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参构的成语语义结构分析及文化阐释
发布时间:2017-08-12 23:23
本文关键词:“木”参构的成语语义结构分析及文化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木”参构成语 语义 语法结构 语法功能 文化内涵
【摘要】: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虽短小却内涵深厚,具有很强的说理作用。就“木”参构的成语而言,其语义范围广,多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其语法结构多样,语法功能齐全;其文化意义更是丰富而深远,字里行间总流淌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特色,透露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素养。文章拟从“木”的语义、“木”参构成语的语义、语法结构、语法功能及相关的文化内涵展开分析,以期从多角度对“木”参构的成语作较全面的总体研究。
【关键词】:“木”参构成语 语义 语法结构 语法功能 文化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3;H14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6
- 目录6-7
- 绪论7-13
- 第一章 “木”与“木”参构成语的语义分析13-29
- 第一节 “木”的语义分析13-19
- 第二节 “木”参构成语的语义内容19-26
- 第三节 “木”参构成语的象征意义26-29
- 第二章 “木”参构成语的语法结构及语法功能分析29-37
- 第一节 “木”参构成语的语法结构29-32
- 第二节 “木”参构成语的语法功能分析32-37
- 第三章 “木”参构成语的文化内涵37-45
- 第一节 “木”参构的成语与树木崇拜37-38
- 第二节 “木”参构的成语与五行38-39
- 第三节 “木”参构的成语与汉民族的历史典籍39-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51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1-57
- 致谢57-59
- 个人简历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君;;英汉植物喻体文化差异及其美学考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李莉;中国松柏文化初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王静;;英汉植物词汇隐喻的认知比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张燕琴;;汉英植物词语的联想意义浅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5 陈强;汉英动、植物词和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差异及其原因[J];成都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6 莫彭龄;试论“成语文化”[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7 莫彭龄;关于成语定义的再探讨[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8 郑也夫;;“皮毛理论”与知识分子[J];读书;1993年02期
9 梅爱祥;極碧洪;钱语眉;;与动物植物相关的英汉习语及其文化对比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0年01期
10 刘明阁,秦志勇;汉英文化中植物符号表征差异的分析[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664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6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