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广告艺术论文 >

符号理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08:03

  本文关键词:符号理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告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已经植根于人们的心理与认知层面。它不仅为消费者提供最及时以及最新的产品信息,它还丰富人们的生活并塑造他们的精神世界。正如人们了解那样,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是一种集各式符号如名人符号、音乐符号和语言符号于一体的最有效的宣传方式,这使其自身成为最典型也是最常见的最能充分体现符号语用功能的宣传方式。针对广告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不同的广告运用不同的语用方法来达到施众期待的宣传效果。成功的广告就像一件艺术品,从各个角度都能欣赏到它的美,并且在(施众与受众)共同的认知范围内将信息淋漓尽致的传达。成功的广告刻意模糊施众的需求和根本意图,相反它从受众心理角度出发,通过引用特意设定的符号,引起受众情感和认知上的共鸣,借此迎合受众的需求,形成意识共知维度,从而引导消费者实现对产品的无意识化宣传和购买。同时,受众期望通过购买特定的广告宣传产品从而获得期待的心理上的满足感。他们认为拥有该产品即是财富、地位、美貌的象征,换句话说,消费者更强调的是拥有该有形商品所象征的精神产品。基于莫里斯语用符号学理论,本文作者选取兰蔻香水广告作为研究对象,从心理以及认知角度深入探讨分析施众与受众如何在特定广告符号所隐射的信息上达成共识。通过分析研究,作者认为:1)广告符号的成功传播取决于受众对于符号意义的理解,以及共同的认知语境,以及解释者本身的影响;2)广告若要取得最大化的语用效果,受众与施众需要拥有共同的认知语境,施众必须对受众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有全面细致的研究;3)广告符号形式的选取在认知系统内,可进行灵活的创新调整,但不能超出受众的理解范围。通过分析兰蔻香水中符号的语用特点与方法,作者期望帮助广告商在广告设计中缩小他们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认知差距从而避免立场矛盾,以满足双方的需求,最终达到最佳的语用效果。
【关键词】:广告 莫里斯符号学 语用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030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Abstract5-7
  • 摘要7-11
  • Introduction11-13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13-31
  • 1.1 Review of Semiotics13-23
  • 1.1.1 Definition of Semiotics14
  • 1.1.2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emiotics14-15
  • 1.1.3 Previous Study of Semiotics at Home and Abroad15-23
  • 1.2 Review of Morrisean Semiotics23-31
  • 1.2.1 Theoretical Bases of Morrisean Semiotics24-29
  • 1.2.2 Distinctive Theories of Morrisean Semiotics29-31
  • Chapter Two Advertisement31-41
  • 2.1 Overview of Advertisement31-36
  • 2.1.1 Definition and Element of Advertisement31-32
  • 2.1.2 Classification of Advertisement32-35
  • 2.1.3 Exploration into the Function and Value of Advertisement35-36
  • 2.2 Previous Study of Advertisement at Home and Abroad36-41
  • 2.2.1 Study at Home36-38
  • 2.2.2 Study Abroad38-41
  • Chapter Three Application of Signs to Advertisement41-57
  • 3.1 Semiotics of Advertising41-43
  • 3.1.1 Definition of Semiotics of Advertising41-42
  • 3.1.2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emiotics of Advertising42-43
  • 3.2 Approaches to Semiotics of Advertising43-50
  • 3.2.1 Deletion of Signs43-45
  • 3.2.2 Replacement of Signs45-46
  • 3.2.3 Transformation of Signs46-47
  • 3.2.4 Parody of Signs47-48
  • 3.2.5 Quotation of Signs48-49
  • 3.2.6 Addition of Signs49-50
  • 3.3 Interpretation of Advertising Signs50-57
  • 3.3.1 Interpretation of Advertiser51-52
  • 3.3.2 Interpretation of Advertisee52-57
  •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on Lanc?me Perfume Advertisement57-65
  • 4.1 Background of Lanc?me Perfume Advertisement57-58
  • 4.2 Advertisement Analysis58-61
  • 4.2.1 Analysis of Advertisement Copy58-59
  • 4.2.2 Analysis of Stylistic Features59-60
  • 4.2.3 Analysis of Semiosis60-61
  • 4.3 Pragmatic Effect61-65
  • 4.3.1 Persuasive Effect62
  • 4.3.2 Publicity Effect62-65
  • Conclusion65-67
  • Bibliography67-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刁玉;;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dvertising English[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30期

2 闫靓靓;;The comparison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in linguistic features and effects terms[J];校园英语;2012年09期

3 任晓妍;刘治明;;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Lexical Features of Languag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J];海外英语;2010年11期

4 苏舒燕;;On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upon the English-Chinese Advertising Translation[J];科技信息;2012年04期

5 吴国剑;余孝平;;On Translation of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and Its Culture Factors[J];海外英语;2010年11期

6 张铁虎;李钰漪;;Advertising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with a Functionalist Approach[J];现代妇女(下旬);2013年07期

7 王斌;;Analysis on the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xics[J];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8 黄佳丽;;A Study on Chinese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Perspective of Culture[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04期

9 王倩;;广而告之的那些事[J];英语沙龙(实战版);2013年07期

10 汪思思;;Different Cultur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Advertisements[J];海外英语;2013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ZHANG Rong;REN Qingzhong;;Equivalence between Sethi Advertising Model and a Scalar LQ Differential Game[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Research on Social Advertising Base on Link Mining[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Emily S.Rosenberg;;全球视野下的消费主义(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4 Wang Ruili;;Capability-oriented "Point of Purchase Advertising"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A];2013年教育技术与管理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少彦;意义的构成:从文化学角度研究2002年美国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再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HMED U.GAJO;中国广告市场中的机遇和挑战[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于苗;网络广告中的文化价值观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3 裴娟;[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4 鲍巴卡;广告对中国儿童购买行为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5 王颖;广告中的语用策略-含义[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何光明;[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刘海瑛;论广告语言的诗意效果[D];重庆大学;2005年

8 郑颖;[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赵俭;省力原则与商业广告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秀明;关联理论对广告中隐喻的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符号理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2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3702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8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