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的象似性差异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汉英语言的象似性差异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象似性广泛存在于所有语言的各个层面。不同语言间的象似性是有差异的,本文通过汉英语言在顺序(线性)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语音象似性等方面的差异性的比较,在翻译教学中灵活应用语言的象似性,力求接近翻译"形神皆似"的最高境界。
【作者单位】: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关键词】: 象似性 汉英比较 翻译教学
【基金】: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11年度院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jgkt006
【分类号】:H059-4
【正文快照】: 语言的象似性与任意性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直贯穿整个语言符号研究的历史,其实质是在语言与现实、形式与意义之间是否存在理据性,即语言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是象似的还是任意的问题。当代语言学在索绪尔[1]语言任意说的基础上认为,语言不仅具有任意性的特点,而且具有理据性、象似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寅;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象似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明慧;;翻译的形而上——论“忠实”之于翻译的本体论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陈逢丹;;接受美学观下的译者主体性——兼析莎士比亚第116首十四行诗的三个汉译本[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乔小六;;对索绪尔“语言任意性”的再认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周薇;朱乐红;罗炜;;汉语语序的“顺序象似性”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谈鑫;胡东平;;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土木专业术语“Extradosed Bridge”的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赵静;郝芹;;从译者的身份看创造性叛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7 王靓;;古风西来 瑕不掩瑜——阿赫玛托娃译作《离骚》古语词文化意象曲解的译者角度鉴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8 牛蕊;;读者意识与童话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9 黄兴国;白延平;;距离象似性与话语礼貌的顺应性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武敏;;翻译批评简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祈楠;;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意境美的翻译[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蒋春生;;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对外来电影片名翻译之影响[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4 张静;;宋词的象似性微探[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5 熊辉;;简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金科芳;;符号学视角下的英语词条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吕鹏;;生产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共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符号学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应学凤;;国内象似性研究动态[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应云;谭见初;;汉语韵文英译方法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传彪;;“望文生义”刍议[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U,
本文编号:761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6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