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1 18:18
  苏联解体以后,中亚国家各自独立,他们利用所有可行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独立性,哈萨克斯坦作为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在其语言及文化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探索,以确保国家、民族的独立性。语言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一种变相的语言政治,哈萨克斯坦语言法内容的制定完全反映了哈萨克斯坦的政治状况。本论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意义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三部分为独立前的语言政策和独立后的语言政策,通过对比得出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转变。第三、四、五部分为文章的重点,重点阐述哈萨克斯坦语言法的内容以及哈萨克语在各生活领域的使用状态,从而分析出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特征。第六部分为哈萨克斯坦的语言政策对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移民以及外语带来的影响。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分析得出最后的结论,并提出几点有关哈萨克斯坦发展民族语言政策的建议。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以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历史回顾
    2.1 独立以前的语言政策
        2.1.1 沙俄及苏联前期对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影响
        2.1.2 斯大林及斯大林后期对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影响
        2.1.3 1989 年的《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语言法》
    2.2 独立后的语言政策
        2.2.1 致力发展主体民族语言
        2.2.2 独立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相关的语言法
        2.2.3 哈萨克斯坦国家领导人对哈萨克语的态度
3.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特征
    3.1 对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评价
    3.2 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特征
4.哈萨克斯坦语言使用状况
    4.1 在媒体方面的使用状况
    4.2 在行政方面的使用情况
    4.3 在商务方面的使用情况
5.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影响
    5.1 对俄语的影响
    5.2 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影响
    5.3 对英语和土耳其语的影响
    5.4 对汉语的影响
    5.5 对移民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哈萨克斯坦对外政策中的文化因素探析[J]. 韦进深,汪宁.  国际展望. 2012(02)
[2]中亚国家的语言政策论析[J]. 廖成梅.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1(06)
[3]中亚突厥语国家独立后的语言政策调整及背景因素分析[J]. 安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06)
[4]罗斯化与俄罗斯化:俄罗斯/苏联语言政策演变[J]. 周庆生.  世界民族. 2011(04)
[5]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政策主张[J]. 丁军,刘汉玉.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1(02)
[6]构建民族地区双语和谐社会的思考[J]. 王远新.  民族教育研究. 2010(05)
[7]从中亚教学管窥中亚语言发展前景[J]. 张玉艳,张宏莉.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0(02)
[8]城镇边缘土族村庄的语言生活——青海同仁县年都乎村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J]. 王远新.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3)
[9]哈萨克斯坦的高等教育及其改革[J]. 储诚意.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9)
[10]哈萨克文化述略[J]. 耿世民.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本文编号:3111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3111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d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