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汉语言论文 >

汉语二语处理中句法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3 22:13

  本文关键词:汉语二语处理中句法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句法启动 汉语二语处理 “把”字句 “被”字句


【摘要】: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考察汉语第二语言产出中的句法启动现象。在汉语二语产出中启动效应对各个句式的影响是不平衡的,"把"字句的启动效应比"被"字句突出,汉语水平对这两种句式的主效应不显著。启动句和目标句之间动词或者名词相同,对句法启动有影响,但受事名词相同对"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启动效应影响不显著,而动词相同则可显著增强句法启动效果,但动词对各种句式启动效果的增强程度是不平衡的。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关键词】句法启动 汉语二语处理 “把”字句 “被”字句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常用构式的纵向追踪研究”(项目编号:10YJA740007) 南京大学“三三制”教学改革项目的资助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零、引言语言启动(priming)是语言使用者自己一般意识不到的一种重要的内隐处理机制,它指的是个体先前的语言接触会对随后的语言加工处理产生影响,先前遭遇的刺激对随后相同或相关刺激的处理产生促进效果语言接触对随后的语言处理的影响,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比如语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回坤;;句子理解中的句法启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李绍林;;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的关系[J];汉语学习;2011年01期

3 李荣宝;;跨语言句法启动及其机制[J];现代外语;2006年03期

4 徐浩;高彩凤;;跨语言句法启动中内隐与外显加工的分离[J];现代外语;2008年02期

5 王敏;;语言水平及任务类型对第二语言产出中结构启动的影响[J];现代外语;2009年03期

6 朱火红;郑海燕;金志成;莫雷;;中国4-6岁儿童口语句法启动效应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7 黄贤军,高路;语法启动与言语产生中的语法表征[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8 杨洁;张亚旭;;句子产生中的句法启动[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9 贾月芳;陈宝国;;双语跨语言的句法启动[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10 陈庆荣;;句法启动研究的范式及其在语言理解中的争论[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伟;;中国神经语言学2005年的发展概貌[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杨云嵋;;高职高专学生西班牙语语法知识的现状与对策[J];成功(教育);2008年07期

3 王聿良;;论英汉口译的跨文化语用策略[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严春容;;二语习得者的语言内句法启动及其机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尤泽顺;;连词Though的标记性\无标记性用法:来自语料库的证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严春容;;二语熟练程度与双语句法表征[J];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王晓宁;;浅议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问题[J];硅谷;2009年11期

8 张金桥;王燕;;印尼留学生汉语句子产生中的跨语言句法启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4期

9 阎浩;董燕萍;;汉语句子产出的心理机制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10 吕纪增;;双语表征研究视角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聿良;;论英汉口译的跨文化语用策略[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颖玉;基于语料库的欧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香玲;汉语兼语式的语义重合与话语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樊友新;从事件结构到句子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菁菁;句子加工的语义功能[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肖莹;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贾玮;论“双元结构”中汉英双语在句法层面的建构与表征[D];西华大学;2011年

4 张丽敏;中国成年英语学习者心理词典的英—汉语义启动效应研究[D];西华大学;2011年

5 柴翱;汉语双字复合词产生中的语法启动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岳明蕾;汉语花园幽径句子理解中的句法启动效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姚勇;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产生中的句法启动效应[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8 严春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句法启动与句法表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洁;工作记忆制约句法歧义消解:认知机制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10 彭辉;中学化学语言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回坤;;句子理解中的句法启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念与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1期

3 王弘宇;;外国人需要什么样的汉语词典[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4期

4 吴艳;;功能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郭鸿杰,周国强;20年来英语对中国大陆现代汉语词法和句法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3年05期

6 吴一安;蒋素华;;汉英双语者汉语口语中的英语化特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6期

7 李荣宝,彭聃龄,李嵬;双语者第二语言表征的形成与发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8 李荣宝;;跨语言句法启动及其机制[J];现代外语;2006年03期

9 陈世平,杨治良;干扰对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J];心理科学;1991年04期

10 周晓林,庄捷,舒华;言语产生研究的理论框架[J];心理科学;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景文;“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汉英比较[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0年01期

2 李亚伟;;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的“把”字句和“被”字句[J];华章;2009年15期

3 易锦竹;汉语“把”字句和“被”字句新探[J];求是学刊;1992年04期

4 李亚伟;;动词后不带“其他成分”的“把”字句和“被”字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年09期

5 吴增欣;吴平;;“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语义差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6 康晓宇;;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2期

7 解群;;现代汉语中的“把”字、“被”字套用句式——从变换句式角度分析[J];青年文学家;2009年19期

8 刘培玉;“把”字句主语新论[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9 彭小玲;《拍案惊奇》“把”字句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2期

10 金世和;汉语“把”字句与维语SOV句的比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继超;高月丽;;“被”“把”同现句与“被”字句比较研究[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许小星;亢世勇;;基于标注语料库的“被”字句语义分析[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萧红;;再论“也”对“亦”历时替换的原因[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4 孙英杰;;动结式的语义、论元结构及补语指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道荣;论阿尔泰语法背景下的汉语“把”字句偏误的生成机制与教学对策[D];北京大学;2010年

2 赵志清;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3 高亚亨;汉语心理认同类“把”字句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翁姗姗;现代汉语非典型“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5 田靓;汉语作为外语/第二语言教学的“把”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6 冯文贺;汉语连词及其相关结构的依存分析[D];武汉大学;2011年

7 朴乡兰;近代汉语表使役与表被动的“教/叫”字句研究[D];北京大学;2010年

8 宋永圭;现代汉语情态动词“能”的否定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边成妍;韩中两国本科基础汉语教材语法项目编写比较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10 席留生;“把”字句的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龙龙;汉语“把”字句“被”字句构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何妍霓;《红楼梦》“把”字句、“被”字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柴东英;标记视角下“被”“把”同现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4 毕昕;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被”字句的语义语用特征[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朴恩枝;针对韩国汉语学习者的“被”字句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宋菲菲;“被”字句句式语义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7 刘江波;对外汉语中“被”字句教学新论[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裴晓燕;动结式重动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璐;谈韩国高中教材“把”字句的编排问题[D];辽宁大学;2012年

10 李慧卉;留学生“把”字句习得情况与回避情况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27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27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0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