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导向下的乡村空间重构研究——以无锡阳山镇拾房村为例
【图文】:
拾房村2004—2017年空间结构变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晓华;章莉莉;;欠发达地区乡村空间重构及规划策略——以安徽省池州市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迮寒露;浙江省田园综合体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2 王振文;农业转型背景下的近郊型山地乡村空间更新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韵;秦云;王睿;;天津地区欠发达村庄发展策略研究——以宁河县七里海镇北移民村为例[J];城市;2015年07期
2 陈晓华;;我国乡村转型的地理学研究——概念、背景、理论与内容[J];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方运生;荣慧芳;;皖南山区村域经济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以石台县缘溪村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 章莉莉;陈晓华;储金龙;;我国乡村空间规划研究综述[J];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罗欢;旅游发展影响下的山地传统村落空间再生策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
2 廖章森;基于绿色增长的西安市乡村空间格局优化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3 周晓宇;大城市近郊乡村更新策略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4 陈思成;山地村庄度假旅游规划策略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文强;;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农业经济;2009年09期
2 李保群;李秀;;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乡村解构与重构[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陈小卉;;当前我国乡村空间特征与重构要点[J];规划师;2007年08期
4 史育龙,王君;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12期
5 赵之枫;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结构的变化[J];规划师;200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鹏;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农业产业去产能过剩的对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2 桂海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席晓萌;生态庭院V2.0-高密度背景下传统生态庭院更新设计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
4 孙珠颖;休闲旅游型乡村整合更新设计策略初探[D];重庆大学;2014年
5 卢子龙;以休闲农业为主导的湘南地区城郊型乡村规划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6 金冰心;国内旅游综合体开发模式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7 倪云;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杭州地区乡村庭院景观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8 游洁敏;“美丽乡村”建设下的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9 杨钏;开江普安新农村风貌规划与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10 黄颖;近郊型新农村“城乡田园”规划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云晴;王荣成;;田园综合体导向下的乡村空间重构研究——以无锡阳山镇拾房村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9年03期
2 门坤玲;鲁晓军;;美丽乡村系统化营建的设计方法探析——以无锡阳山镇实践为例[J];装饰;2017年04期
3 王丽娟;狄传华;;无锡市阳山镇桃源村创意农业设计方案[J];山海经;2016年12期
4 蒋军民;秦赓;;阳山镇依托桃产业推动新农村建设[J];上海农村经济;2014年01期
5 翁一峰;吕斌;鲁晓军;;“产权关系”视角下的乡村空间发展探究——以无锡市阳山镇为例[J];城市规划;2014年10期
6 ;中国水蜜桃之乡——阳山镇[J];红旗文稿;2007年16期
7 张琳;于水;;以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研究——基于对江苏田园综合体的考察[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15期
8 杨柳;;田园综合体理论探索及发展实践[J];中外建筑;2017年06期
9 张虎山;;如何让农村留住人——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J];发展;2019年01期
10 张末冬;;金融发力推进乡村振兴[J];中国金融家;201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华东;;公共财政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A];2015中国第一届公共经济学·理论服务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2 杨洁;任绍斌;;国外乡村发展政策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C];2016年
3 熊海峰;张宜帆;;乡村振兴目标下文旅融合的路径选择[A];两岸创意经济研究报告(2018)[C];2018年
4 耿莎莎;王丰;王丽娜;王宇峰;;城乡一体化导向下的乡村发展与建设规划策略研究——以方城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5 宫远山;申振;王柄荃;;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发展常态及转型研究[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乡村规划)[C];2015年
6 吴维海;;地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与实施路径[A];新时代学刊2018年第1辑(总第1卷)[C];2018年
7 扈洪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关键,打造乡村振兴坊子样板[A];新时代学刊2018年第1辑(总第1卷)[C];2018年
8 徐辰;杨槿;;乡村发展特征、政策与引导——以苏南地区为例[A];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2017年
9 贾佳;周晨;;新时代乡村振兴如何借力共享经济[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C];2018年
10 刘凌峰;潘文秀;;关于沈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A];第十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慧 鲁元珍;美丽乡村实践的三个维度[N];光明日报;2016年
2 陆平静 本报记者 汪宏胜;一个水蜜桃的网上“甜蜜”买卖[N];消费日报;2017年
3 本报记者 李慧;田园综合体:用创意点亮美丽乡村[N];光明日报;2017年
4 江锡民;农民增收并非只有“工业兴镇”一条路[N];新华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夏树 张五四 李朝民;大青山下的集成式精准扶贫[N];农民日报;2016年
6 记者 郑可欢;广东:推进乡村振兴硬任务落实见效[N];农民日报;2019年
7 本报记者 王朝阳;乡村振兴学堂为乡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N];农业科技报;2019年
8 代绪刚;商南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N];商洛日报;2019年
9 记者 支彤;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N];中国电力报;2019年
10 邱石;乡村振兴要外在塑形内在铸魂[N];广西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殷勤;“三农”问题的国家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鲁堂;民权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8年
2 韩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陕西省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3 张文;乡村区域“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4 周玉玉;徐州市乡村发展的地域类型及乡村性演化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5 单忠业;辽阳地区河栏镇乡村旅游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6 李X;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牡丹江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7 刘璐;社会资本视角下新乡贤在乡村发展中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8 杨梦丽;基于村社自主性的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95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795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