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景观绩效评估的晋祠园林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01:45
【摘要】: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省是中华民族文化孕育成长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历史上山西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发达,传统建筑与古典园林数量众多。省内现已发现的唐、五代、宋、辽、金以前(公元1200年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共一百二十多座,占到全国的70%,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而与传统建筑相伴,中国传统园林不但是一个独立的项目,还在发展上成为与一般建筑相平行的另外一个体系,山西的造园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上,现存众多古典园林。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同时还是山西纪念性祠宇建筑群的代表,自然山水和历史文物相互交织,园林营造最早可以追溯到北魏之前。山水花木,亭台楼阁,移步异景,情景交融正是晋祠园林之美所在。山西省古典园林资源丰富,但针对园林的量化评估及保护发展课题研究甚少。作为重要的园林遗产资源,晋祠与晋阳古城、太原西山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正在进行,如何适当保护与利用,更清晰地展示晋祠园林的艺术特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通过研究古典园林,还可以指导今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城市园林建设发展。本文以晋祠园林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角度,以规划学、景观学、建筑学、遗产保护学、灾害学等多门学科为切入点,结合查阅文献,现场勘察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在基础概念理论部分,绪论中对本研究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进行论述,阐释历史园林、景观绩效等相关概念,并对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框架进行归纳总结。参考国内外古典园林保护理论、实践案例以及相关研究,提出对本课题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方法。并对晋祠园林建设特征及现状进行研究,从规划布局、空间格局、园林意匠等角度入手进行景观特征性论述。并总结介绍防灾安全层面,文化遗产层面以及人文社会层面的现状概况特征。其次以“LPS景观绩效”理念为基础,以古典园林的现状为基础,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合梳理,选出适用于评估古典园林景观绩效的评估指标,建立古典园林景观绩效评估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估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建立评估模型,旨在对古典园林进行全面、综合的量化评估,进而对晋祠园林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做出判断。将已确立的古典园林景观绩效评估方法运用于晋祠园林,通过调研,将所得数据通过模糊分析法进行运算,得出评估结果并进行分析,为最后的保护策略提出提供量化数据基础。最后通过评估结果,结合四个方面的现状概况,以及晋祠园林的经营、利用与保护,提出针对晋祠园林的发展保护策略以及技术方法,实现晋祠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并对本研究以及对古典园林景观绩效评估方法的不足做出总结阐述,并展望我国未来古典园林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以及古典园林可持续发展策略。
【图文】:

晋祠,光绪年间,乾隆年间,全景


形成了儒释道三教相融,兼顾多种民间信仰的建筑群。同时,百年来由官方政权进行晋祠营建的历史也成为了过去,从此之后民间百姓成为晋祠营建的主体。因灌溉体系的健全,百姓在晋水源头安家生活,人们感恩神灵庇佑,明朝初年更是将圣母官方定义为成了“晋水神”,每年规定日期祭祀圣母。在此地区逐渐形成了“祈雨”、怀念晋阳的主题游览活动。水域的民众先营建水母楼,试图将“晋水水母”与“祈雨圣母"分离,又通过祀水母的仪式,加强并明确晋水神的权力。晋祠附近的民众营建三圣祠、文昌宫等建筑,通过将自己的“风调雨顺神”与象征晋祠人文底蕴的先贤安置在晋祠内,明确晋祠的“所有权”。同时,,文人士绅则通过营建叔虞祠及周围建筑,将叔虞塑造成为圣母之外最主要的神灵。除此之外还有繁多的民间信仰,百姓对于信仰的不停追求,晋祠的营建也就不曾停止,出现了民间艺术的高峰。如今,园林主体及周边环境的保护利用工作仍在进行,文物保护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其周边的村落还在发展,保护与周边发展仍在协调中不断探索、前进。

鸟瞰图,晋祠,鸟瞰图,园林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王琼祠、真趣亭、难老泉、水母楼、公输子祠、台骀庙,既有高台崇寺,点缀其间,松风水月映出了古典园林之特有景致。区由晋溪书院、董寿平美术馆及附近人工山体和留山湖组成。南区为十方留香园、翰香馆、复生槐、挂甲松、华严经石碑以及舍利生生塔点缀其间山环水绕,古树交织,自然山水与历史文物、景观、建筑交相呼应,环境体。除北、中、南区外,还包含晋泉水体和总河水利设施,以及80棵古树中针对晋祠博物馆(景观园林区)范围内进行建设特征及现状分析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守明;;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步伐 争创国家园林城市[J];决策导刊;2007年01期

2 ;重庆市园林局 实现蓝天碧水绿地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J];决策导刊;2007年04期

3 韩汶桦;;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前景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19年10期

4 刘佳;郭景云;;衡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7年22期

5 刘佳;郭景云;;衡水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7年21期

6 罗佳;;浅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对城市规划的意义——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年28期

7 蔡文婷;姜娜;;《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和申报评审管理办法》修订解读[J];中国园林;2017年04期

8 罗澍;;宁德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情况分析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7年31期

9 张维新;;创建园林城市的意义、思路及措施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年31期

10 夏永;;地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措施探究—以宿州市为例[J];企业导报;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品质山水城 诗意栖居地——缙云县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工作典型经验材料[A];《浙江园林》2016年第一期[C];2016年

2 李敏;叶昌东;;论国家园林城市集群化发展趋势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环境规划)[C];2015年

3 刘佳静;;莆田市创建园林城市对策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A];中国公园协会2000年论文集[C];2000年

5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A];中国公园协会2000年论文集[C];2000年

6 王仁凯;;以“文化建园”为宗旨 把首都建成一流国家园林城市[A];中国公园协会2001年论文集[C];2001年

7 郭云龙;;成都迈向“国家园林城市”[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8 薛景;;亮出特色来——创建园林城市之我见[A];河南风景园林——2003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9 胡燕敏;;创园成功,植保先行——创建园林城市之我见[A];河南风景园林——2003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10 蔡天爵;陆杰仁;;论特色园林城市的核心内容[A];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绿化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剑昆;林州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N];安阳日报;2016年

2 记者 陈戎;市人大常委会视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N];宜宾日报;2019年

3 通讯员 陈磊;岚山创建园林城市打造绿色家园[N];日照日报;2019年

4 刘宝;长白县多举措建设园林城市[N];长白山日报;2019年

5 记者 马兰 通讯员 张s

本文编号:2589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589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1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