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起始标记语的元话语功能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09 00:12

  本文关键词:起始标记语的元话语功能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元话语 起始标记 衔接功能


【摘要】:本文主要从元话语角度研究口语中的起始标记语,指出起始标记元话语的典型特征是提示性和衔接性,并在对比几种元话语分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分类,即根据衔接的不同特点分出语篇内框架元话语、言语行为元话语、参与者指向元话语及互动元话语四大类,并根据元话语的功能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分类,试图通过分类探讨元话语的共性规律。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韩国新罗大学;北京华文学院培训部;
【关键词】元话语 起始标记 衔接功能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语篇中,有些词语或固化语句①处于句首位置,但并不直接与句内成分发生结构关系,也不直接参与句内命题语义的构成。例如(语例说明见下,为行文简洁,具体出处不一一注明):(1)看样子他们不会回来了。(2)听说他还没走呢。(3)我看你这么说过分了。在早期的汉语研究中,上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信彰;;元话语与语言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年12期

2 章毅;;教授元话语对写作的影响[J];文教资料;2008年10期

3 丁珊;;元话语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4 高竞怡;刘源甫;王晓燕;;论元话语和话语标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5 王霞;;元话语与话语人际关系的建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张玉宏;;巴赫金语言哲学视角下的元话语标记研究[J];兰州学刊;2009年04期

7 胡春华;;元话语礼貌策略在学术讲座中的应用[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8 张洋;;汉语口头话语标记与独立成分的区别[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9 丁紫峗;胡丽娟;;初探元话语[J];韶关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10 计艳;龙华丹;;元话语与修辞——论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梅淑娥;;“至于”的篇章衔接功能[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洋;;汉语韵律的语篇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戴光荣;;英汉语篇语音衔接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春华;学术讲座中元话语的语用学研究:顺应—关联路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2 余玲丽;引言与结论的呼应:基于英汉博士论文体裁的元话语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3 梁晓玲;现代汉语引发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罗耀华;副词性非主谓句成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唐善生;话语指及其篇章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永维;电视讲座中的元话语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1年

2 刘竹;中美报纸社论中元话语使用对比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徐艳;元话语:中英人物评论中“多声”互动的构建[D];宁波大学;2011年

4 洪婵;中美大学生课堂报告中元话语的关联阐释[D];宁波大学;2011年

5 贾园园;论计算机科学学术论文引言部分的宏观结构及其元话语特性[D];东华大学;2013年

6 程杨奕;英汉新闻报道中元话语使用情况之对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边砚昕;约喻的衔接手段和衔接功能[D];延边大学;2011年

8 计艳;《金婚》中元话语的语域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颖;英汉旅游语篇互动元话语对比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熊瑶;英汉新闻评论中元话语使用之对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42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42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d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