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传课程中顺句驱动原则的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7 07:14
本文关键词:同传课程中顺句驱动原则的教学研究
【摘要】:同声传译中,译员须将先听到的先说,后听到的后说,因此产出的译文意群顺序应当同原文的意群顺序保持先后一致,顺句驱动的翻译方式应运而生。对于这个原则的掌握,需要系统性的训练,也就涉及到了相应的教学。 但在现今的同传教学中,顺句驱动原则仍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或学员)在学习同传时,陡然接触原汁原味的材料;与此同时,诸如顺句驱动原则的技能又不娴熟,会成为初学时期的一个很大障碍。 因此,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开展了一次教学试验,旨在证明接受过顺句驱动教学训练的学生,其翻译的表现会优于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学生。通过试验的最后结论,为教授这一时期的学生(或学员)的教师提供一个教学的参考建议,也希望通过本文所提到的教学建议,铺平初学者学习同声传译的道路。
【关键词】:顺句驱动 选材 初学者 缓冲区 教学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59-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致谢5-6
- Acknowledgements6-9
- 第1章 引言9-11
- 1.1 同声传译以及顺句驱动原则的定义9-10
- 1.2 顺句驱动的定义和重要性10-11
- 第2章 文献综述11-13
- 2.1 同声传译教学问题研究概述11
- 2.2 顺句驱动原则问题研究概述11-12
- 2.3 相关文献对本文的支持12-13
- 第3章 教学试验13-22
- 3.1 选材13-14
- 3.2 试验假设及步骤14-22
- 3.2.1 试验原理——A、B两组对比15
- 3.2.2 试验对象及内部效度——A、B两组成员的组成及水平15-16
- 3.2.3 具体操作步骤——通过录音的方式进行16-22
- 3.2.3.1 试验的时间和地点16-17
- 3.2.3.2 试验材料——循序渐进“三部曲”17
- 3.2.3.3 试验授课流程17-22
- 第4章 试验结论22-27
- 4.1 试验表格简介22-24
- 4.2 表格各项数据分析与结论——顺句驱动效果更佳24-27
- 第5章 结语27-29
- 5.1 不足之处27-28
- 5.2 展望28-29
- 参考文献29-32
- 附录32-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睿;刘艾云;;顺译难句类型分析及应对策略[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万宏瑜;;视阅口译及其训练方法[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年08期
3 张威;;英汉同声传译“顺句驱动”操作的理据透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4 任文;胡敏霞;;同声传译课程设计的评价与再设计[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张燕子;;视译误读面面观[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杜文萍;;顺句驱动:缓解同传短时记忆负担的有效途径[J];考试周刊;2007年14期
7 武光军;;中西同声传译理论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4期
8 高静;;同声传译信息处理过程分析——以顺句驱动原则为视角[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年10期
9 朱恒;;英汉同声传译“顺句驱动”的动意处理[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曾文雄;同声传译人才的知识结构与人才培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580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580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