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化类电视广告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13:21
本文关键词:洗化类电视广告语言研究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广告大行其道的时代。广告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重要符号系统在电视传播媒介的承载下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近年来,洗化类广告投放额一直高居榜首,以其蓬勃发展之势以及独特鲜明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段,极大地丰富着广告语言的面貌。 电视广告语言日新月异,新质要素层出不穷。为充分反映当下洗化类广告语言的新面貌,本文以2012年以来最新的广告语料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语言学、传播学、符号学、广告学等学科知识,深入解读其构成因素与总体特征,尤其对其语言符号要素的鲜明特征与非语言符号的共性倾向进行了系统探讨。 语言符号要素特征的分析主要涉及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文字五个方面。语音上,该类广告语言主要呈现出音质形式多样性、韵律性以及形象性的特征;词汇上,表现为品牌类语汇的繁复化与说明性语汇的多样化;语法上,句型、句类及句式选择上独具特征,词类活用、超常规编码组合以及变式句等语法变异现象颇受青睐;修辞上,就洗化类广告中频率集中的比喻、比拟、反复、对偶、双关等七种常用辞格进行了逐一分析;文字符号以其灵活多变的呈现方式发挥着限定导向、凸显强化、解释明确、补充说明以及丰富美化等多重功效。对于电视广告信息内容的另一大载体非语言符号系统,则主要就图像、色彩、音乐、声效及名人符号等因素的特征与传播效应进行了剖析。 总之,本文力图跳出碎片化的广告语言个案分析的藩篱,而将其置于电视广告多维语境中,充分反映了当下洗化类电视广告语言新面貌,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洗化类广告语言研究的内容,为促进广告语言研究更加全面、系统化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洗化类 电视广告 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5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第1章 引言10-17
- 1.1 研究现状与意义11-14
- 1.1.1 电视广告语言研究概况11-12
- 1.1.2 洗化类广告语言研究概况12-13
- 1.1.3 研究意义13-14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14-17
- 1.2.1 研究对象界定14-15
- 1.2.2 研究语料来源15
- 1.2.3 研究方法15
- 1.2.4 研究架构15-17
- 第2章 洗化类电视广告语言概述17-30
- 2.1 洗化类电视广告语言的内涵与特点17-20
- 2.1.1 广告语言与洗化类电视广告语言的内涵17-18
- 2.1.2 洗化类电视广告语言的特点18-20
- 2.2 洗化类电视广告语言的构成20-30
- 2.2.1 纯语言符号系统20-27
- 2.2.2 非语言符号系统27-30
- 第3章 洗化类广告的语音特点30-37
- 3.1 音质形式多样性30-31
- 3.2 广告语音的韵律性31-34
- 3.3 广告语音的形象性34-37
- 第4章 洗化类广告的词汇特点37-48
- 4.1 产品名称类语汇日益繁复化37-40
- 4.2 产品说明类语汇更趋多样化40-48
- 4.2.1 偏爱专业术语40-42
- 4.2.2 插用外语词42-44
- 4.2.3 妙用数字词语44-46
- 4.2.4 自造词语大量产生46-48
- 第5章 洗化类广告的语法特点48-63
- 5.1 句型特征48-52
- 5.1.1 单句的运用48-49
- 5.1.2 复句的运用49-50
- 5.1.3 省略句的运用50-52
- 5.2 句类特征52-55
- 5.2.1 陈述句的运用52-53
- 5.2.2 疑问句的运用53-54
- 5.2.3 祈使句的运用54
- 5.2.4 感叹句的运用54-55
- 5.3 句式配置55-57
- 5.3.1 整句与散句的搭配55-56
- 5.3.2 长句与短句的结合56-57
- 5.3.3 口语与书面语的折中57
- 5.4 语法变异57-63
- 5.4.1 词类活用58-60
- 5.4.2 超常搭配60-62
- 5.4.3 句式变异62-63
- 第6章 洗化类广告的修辞特点63-75
- 6.1 比喻64-65
- 6.2 比拟65-67
- 6.3 双关67-69
- 6.4 设问69-70
- 6.5 反复70
- 6.6 排比70-72
- 6.7 对偶72-75
- 第7章 洗化类广告的文字符号系统75-87
- 7.1 文字符号系统在电视广告语言中的地位75-76
- 7.2 文字符号系统在洗化类电视广告语言中的作用76-87
- 第8章 非语言符号系统的特征87-97
- 8.1 图像符号87-90
- 8.2 名人符号90-91
- 8.3 色彩符号91-94
- 8.4 音乐与声效符号94-97
- 结语97-99
- 参考文献99-102
- 致谢102-103
- 附件1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新美;;论叠音词的修辞效果[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丁华平;吴翔;王睿;;化妆品品牌语言的调查与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23期
3 刘翠莲;;浅析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法[J];今日科苑;2008年06期
4 王桂宏;;广告语言中对偶修辞手法对艺术魅力的彰显[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1期
5 周利华;;日化用品说明语的语言特征[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林磊;;现代汉语中洗化类名词的特点及来源[J];华章;2011年34期
7 张克定;倒装句的语用理据[J];外语学刊;2002年01期
8 刘书营;;论电视广告的语言特点[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3期
9 崔晓敏;;影视广告中的色彩语言[J];声屏世界;2011年03期
10 陈佩娟;;论现代汉语语音的节奏美[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向昕;论电视广告艺术的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26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2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