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输出练习对第二语言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输入—输出练习对第二语言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
【摘要】:词汇作为语言学习的奠基石,在语言习得研究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输入和输出练习是二语习得中的两大基本语言实践类型。阅读和听力,作为输入练习的两大主要途径,对二语附带词汇习得的作用备受关注。大量研究关注听、读和听读相结合的方式对二语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常见的课堂输出练习,说和写,对词汇习得的促进作用也不可忽视,因而得到了一些关注。由此可见,输入、输出练习中的听、说、读、写对二语附带词汇习得都有一定的影响,那么,由输入和输出这两种类型的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对二语附带词汇习得能否产生不同的影响呢?此外,有研究发现注意力在输入、输出练习和二语习得中有一定的作用,不同的输入、输出练习可能导致学习者不同的注意力分配,而注意力与二语习得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本文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角度切入,探究输入和输出相结合的练习方式对二语学习者附带词汇习得的可能影响以及学习者的注意力在练习与词汇习得中的作用,从以下三个研究问题具体考察: 1)不同的输入-输出练习是否对二语附带词汇习得产生不同影响? 2)在不同的输入-输出练习中,二语学习者对目标词的注意力是否不同? 3)二语附带词汇习得与学习者对目标词的注意力之间是否相关? 本研究通过控制对比实验,对某大学105名英语专业二年级的本科生进行研究,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其中一组为控制组。通过前测确定了研究对象在英语语言水平和对目标词的熟悉度方面均具有可比性之后,其中四个实验组分别进行:1)句子读与说练习;2)句子读与写练习;3)句子听与说练习;4)句子听与写练习;且每组句子练习均为两遍。随后,在即时后测中,分别使用词汇知识量表(VKS)和注意力测试对学习者的附带词汇习得和注意力分配进行测量,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受激回述两种方式进一步调查学习者的背景信息、学习策略和注意分配情况。一星期后,对各组的目标词习得情况进行延时后测。控制组不参与任何练习,仅参加实验中的词汇前测和两次后测,并接受背景问卷调查。 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即时词汇后测中,,四种输入-输出练习均能带来二语附带词汇习得。其中,读说组对附带词汇习得的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读写组和听写组,这两组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差距,听说组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最低。在延时词汇后测中,所有实验组的词汇习得均有所下降,只有听写组没有显著减少,但读说组和读写组对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依旧显著优于听说组。 2)在不同的输入-输出练习中,学习者对目标词的注意力不同。其中,在读说、读写组中,学习者注意到的目标词最多,其次是听写组,而听说组注意到的目标词最少。此外,在问卷和访谈中发现,在不同的输入-输出练习中,读说组和听写组会同时关注到目标词的视觉和听觉信息,而读写组更为关注目标词的视觉信息,听说组更多关注听觉信息。 3)在输入-输出练习中,学习者对目标词的注意力与二语附带词汇习得的结果整体上呈现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但是在读说和读写组中,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性,仅在听说和听写组中,发现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在由输入至输出的练习中,输入决定了二语附带词汇习得的效果和学习者对生词的注意力。其中,由于听、读不平衡发展和听、读本质差异的影响,视觉输入更能促进学习者对生词的关注和词汇的附带习得。虽然听觉输入在词汇的附带习得和注意力方面处于弱势,但研究发现学习者通过听力注意到的生词能更有效的被习得。
【关键词】:输入-输出练习 注意力 附带词汇习得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09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4-5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TABLE OF CONTENTS10-14
- LIST OF TABLES14-15
- LIST OF FIGURES15-16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6-22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6-19
- 1.2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19
- 1.3 Outline of the Thesis19-22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22-46
- 2.1 Input Practice and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22-30
- 2.1.1 Theoretical research22-23
- 2.1.2 Reading and listening practice23-30
- 2.2 Output Practice and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30-36
- 2.2.1 Theoretical research30-31
- 2.2.2 Writing and speaking practice31-36
- 2.3 Second Language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36-38
- 2.4 Input and Output Practice and Attention38-40
- 2.5 Atten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40-44
- 2.5.1 Definition of attention40-42
- 2.5.2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en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42-44
- 2.6 Summary44-46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METHODOLOGY46-58
- 3.1 Research Questions46
- 3.2 Participants46-48
- 3.3 Procedures48-49
- 3.4 Research Design49-52
- 3.4.1 Practice items49-50
- 3.4.2 Target words50
- 3.4.3 Treatment50-52
- 3.5 Instruments52-57
- 3.5.1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52
- 3.5.2 Vocabulary knowledge test52-55
- 3.5.3 Noticing test55-56
- 3.5.4 Questionnaire56
- 3.5.5 Stimulated recall56-57
- 3.6 Data Analysis57
- 3.7 Summary57-58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58-82
- 4.1 Pre-test Results58-60
- 4.2 Research Question 1: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Input-output Practice60-68
- 4.2.1 Results61-64
- 4.2.2 Discussion64-68
- 4.3 Research Question 2: Attention and Input-output Practice68-76
- 4.3.1 Results69-73
- 4.3.2 Discussion73-76
- 4.4 Research Question 3: Attention and Vocabulary Learning76-80
- 4.4.1 Results77-78
- 4.4.2 Discussion78-80
- 4.5 Summary80-82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S AND LIMITATIONS82-86
- 5.1 Major findings82-83
- 5.2 Implications83-84
- 5.3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Stud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84-86
- REFERENCES86-94
- APPENDIX94
- Appendix I Practice Sentences94-95
- Appendix II Target Words and Distracters95-96
- Appendix III Instructions and Practice Items96-99
- Appendix IV Sample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Test99-100
- Appendix V Noticing Test100-103
- Appendix VI Questionnaire103-110
- Appendix VII Questions for Stimulated Recall110-114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晓萍;语言理据对外语词汇习得的意义[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胡雯;词汇的学习方式与词汇习得实验研究[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3 武卫,许洪;附带性学习环境中基于语篇的不同任务对词汇习得产生的影响[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6期
4 林明贤;中外学生词汇习得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邹艳丽,陈智勇;利用上下文猜测词义在词汇习得中作用的调查[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冯青来,张维友;网络环境下的词汇习得可能及策略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05年04期
7 张雪珠;文化差异对词汇习得的影响[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姜君丽;英语词汇习得方式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04期
9 张晓光;也谈词汇习得[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施晓燕,陈亚华;英语词汇习得的阶段性及其策略[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白利莉;陈宝国;;词汇习得的年龄对词类信息加工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张彬;;隐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关于隐喻意识促进英语词汇习得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杨一博;栾岩;;认知词汇习得与英语教学[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4 邵朝霞;;中国大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石化”认知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海燕;;读者变量对高职学生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基于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明辉;;隐喻与认知——“义项排列”的新视角[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静;第二语言伴随性词汇习得中任务含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孔燕平;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词汇习得能力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3 王哲希;阅读中教学干预手段对词汇习得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4 蒋荣;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互动与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习得效应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韩晓蕙;可理解输入影响第二语言阅读理解和附带词汇习得之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奶妮;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附带性词汇习得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钰;视听说模式下不同任务对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3 张翠平;学术性听力中的词汇习得[D];贵州大学;2009年
4 李兆玉;“注意”策略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婧雯;三种词汇习得方法对中国大学生二语词汇附带习得效果的作用和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6 刘丽敏;语境在词汇习得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云霞;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习得中的情感因素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瑞;跨文化敏感度与二语文化负载词汇习得相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王媛媛;儿童早期词汇习得与概念形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李昕;不同的注意任务对阅读中词汇习得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80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8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