?儿子是非常重要的后代,种子精心培养了他);(2)“なかなか芽が出ない人もいれば,すぐに花を咲かせる人もいる(有很难发展的人,也有马上绽放之花成功的人)”;(3)“一花咲かせて,パッと散る流行歌手もいる(也有活跃一时的歌手)”;(4)“あの子はまだ蕾だけど,じきに大輪の花になる(那个孩子目前还是一朵花蕾,马上就会成功的)”;(5)“いつか,努力が実を結ぶ(只要努力就有成功)”;(6)“死んで花実が咲くものか(人死了,还能绽放吗?)”。下面的图3所示:图3理解话语含义综上所述,人的成长≒植物成长是以“芽→开花→凋零/枯萎→死去”式,孩子或女性的成熟是以“花蕾→开花”式植物成长过程去类推、再理解的言说方式。换言之,与植物类似的“成长过程”更有效、深刻地推导出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经营过程。是通过将植物成长过程理解为一种经验,类推理解人的成长和培育过程的含义表达。总之,中日韩三国语言在“含义”表达中所体现的思想活动也表现得大同小异,并且逻辑思维过程都会有许多相同、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说,日语将“人生”言说为“野球试合”、韩语将“心”痛流泪视为蜡烛,证明了鞠实儿、何杨所言:“作为一种社会互动的规范,逻辑受到文化特征、社会环境和主体动机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同文化中的逻辑具有不同的特征理论。”[4](104)不同文化产出了不同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上不同语言各有各的特点,因此,中日韩言说方式虽属于类比推理范畴,但“以西释中”有时是不可取的。故中日韩“含义”表达需采取该语言自身的类推方式去理解和解释。四、结束语“含义”推导涉及逻辑思维,而逻辑受文化
本文编号:3100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3100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