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外语论文 > 小语种论文 >

藏缅语的比较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9 06:07
  “比较”是各个语言都存在的普遍现象之一。比较是语法的重要内容,也是修辞的一种手段。而差比句作为比较的语法表现方式,同时也作为类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参项和指标,尤其是构成成分的语序,以及介词成分都是重要的语法参项。在现代语言学特别是类型学的调查研究中,差比句的句法表示都是考量类型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力图通过对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其他语族之间的相互比较,找出藏缅语差比句的语法特征,比较标记的来源以及特点,尽可能地考察差比句的类型学表现,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共时性描写,深化语言内部机制的语法研究。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具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藏缅语族差比句的语序类型进行了具体的描写分析以及对比。列举出七大语序类型。并对语言内部的语法参项做了详细的描写,考察形容词-基准以及比较标记的位置关系。并对比较标记的性质与来源做了一定的研究。藏缅语比较标记主要来源于方位词与处所词的演化。第二部分主要对藏缅语内部语支的差比表达方式进行了分析。重点围绕比较句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比较项、基准、比较标记以及比较结果在藏语支、景颇语支、羌语支以及彝语支中的异同展开了讨论。藏缅语族部分语支的句式比较项和比较基...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附件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1.1 有利于促进类型学研究
        1.1.2 有利于深化对于藏缅语族的语法体系认识
    1.2 主要研究综述
        1.2.1 藏缅语比较句的研究
        1.2.2 现代汉语南方方言比较句的研究
        1.2.3 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比较句对比研究
        1.2.4 比较句的类型学研究
    1.3 论述范围以及术语界定
    1.4 研究方法以及主要语料来源
第二章 藏缅语差比句的语序类型及分析
    2.1 藏缅语差比句的语序类型
        2.1.1 差比句的基本句式结构
    2.2 小结
第三章 藏缅语内部语支比较句研究
    3.1 藏语语支
        3.1.1 比较项和基准的位置
        3.1.2 比较标记的特点
        3.1.3 比较结果的特点
    3.2 景颇语支
        3.2.1 比较项,比较标记与基准的位置
        3.2.2 比较标记的特点
        3.2.3 比较结果的特点
    3.3 羌语支
        3.3.1 比较项与基准的位置关系
        3.3.2 比较标记的特点
        3.3.3 比较结果的位置
    3.4 彝语支
        3.4.1 比较项,比较标记和基准的位置关系
        3.4.2 比较标记的特点
        3.4.3 彝语支中比较标记的不对称现象
        3.4.4 彝语支的其他相关现象
        3.4.5 比较结果的表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方方言差比句与藏缅语比较句的对比研究
    4.1 粤语方言差比句与藏缅语差比句的比较研究
        4.1.1 粤语方言的句式特点与藏缅语的区别
        4.1.2 粤语方言的比较标记与藏缅语的比较标记
        4.1.3 粤语方言的比较差值和比较结果
    4.2 赣语方言的差比句概况
        4.2.1 赣方言的基本句式
        4.2.2 比较标记
        4.2.3 比较结果和比较差值
    4.3 闵语方言与藏缅语差比句的比较概况
        4.3.1 闵方言差比句的特殊句式与藏缅语的比较
        4.3.2 闵方言的比较标记
    4.4 小结
第五章 藏缅语与日耳曼-罗曼语的比较研究
    5.1 日耳曼语支差比句和藏缅语的比较
        5.1.1 英语和德语的语言基本概况
    5.2 罗曼语族的差比句式和藏缅语的比较
        5.2.1 比较项和基准的位置
        5.2.2 比较结果与比较差值
    5.3 本章小结
        5.3.1 基本结构的区别
        5.3.2 比较标记的区别
        5.3.3 比较结果与比较差值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韩汉差比句的结构比较[J]. 王俊清.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3(01)
[2]港式中文差比句的类型与特点[J]. 赵春利,石定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3]论“比”字句的否定问题[J]. 苑逸豪.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2(06)
[4]闽南方言“有”字句和比较句对标准语写作的负迁移[J]. 吕晓玲.  龙岩学院学报. 2012(03)
[5]汉语比较标记和差比句语序类型[J]. 邓凤民.  汉语学习. 2012(02)
[6]差比标记来源的类型学分析[J]. 王艳红.  民族语文. 2012(02)
[7]拉祜语的差比标记及其探源[J]. 李春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8]闽南方言的比较句[J]. 施其生.  方言. 2012(01)
[9]拉祜语的差比句[J]. 李春风.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06)
[10]广州话、倒水话“过”字差比句辨析[J]. 粟春兵.  丽水学院学报. 2011(06)

博士论文
[1]云南鹤庆白语研究[D]. 赵金灿.中央民族大学 2010
[2]元江苦聪话参考语法[D]. 常俊之.中央民族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土家语的类型学描写[D]. 魏翠翠.南昌大学 2012
[2]汉英日三语之比较句研究[D]. 葛艳娇.辽宁师范大学 2012
[3]基于双向平行语料库的汉英差比句互译对比研究[D]. 吴忠桂.南京师范大学 2011
[4]汉英比较范畴的认知对比研究[D]. 张莹莹.福建师范大学 2007
[5]赵庄白语描写研究[D]. 赵燕珍.中央民族大学 2006
[6]山东方言的比较句[D]. 苑晓坤.北京语言文化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176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3176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7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