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隐性注意”机制对二语习得策略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18 07:09

  本文关键词:“隐性注意”机制对二语习得策略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隐性注意 隐性学习 二语习得 策略 启示


【摘要】:"注意"是认知心理学领域一个重要概念。"隐性注意"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一种心理认知机制。"隐性注意"机制对隐性学习的效率控制值得探究。本文从"隐性注意"机制入手,探讨其对二语习得策略的直观理解力的影响,关注语言教学中隐性学习的研究,充分认识、发挥其在二语习得中的启示作用,极大提高二语习得成效。
【作者单位】: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隐性注意 隐性学习 二语习得 策略 启示
【分类号】:H09
【正文快照】: “注意”是认知心理学领域一个重要概念,是“意识或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学习行为的前提条件,是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进行信息处理不可或缺的机制。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对习得行为起着控制作用。20世纪中期以来,注意和学习的关系逐渐成为认知心理学和语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玲英;大学英语教学的规律及其启示[J];长沙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史正永;陈开顺;;隐性/显性注意区分及其语言学意义[J];外语研究;2007年03期

3 史正永;;隐性注意下英语搭配短时记忆效果研究——实验一:句中隐含搭配的短时记忆研究[J];外语研究;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睿才;;发掘自己的灵魂——长吉诗理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黄静;;论施蛰存的小说理论与批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刘萍;;论奥菲利娅的悲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王玲;;挣扎于人格结构漩涡中的溺水者——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5 郑勋;;剑与舞剑者之辩——东西作品中关于语言与人的本质关系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6 乔丽丽;黄彩金;;人生悲剧的背后——《荒山之恋》之悲剧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7 李朋;;梦幻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解读克莱的梦游[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方钦;;多元批评视野下的“玫瑰”——《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在当代中国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陈莉;;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看源氏心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10 甘丽锋;;创伤,无意识与俄狄浦斯情结——对《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精神分析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刍议翻译素质培养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阮倩;;“童贞”观念的初始——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构主义批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孙飞飞;;The only way to transcend is death——On the doomed death of Roderick in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强;;浅谈翻译素质表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靳雪梅;;社会学视角下的精神疾病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黄翊;;重要的只是身体——中国当代艺术中“双性同体”符号的分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7 丁俊武;;动作技能学习理论的演变及发展展望[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刘俊杰;;试析《日出》中陈白露的自杀[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眉;;论《健康人格心理学》课程的建设与特色——兼谈人格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10 杨木高;杨建伟;;绽放的凤仙花——一例冲动型人格障碍罪犯的案例分析报告[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东;从“思想之流”到“纯粹经验”[D];吉林大学;2011年

9 李静;基于多元表征的初中代数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荣;英语词汇教学的认知语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天时;创伤理论视角下解读《接骨师之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明涛;不同水平女排运动员在预判任务中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婷婷;《八月之光》中种族歧视下一个混血儿的悲剧[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霞;弗洛伊德人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婷;新闻发布会口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彭龙富;人性的限制与突围[D];湘潭大学;2010年

9 赵亚男;法律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殷劭;好莱坞电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玲英;大学英语教学的规律及其启示[J];长沙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胡爱武;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能有效提高注意力[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3年06期

3 史正永;陈开顺;;隐性/显性注意区分及其语言学意义[J];外语研究;2007年03期

4 任杰,章建成,杨烨,金亚虹,朱氵,李年红;内隐运动技能学习中的注意需求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5 林颖,周颖;注意和学习长度影响非显著协变关系内隐学习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凌光明;小学低年级学业不良儿童的有意注意稳定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新炜;认知心理学在设计表现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2年03期

2 冯喜珍,吴秀云;认知心理学的知识观及其教学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1期

3 傅小兰,刘超;认知心理学研究心智问题的途径与方法[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年05期

4 张凡迪,范立国;信息查寻行为的认知心理学模式述评[J];理论界;2004年03期

5 余嘉元;走进新产品开发的应用认知心理学[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6 徐坤;;老板办公室布置的认知心理学基础[J];当代经理人;2005年12期

7 程九清;简评认知心理学流派中的无意识——兼评比较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J];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贾林祥;试析认知心理学的三种研究取向及其未来发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冉苒;;关于《认知心理学》课程教学问题及教材建设的思考[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钱婷婷;;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口译[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达;;论认知心理学之“形而上”本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莫永华;寇冬泉;;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吴婷婷;;浅谈认知心理学对同声传译的影响因素及在记忆训练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萌;李鹏杰;张宜静;田立平;郑剑;黄伟芬;吴斌;;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模拟航天操作失误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杨鹏;;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彬彬;;认识心理学和自然科学哲学——浅谈认知心理学[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8 张世富;;认知心理学的动机理论及其应用[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9 俞晓琳;;整合论的认知代数方法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10 臧淼;白文乐;王玉花;;认知心理学在高校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2011年全国电子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斐宜;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个体行为[N];光明日报;2007年

2 顾雪林;从认知心理学看“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李大庆;西蒙教授:辞世已十年 中国亦怀念[N];科技日报;2011年

4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郭本禹 王申连;认知心理学之父:乌尔里克·奈塞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武建峰 魏屹东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认知生态学:认知科学研究的新进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刘绍龙 王柳琪 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理解与生成:翻译研究的“心理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王衍诗;也谈与时俱进[N];光明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夏翔;拿来主义——心理图书的另一种生存[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张兴龙;怎样抓好物理课堂教学活动[N];黔西南日报;2009年

10 本版编辑 沈家煊 傅小兰 蔡曙山;揭开人类心智的奥秘[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迎生;心灵真相在日常话语中的呈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光花;完形视域与认知范式——论格式塔学派关于记忆与问题解决研究对认知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促进[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磊;认知心理学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徐壮丽;认知心理学与阅读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新宇;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中医诊疗思维过程探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李琪莉;“美”即为弥补心理缺失之物[D];重庆大学;2009年

6 张彦颖;认知心理学框架中的大学俄语语篇教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马筱语;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公益广告传播效果与制作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8 刘琛;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佳蔚;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口译遗失现象分析[D];辽宁大学;2013年

10 伏书民;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中医论治思维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93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693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8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