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南宁市花卉公园植物物种调查及景观评价

发布时间:2020-03-18 00:04
【摘要】:本文在全面调查、统计和分析南宁市花卉公园园林植物物种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植物景观的分类选取53个典型植物群落样地,运用SBE法和AHP法评价其景观质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宁市花卉公园共有园林植物302种,隶属84科220属。其中有乔木和竹类137种,灌木74种,草本85种,藤本6种,分别占总种数的45.36%、24.50%、28.15%和1.99%;木本植物中有常绿树种167种(占79.15%),落叶树种44种(占20.85%),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约为4:1;含多种的科有豆科、禾本科、棕榈科、桑科、龙舌兰科、大戟科等6科,寡种科和单种科植物种类虽少,但种植应用的面积较大;乡土植物164种,外来植物138种,分别占总种数的54.30%和45.70%;观花植物140种,观叶植物151种,观果植物34种,观干植物35种,分别占46.35%、50.00%、11.23%及11.59%。总体而言,公园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但应用彩叶植物、观果植物、观干植物种类较少。调查分析结果还表明,该公园花文化具有闲适性、多功能性及科普性,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植物达177种,隶属于68科146属。2.通过运用SBE法评价植物群落景观结果表明,YSBE均值最大为0.662,最小值为-0.937,其中YSBE为正值的有24个样地,其余样地呈负值,说明所调查植物群落中,优良率较低;通过运用AHP法评价植物群落景观样地结果显示,YAHP最大均值为9.396,最小均值是3.734,YAHP均值主要在5~8之间,植物群落景观得分水平偏上,表明花卉公园植物景观质量整体较好;所选取的53个植物群落样地以CEI作为分级依据,得出I、II、III、IV、V级植物群落景观分别有5个、14个、13个、15个和6个,分别占评价群落总数的9.43%、26.42%、24.53%、28.30%及11.32%。由此可知,花卉公园植物群落景观总体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但评价值较高的I级景观的植物群落数量相对较少,表明花卉公园景观的优质植物群落较少。3.SBE法和AHP法对所选取的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排序差值在0~20之间的有42个,占植物群落总数的79.25%,虽然评价结果不完全一样,但两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呈现较高的一致性。通过对两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影响评判者评分的主要因子有植物群落的乔木层特征(C10)、植物观赏特性(C1)、植物景观空间(C7)、植物景观特色(C15)、植物景观的色相和季节变化(C3),说明评判者主要注重植物景观的美学功能。本文通过两种评价方法对南宁市花卉公园植物群落进行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其植物群落景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景观优质的植物群落相对较少。4.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花卉公园植物景观特色鲜明,但也存在如下问题:植物重复应用多,景观相似度高;藤本植物应用少,垂直绿化景观缺乏;植物文化底蕴不足,挖掘力度尚浅;绿地养护管理不到位,植物景观人为破现象时有发生。针对问题,文章提出了以下初步建议:丰富植物多样性,营造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加强藤本植物运用,营造竖向空间美感;挖掘花卉文化内涵,加强科普教育功能;加大植物养护管理力度,制定护理措施。
【图文】:

技术路线,数据处理与分析,植物景观,评价法


图2-1技术路线逡逑Fig.邋2-1邋Technical邋rout逡逑.4本章小结逡逑本章主要介绍研宄对象所作的植物调查、植物景观评价等研宄内容,阐述拟采用的逡逑究方法,,并着重介绍层次分析法、美景度评价法及数据处理与分析等主要理论,基于逡逑究内容和对象规划出本文的研究路线。逡逑14逡逑

南宁市,花卉,地理坐标,面积


第三章南宁市花卉公园植物调查结果与分析逡逑3.1调查研究区域概况逡逑3.1.1地理位置逡逑南宁市位于广丙壮族自治区南部偏西,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与粤、港、澳、逡逑北部湾相邻,是广西的首府,简称“邕”。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9’?109°38',北纬逡逑22。12,?24。02,。土地面积邋2211200hm2,市区面积邋647900hm2。逡逑花卉公园位于南宁市区西北面,东临安阳路,西临屯渌村,南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逡逑学院,北靠吉兴西路。地理坐标为东经108°17’23.6” ̄邋108°17’46.3",北纬22°51’21.6"?逡逑22。51'50.2”之间,总面积46.62hm2,其中一期T程面积29.107邋hm2,二期工程面积逡逑17.513hm2。详见图邋3-1。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梦琪;;休闲农业园景观评价要素研究[J];绿色科技;2017年07期

2 朱玲;詹姆斯·希契莫夫;胡振国;苏兰兰;;辽宁省高速公路生态景观评价体系构建[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3 宋立民;;景观评价——从感性走向科学[J];设计;2016年01期

4 蒋余静;;层次分析法在公路景观评价中的运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年09期

5 李星汐;;谈城市景观评价的模糊性[J];山西建筑;2011年36期

6 陆晶;陈克安;马晓洁;;声景观评价的依赖因素及内在联系[J];声学技术;2008年06期

7 李向婷;龙岳林;宋建军;;乡村景观评价研究进展[J];湖南林业科技;2008年01期

8 顾韩;王晓春;曹军;;公路景观评价研究进展[J];西部交通科技;2006年03期

9 何姚;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选址的景观评价[J];环境导报;2003年24期

10 尹弘基;沙露茵;;论中国古代风水的起源和发展[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余慧;董靓;;居住区绿色景观评价[A];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研究进展——2007全国建筑环境与建筑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胡其魁;刘庆华;;SD法在园林景观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4)[C];2014年

3 张祖群;赵荣;;传统聚落人居环境:景观评价案例与思考[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朱政财;侯碧清;彭锋;;太寺森林公园生态功能区景观评价与建设对策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张祖群;赵荣;杨新军;黎筱筱;马秋芳;张宏;;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评价案例与模式[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郭彦丹;谢冶凤;张玉钧;;村镇景观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7 刘铁冬;;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的寒区高等级公路景观评价[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胡承江;李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发展[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红杰;公路景观审美主体与评价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秦晓春;公路景观评价的感知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

3 王竞红;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4 郑文俊;基于旅游视角的乡村景观吸引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5 张捷;菊芋用于寒区盐碱地公路绿化的研究及景观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6 王庆;深圳地区高尔夫球场园林植物造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7 褚兴彪;山东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模型构建与优化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8 许大为;寒区高等级公路生态恢复模式与景观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9 肖禾;不同尺度乡村生态景观评价与规划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莉;南宁市花卉公园植物物种调查及景观评价[D];广西大学;2019年

2 韩广志;广西南友高速公路生态景观评价[D];广西大学;2019年

3 白晓丹;基于SD法的天河山风景区景观评价与优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年

4 周元;河谷乡村带景观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年

5 吴sパ

本文编号:2587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587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8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