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黑土区小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格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7 15:27
【摘要】:土地作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极其重要的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近年来,经济发展成果突出,人口快速增加,这使我们对土地资源有了更多的需求,进而更深程度的对土地资源进行索取。在开发利用土地的过程中,有可能改变土壤中的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和空间分布情况。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常会过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以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这会导致农业生产环境的安全性,不利于稳定区域生态环境,也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阻碍。黑土区小流域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处于哈尔滨市区与周围农村过度的城乡结合带区域,近年来,城市扩张和人为因素使土壤质量快速下降,受到严重威胁。准确掌握当前流域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现状、空间格局,以及从宏观角度研究景观格局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是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对保障耕地质量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选择位于典型黑土区城乡结合带区域的海沟河小流域为研宄区,以保护土壤资源、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为研宄背景,使用“3S”技术及相应得空间插值方法,对流域土壤中重金属Cu、Zn、Hg、As、Pb和Ni污染的空间分布格局、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宄,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格局。Cu、Zn、Hg、As和Ni元素含量范围值跨度很大(0.02~236.888mg/kg),空间分布特征为高含量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地区,且从西北部向东南方向递减,Pb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从中部地区逐渐向东西两方向递增;6种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景观的空间分布各有差异,Cu、Pb和Ni元素的高含量区域与低含量区域的分布呈现两级化且差异明显,绝大部分区域以较低含量区域为主,Hg元素高含量区域较为分散且中等含量区域占比较多,As和Zn元素以某一污染景观类别分布为主,其余景观类别零星穿插分布;由潜在生态风险空间分布格局可以看出,高风险区域集中在研究区西北部,整体从西到东污染程度递减,整个研究区的潜在生态污染景观类别主要为中等含量区域为主。(2)土壤重金属污染景观格局。研究区景观集聚程度较高,景观较完整,连通性较高,景观中主要为大斑块,且数量较少,同种斑块类型连接度较高,分散性较小;Pb和Ni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Cu和Hg景观破碎化程度中等,Zn和As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潜在生态风险污染景观破碎化程度也较高,从西至东较高含量区域与中等含量区域呈带状分布,其它各污染含量区域分散于整个研究区。这与上述六种重金属污染景观的破碎程度分布区域特点有较高的一致性。随污染级别的增大,斑块规模指数(PLAND、AREA_MN、LPI)先增大后减小,较低含量区域和中等含量区域占较大优势;形状复杂指数(LSI、SHAPE_MN)计算结果表明,随污染级别的增加类型边界复杂程度递减,较低含量区域和中等含量区域的形状复杂程度最高;As聚集程度(AI)随污染级别的增加呈递减趋势,Cu、As和Ni景观的低含量区域的聚集度最高,Zn和Hg景观较低含量区域的聚集度最高;潜在污染景观的聚集度普遍高于其他元素污染景观类型。(3)土壤重金属污染格局影响因素。土地利用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格局的影响研究显示: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斑块相对聚集,斑块间空间连通性较高,斑块形状越复杂,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越大,土地清洁度越低。地形地貌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格局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随着高程和坡度的增大呈减小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53
【图文】:

技术路线图


技术路线图

示意图,地理位置,示意图,林地


图 3-1 研究区地理位置示意图Fig.3-1 Geolocation diagram of the study area地利用现状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旱田、水田、林地和建设用地,草地和水域分地区。流域内土地资源开发历史较早,农业生态活动一直以来比较部平原地区,主要作物类型为玉米和水稻等一年一季收获的作物。研丘陵带,以林地分布较多,主要有樟子松、落叶松、红松等树种。流

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现状图,金龙山,松花江


图 3-2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Fig.3-2 Land use status map of the study area候为金龙山镇大顶子山南坡箭杆沟,是松花江的二级支流 km,途中流经料甸乡、金龙山镇以及红星乡等乡镇,流流进阿什河,再从哈尔滨市东南区域汇入松花江。于中温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变;夏季气候表现为潮湿温热,降水集中;秋季经常会物也常常因此遭遇灾害;冬季表现较为漫长且寒冷干旱。可知研究区年平均气温为 3.9 ℃,共有 130~136 天无约为全年降雨总量的 90%左右,年降雨量基本维持在 142300~2500 ℃范围内,年日照时长累计在 2713.98 h,能所需物质。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磊;张宝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技术比较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9年07期

2 张云霞;豆新社;;种植业农产品产地环境中重金属超标的影响因素与防控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年16期

3 李鑫;魏清刚;朱春亮;张烨;孙凯宁;杨宁;高建伟;;山东省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防控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9年08期

4 李素霞;胡承孝;;武汉市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的调查与评价[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重金属排放考核不合格将被“区域限批”[J];中国粉体工业;2012年03期

6 ;环保部公布重金属污染考核结果[J];中国粉体工业;2015年06期

7 宋玉婷;彭世逞;;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防治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5期

8 陆志家;耿秀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及应用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年11期

9 李俊;;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修复方法探析[J];绿色科技;2018年24期

10 龙力涛;龙方;唐彬礼;;日本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经验及借鉴[J];世界农业;201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增强;;陕南以及关中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实践[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摘要集[C];2018年

2 芦会杰;;北京市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六分会:环境化学[C];2016年

3 夏子通;邹兆庄;张保增;;铀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进展[A];“第四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聂果;王永杰;;环境矿物材料治理重金属污染的研究[A];“第四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暨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唐春江;舒畅;唐常青;蒋上志;蔡智华;许奕;曹辉;;浅谈益阳地区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及对策[A];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治理科学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4年

6 马国辉;何定国;何定荣;丁仕进;;生物菌肥不同用量对稻米重金属污染的阻控效果研究[A];农产品重金属污染治理科学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4年

7 查甫生;刘晶晶;夏磊;崔可锐;;重金属污染土的工程性质试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吴舜泽;贾杰林;孙宁;;重金属污染防治当前形势与未来展望[A];第十届环境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王赣江;;大力防治重金属污染,维护环首都圈环境安全[A];第七届环境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石帅;;丁香湖周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研究[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娟;南方稻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获新进展[N];农民日报;2016年

2 王云立;防治“两源”污染化企责任重[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湖南省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 汪建沃;“生态炸弹”已拆除之说不妥[N];中国化工报;2015年

4 见习记者 成舸;首个重金属污染防治国家级平台成立[N];中国科学报;2012年

5 记者 刘世昕;周生贤: 绝不给弄虚作假的环保干部当保护伞[N];中国青年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叶铁桥;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N];中国青年报;2012年

7 记者 谢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以壮士断臂的决心严防重金属污染[N];中国青年报;2012年

8 李吉亮;探索微观小世界 捍卫生命大健康[N];科学时报;2011年

9 杜察文;重金属污染隐患突出[N];中国环境报;2018年

10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王丽丽;给你一个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案[N];河北农民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延东;农业种植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协同评估、源贡献分析和农产品摄入健康风险[D];山东大学;2019年

2 王中阳;朝阳地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来源解析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3 王利军;宝鸡长青工业园区土壤和灰尘重金属污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郭蕊;环境重金属污染对花背蟾蜍繁殖对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年

5 李静;镍钴冶炼中典型重金属污染识别与防控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6 贾尧;工业废水重金属LIBS在线监测系统功能设计与验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7 刘霈珈;县域重金属污染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评价与调控[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8 李冠杰;重金属污染条件下基层环境监管体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9 刘美玲;融合多元环境因子的水稻重金属污染水平遥感评估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王济;贵阳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晓磊;苔藓植物对包头市区环境重金属污染物的富集指示作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2 李丰旭;高速公路沿线农田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环境风险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赵瑾;西安市郊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风险评价[D];陕西科技大学;2019年

4 韩帅;水泥固化重金属污染膨胀土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分析[D];中原工学院;2019年

5 唐彬礼;长株潭地区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年

6 聂燕;西北典型工矿型城市街道尘埃重金属污染的环境磁学响应[D];兰州大学;2016年

7 袁文悦;上海城郊土壤及蔬菜重金属污染情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8 王菲菲;河西走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源解析[D];兰州大学;2019年

9 白晓娟;树麻雀免疫系统对环境重金属污染响应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10 杨延彬;几种物料对农田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固定化技术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95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795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0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