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道昭与《五音集韵》
本文关键词:韩道昭与《五音集韵》
【摘要】:《五音集韵》是金代韩道昭在荆璞《五音集韵》基础上编撰的一部大型韵书。它继承了荆璞将五音三十六声母引入韵书的做法,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是将二百零六韵并为一百六十韵,将等韵学的思想引入韵书,在韵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社会科学处;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韩道昭 《五音集韵》 古代韵书
【基金】:2012年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金代河北的字书、韵书编纂研究》(HB12YY010)
【分类号】:H114.9
【正文快照】: 《五音集韵》全称《改并五音集韵》,是金代真定韩道昭在同时代的m(川人(今河北宁晋)[1]荆璞的《五音集韵》的基础上编修的一部大型韵书。它继承了荆氏《五音集韵》将五音三十六声母引入韵书的做法,又大胆地进行了创新,在韵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一、韩道昭其人古代文献中对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大英;谈谈《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J];辞书研究;1986年03期
2 杨载武;;《篇海类编》真伪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唐作藩;《校订五音集韵》序[J];古汉语研究;1992年01期
4 李无未;;大矢透《韵镜考》“要说”寻绎[J];古汉语研究;2008年03期
5 张社列;孙青;;荆璞小考[J];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饶星;孙a《唐韵序》中的一个问题[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03期
7 丁桂香;;《五音集韵》探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一鸣;;从“敦”字读音演变看汉语多音字的音义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2 田业政;从桓欢韵看《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3 夏先忠;;北宋诗人宋祁古体诗韵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纪国泰;;《钜宋广韵》版本及价值考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周文德;读《广韵》人声卷[J];重庆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6 罗映辉;永兴"……tǎn"之"tǎn"本字考[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7 丰素贞;李_g;;“Q槨弊遄痔轿鯷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杨晓宇;;敦煌碑铭赞词语释义[J];敦煌研究;2009年03期
9 田业政;《天宝遗事诸宫调》用韵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刘福铸;莆仙方言本字新考[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家浩;;关于姑冯句擟的作者是谁的问题[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2 张涌泉;;灿烂的敦煌文化——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谈谈敦煌文献的价值[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3 iJ幫;Q2泰松;;从《释文》引“顾野王”或“顾”论《篆隶万象名义》与原本《玉篇》之关系[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九、十合辑)[C];2012年
4 龙正海;高华娟;;鲍照诗歌用韵浅析[A];学行堂文史集刊——2011年第1期[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曰龙;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怓亚荣;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柯镇昌;战国散文文体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章黎平;汉语方言人体词语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姜哲;中西方诠释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王建莉;《尔雅》同义词考论[D];浙江大学;2005年
8 叶贵良;敦煌道经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鲁六;《荀子》词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谢秉洪;《汉书》考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一鸣;《字学指南》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边利明;尚义方言东路话语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石飞;中古汉语感官感知类动词语义场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4 林敏钦;《字学指南》异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崔广利;元明韵书入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春阳;《左传》吉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吕俭平;湖南省汨罗市大荆镇的三峡移民和当地居民方言接触初期的词汇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福霞;《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声韵系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娄育;《音声纪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张克梅;论兰茂在云南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及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继;《集韵》究竟收多少字[J];辞书研究;1986年03期
2 陈建初;《类篇》的部首数和字数[J];古汉语研究;1989年03期
3 唐作藩;《校订五音集韵》序[J];古汉语研究;1992年01期
4 丁桂香;;《五音集韵》探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齐峰,李晋林;山西平水刻书业与中国古代出版[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戴庆厦;汪锋;;李方桂先生的印第安语研究[J];语言研究;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忌浮;《切韵指南》的列字和空圈──《切韵指南》研究之一[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4期
2 王木金;“闫”均应改为“阎”吗?[J];语文建设;1996年12期
3 汪银峰;;《元韵谱》微母来源考[J];东疆学刊;2007年01期
4 李丽;;说说“强项”[J];语言科学;2006年03期
5 丁桂香;;《五音集韵》探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许绍早;锐意进取,致力挖掘——宁继福的学术成就[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2期
7 李恩江;“另”字探源[J];语文建设;1998年07期
8 钟树梁;从《切韵指掌图》到《切音指南》及所谓汉语韵母由“丰富”到“偏枯”和“时音”问题——中国声韵学研究之三[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9 群一;《切韵正音经纬图》作者“自序”注译[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10 杜爱英;《说“称”道“秤”》补正[J];语文建设;199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怓亚荣;宋元韵图五种用字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丽;《五音集韵》韵图编纂及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2 孙青;金代河北的字书、韵书编纂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3 国术平;《五音集韵》与《广韵》音系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林玉芝;《韵学集成》与《集韵》、《五音集韵》关系考证[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娇;《音韵清浊鉴》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曼;《永乐大典》所存《字ok博义》音切考[D];温州大学;2010年
7 李昌禹;《五音集韵》异读字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8 田京河;中古以来汉语阳声韵的发展变化[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白薇;《直音篇》与《四声篇海》字头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李妮;《韵学集成》与《古今韵会举要》关系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26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2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