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中国传统拼布工艺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19:15
【摘要】:中国传统拼布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拼布在服装中都有不同的应用。形式上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成为不同的文化符号,传递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反映了当时的人文思想、哲学理念、社会风俗等。拼布在发展演变中逐渐脱离了单纯的款式,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寓意,形成了从物质到精神,从有形到无形,从实用到时尚的发展趋势。中国传统拼布的出现并非偶然,是人类不断地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的产物,由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促成的。 本文以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的馆藏实物为研究对象,从形式、色彩、材料、工艺四个方面分析中国传统拼布与众不同的审美特征。其独特的个性既脱胎于中国传统服饰审美和中国传统手工艺,又另辟蹊径地走在时代的前沿。它不满足于当时社会的局限,渴望挣脱观念的束缚,用最简单、最容易、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人们内心深处对美的认识。它对传统产生了一种反抗,这是源于人们内心追求美的绝对自由和完全释放。它不拘泥于任何形式,也不讲究色彩的搭配理论,材料是剩下的零散布头,工艺是最普通的针法,却变成最美的艺术作品。 中国传统拼布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形式,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拼布诞生很早,其背后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拼布的技术手段通俗,创造意识超前,能与当前的现代构成和流行风尚接轨。其生命力在于中国传统拼布在以后必将更加受到世界的瞩目,为未来的服装设计提供强大的帮助。在服装设计的创新应用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促使人们对未来服装的发展产生崭新的认识。未来的服装设计应该更趋向于平民化、绿色化、情感化。面向大众、低碳环保、怀旧情怀会逐渐成为服装设计应用的立足点。
【图文】:

二十四孝


北京服装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布”并不是真正的布,而当时的,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服饰。提及真正意义上的拼布的时间大“周老莱子,楚人,至孝,奉二亲,为婴儿戏于亲侧。”在没有印花布料,因此文中的“五色斑斓衣”作小孩子的样子来讨父母欢心,我为服装的习俗,图 1 是近代绘画大

古墓,荆州,湖北


图 1 近代绘画·陈少梅绘制《二十四孝·戏彩娱亲》当时还有一种拼法较为简单的服饰称作“偏衣”,即一种中缝左右两种颜色不同的,地位较低,由于颜色不正不能作为礼服。《左传 闵公二年》中写到:“太子帅师,之偏衣,,佩之金sΑ!

本文编号:2589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589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6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