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马坡方言语音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9:09
本文关键词:微山马坡方言语音比较研究
【摘要】:微山县地处山东西部偏南,鲁苏皖北交界地带,地域狭长,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蔡鲁片,山东方言西鲁片。微山方言历来较少受学者的关注,其方言,尤其是语音方面,缺少系统的研究。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言,微山北距济南、泰安较近,南接江苏徐州,西部濒临菏泽、河南,东靠临沂;从北方官话分区而言,微山北临冀鲁官话,南接中原官话洛徐片,西近中原官话郑曹片,东靠胶辽官话。由此可见,从西向东,由南至北,微山方言正处在中原官话向冀鲁官话、胶辽官话的过渡带上,方言成分复杂。 马坡镇位于微山北部,,与以县城驻地夏镇为代表的南片方言有较大差异。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微山方言研究的不足,以微山马坡镇方言为代表,首先描述方言的语音概况;然后选取微山周边方言做比较研究,以期发现方言之间的差异和微山方言过渡的特点;最后对微山马坡方言古知庄章组声母的擦音游离现象做专题研究。本文共分四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要介绍微山的地理历史人文概况、研究现状、方言概况以及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方法。 第二章主要描写微山马坡方言的语音概况,包括单字音系和文白系统,并在与中古音作历时对比的基础上总结出方言的音韵特点。 第三章微山马坡方言与周边方言的比较研究。首先选取蔡鲁片内部四个代表点(夏镇、济宁、单县、滕州)进行比较,以反映方言的异同;再扩大范围,将微山马坡方言与中原官话洛徐片、中原官话郑曹片、冀鲁官话、胶辽官话进行比较,得出方言之间的差异及方言过渡的特点。 第四章为微山马坡方言古知庄章组声母擦音游离现象的专题研究。
【关键词】:微山马坡方言 语音 比较 擦音游离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H17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地理历史人文概况10-12
- 1.1.1 微山县地理历史人文概况10-11
- 1.1.2 微山县马坡镇地理人文概况11-12
- 1.2 微山方言研究现状12
- 1.3 选题依据12-13
- 1.4 研究方法13
- 1.5 微山方言概况13-14
- 1.6 主要发音合作人14-15
- 1.7 标音符号15-17
- 第二章 微山马坡方言语音概况17-57
- 2.1 单字音系17-31
- 2.1.1 声母17-18
- 2.1.2 韵母18
- 2.1.3 声调18-19
- 2.1.4 声韵配合关系19-20
- 2.1.5 声韵调配合表20-31
- 2.2 微山马坡方言的音韵特点31-49
- 2.2.1 声母特点31-36
- 2.2.2 韵母特点36-47
- 2.2.3 声调特点47-49
- 2.3 微山马坡方言的文白系统49-57
- 第三章 微山马坡方言与周边方言的比较研究57-85
- 3.1 微山马坡方言与夏镇、济宁、单县、滕州方言的比较研究57-72
- 3.1.1 声母比较58-67
- 3.1.2 韵母比较67-70
- 3.1.3 声调比较70-71
- 3.1.4 小结71-72
- 3.2 微山马坡方言与菏泽、徐州、泰安、莒南方言的比较研究72-85
- 3.2.1 声母比较72-79
- 3.2.2 韵母比较79-82
- 3.2.3 声调比较82-83
- 3.2.4 小结83-85
- 第四章 微山马坡方言古知庄章组声母擦音游离现象85-93
- 4.1 古知庄章三组声母的擦音游离现象85-87
- 4.1.1 擦音游离现象概述85-86
- 4.1.2 微山马坡方言古知庄章组擦音游离现象的表现86-87
- 4.2 微山马坡方言古知庄章组字擦音游离现象的形成原因87-90
- 4.2.1 北方方言 pf 类声母及其分布范围87-88
- 4.2.2 微山马坡方言古知庄章组字擦音游离现象的形成原因88-90
- 4.3 微山马坡方言古精组声母的擦音游离现象90-91
- 4.4 小结91-93
- 致谢93-94
- 参考文献94-98
- 附录一98-104
- 附录二 微山县地图104-105
- 附录三 北方官话地图(部分)10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呈柱;山东方言语音中的双重同化[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丁治民;;山东方言曾梗通三摄舒声韵的历时演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1期
4 钱曾怡;高文达;张志静;;山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04期
5 熊正辉;官话区方言分ts t■的类型[J];方言;1990年01期
6 钱曾怡 ,曹志耘 ,罗福腾;山东肥城方言的语音特点[J];方言;1991年03期
7 刘淑学;;冀鲁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6年04期
8 钱曾怡;;从现代山东方言的共时语音现象看其历时演变的轨迹[J];汉语学报;2012年02期
9 徐复岭;济宁方言语法特点撮要[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10 李天宇;;山东方言擦音初探[J];菏泽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冀芳;济宁方言义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67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anyulw/767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