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模糊语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9 04:22
本文选题:模糊语 切入点:目的原则 出处:《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内在属性,在人类的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模糊语言已经渗透到所有的日常交际中,它几乎存在于所有的交际形式中,,如新闻报道、外交辞令、商务谈判、广告等。因此,对于模糊语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国外很多学者就开始对模糊语言展开研究,很多富有启发性的著作问世。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模糊语言的研究才逐渐在中国起步。学者们从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美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视角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了模糊语言。一方面,近年来学者们已从语用学理论合作原则、顺应论、礼貌原则等语用角度分析模糊语。但是,纵观国内外研究状况,从语用学理论目的原则角度探讨交际中的模糊语的研究还比较少。另一方面,目的原则被提出后,首先被运用于机构性话语的理解与分析中,继而扩展到其他相关的语用研究范围如目的原则中的课堂话语分析、目的原则与意向性的对比、目的原则中的医患互动分析、目的原则中的文学作品、广告、台词分析等。但是目的原则运用于交际中的模糊语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本文在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构思,以廖美珍教授提出的目的原则为理论背景来探讨模糊语言。 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电影中的人物对话往往反映了现实生活的情境。故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或是人物对话是很好的日常话语语料。由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一部讲述安迪的监狱生活及其逃亡历程的电影且其对话中多次出现模糊语,所以本文将以其会话中的模糊语言为话语语料。研究模糊语言首先要探讨模糊及模糊性的问题,对模糊和模糊性的理解不同,直接影响到具体研究。本文首先对模糊语和语用模糊进行界定。对于模糊语的界定,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但是,他们对其的界定都具有相同的特征:多种不确定性和可能性。鉴于目的原则是重要的语用学理论,本文将着重于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模糊语言并参考何自然的含糊说、俞东明的语用模糊说和吴亚欣对语用模糊的界定。其次,本文回顾和梳理了模糊语言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再次,从目的原则中的目的关系即目的一致、目的冲突、目的中性和目的互动这两大方面,以电影中的人物对话为分析实例,全面阐释电影会话中的模糊语是怎样被用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目的的。然后,通过结合会话实例,模糊语的语用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分析。在会话中,模糊语的使用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它不仅可以体现说话者的礼貌性,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而且能够使言语表达得体生动。但是,由于模糊语的内在属性模糊性,它很容易使言语双方产生误会。最后,本文通过结合会话实例,详细分析并总结了模糊语语用效果的实现途径。例如,模糊限制语、笼统、含混、修辞和含糊等。通过对模糊语的分析,不仅能进一步加深人们对模糊语言现象的了解,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驾驭这种语言现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还扩展了语用学理论目的原则对言语交际的解释力。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丽群;;论模糊语言与礼貌原则[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申媛媛;;关联理论视角再探外交模糊语言[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1期
3 周炜;商务交际中的模糊语言及其关联理论解释[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李迎春;解琳;;目的原则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之话语分析[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廖美珍;目的原则与法庭互动话语合作问题研究[J];外语学刊;2004年05期
6 黄成夫;;从顺应理论看英汉文化的含糊语言[J];外语学刊;2007年04期
7 邓军;彭金定;;目的原则下的教师课堂话语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8年01期
8 张瑞鸿;;模糊语言的顺应性解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7期
9 伍铁平;模糊语言初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79年04期
10 何自然;浅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本文编号:16328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163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