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元鲲画虎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4 09:13
自古以来,人类生活、生产与动物息息相关,这种紧密的联系也体现在美术中,如史前时期的洞穴壁画就绘制了牛、马等动物形象。经过历代发展,动物题材备受画家喜爱,画家或表现动物可爱嬉戏的一面;或将动物作为人类意愿的喻指对象,生发出诸多意象。虎作为大自然的主宰,近年来,却陷于濒危处境,相比于马、牛、鹤等常见物象,其形象与精神在当代语境下该如何转变是动物题材画家面临的新课题,一方面表现为如今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时代背景下画家该如何表达虎与人、虎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工笔虎与写意虎该如何与中国画“重神”观念更好地融合并传达出民族艺术特质。此外,虎形象自身所具有的特殊传统文化内涵和民俗意义,都使得虎题材在中国画的发展流变中有着深厚的可研究性。正因如此,我们更应该关注于虎题材中,不论是表达范式还是精神内容都真正地作出了自我创新以至于推动这一题材发展的画家。光元鲲正是一位将一生奉献于画虎艺术并作出自我创见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长期被画坛遗忘的画家。20世纪新式美术教育体系兴起,与中国传统艺术特质承袭体系形成“亦友亦敌”的关系,对画家而言,如何选择与探索绘画语言是其面临的时代挑战。光元鲲的绘画正是成...
【文章来源】: 朱薇 安徽大学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群虎图》纸本1961年142.5cm342cm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服图一类,此中虎形象程式化较严重,与图中刻画较精准饱满的释道人物相比之下,老虎就更觉简易。纵观古代画虎作品,如传为石恪、戴进、包鼎、包贵父子画虎,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老虎的造型并不准确,基本结构特征表现也不甚清晰,最为明显的是,斑纹刻画大多
人瘦小、怯弱之感,全然没有虎之气度,也就更不用说求“神韵”了。 虎艺术造型的发展与流变充满“戏剧性”,据考察古代美术史可知,相对于纸本作品,石雕、青铜器、玉器中的虎艺术造型大多生动准确,至少表现出了虎的力量感和象征性,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参看图 2.3)。笔者认为石雕、青铜器、玉器中的虎艺术造型的力量感与器物本身的材质感有一定的关联,石头、青铜、玉都是较坚硬的材质,具有稳定、刚强的审美感受,与虎的勇猛强健形象特质有一定的契合。材质本身对艺术形象的 图 2.1 五代 石恪《二祖调心图》 图 2.2 明 戴进《罗汉伏虎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何香凝留日时期作品考察:从1910年《虎啸图》说起[J]. 房桦. 文博学刊. 2019(02)
[2]浅析张善孖《睡虎图》[J]. 王平. 荣宝斋. 2019(03)
[3]唐宋绘画中的猛兽题材[J]. 倪纯如.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虎公”张善孖抗战时期的虎画[J]. 沙伟. 收藏. 2015(19)
[5]相克与相生——光元鲲画虎作品的范畴分析[J]. 张学峰,朱德义. 书画世界. 2015(05)
[6]中国民间传统造型题材研究——以虎的艺术形象为例[J]. 邢慧媛. 华夏文化. 2013(04)
[7]虎形象的多重象征性及其在漫画创作中的体现[J]. 陈学君.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8]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异与同[J]. 蒋述卓. 社会科学家. 1998(05)
硕士论文
[1]对黄宾虹花鸟画艺术特点的解析[D]. 陈若玮.中央美术学院 2019
[2]论动物形象在当代绘画中的处理[D]. 费凯.湖北美术学院 2018
[3]论任伯年动物题材绘画的造型[D]. 黄怡静.中国美术学院 2018
[4]虎斑霞绮林籁泉韵中国画虎艺术笔墨与象形研究[D]. 胡晋.中国美术学院 2011
本文编号:2916185
【文章来源】: 朱薇 安徽大学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群虎图》纸本1961年142.5cm342cm
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服图一类,此中虎形象程式化较严重,与图中刻画较精准饱满的释道人物相比之下,老虎就更觉简易。纵观古代画虎作品,如传为石恪、戴进、包鼎、包贵父子画虎,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老虎的造型并不准确,基本结构特征表现也不甚清晰,最为明显的是,斑纹刻画大多
人瘦小、怯弱之感,全然没有虎之气度,也就更不用说求“神韵”了。 虎艺术造型的发展与流变充满“戏剧性”,据考察古代美术史可知,相对于纸本作品,石雕、青铜器、玉器中的虎艺术造型大多生动准确,至少表现出了虎的力量感和象征性,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参看图 2.3)。笔者认为石雕、青铜器、玉器中的虎艺术造型的力量感与器物本身的材质感有一定的关联,石头、青铜、玉都是较坚硬的材质,具有稳定、刚强的审美感受,与虎的勇猛强健形象特质有一定的契合。材质本身对艺术形象的 图 2.1 五代 石恪《二祖调心图》 图 2.2 明 戴进《罗汉伏虎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何香凝留日时期作品考察:从1910年《虎啸图》说起[J]. 房桦. 文博学刊. 2019(02)
[2]浅析张善孖《睡虎图》[J]. 王平. 荣宝斋. 2019(03)
[3]唐宋绘画中的猛兽题材[J]. 倪纯如.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虎公”张善孖抗战时期的虎画[J]. 沙伟. 收藏. 2015(19)
[5]相克与相生——光元鲲画虎作品的范畴分析[J]. 张学峰,朱德义. 书画世界. 2015(05)
[6]中国民间传统造型题材研究——以虎的艺术形象为例[J]. 邢慧媛. 华夏文化. 2013(04)
[7]虎形象的多重象征性及其在漫画创作中的体现[J]. 陈学君.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05)
[8]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异与同[J]. 蒋述卓. 社会科学家. 1998(05)
硕士论文
[1]对黄宾虹花鸟画艺术特点的解析[D]. 陈若玮.中央美术学院 2019
[2]论动物形象在当代绘画中的处理[D]. 费凯.湖北美术学院 2018
[3]论任伯年动物题材绘画的造型[D]. 黄怡静.中国美术学院 2018
[4]虎斑霞绮林籁泉韵中国画虎艺术笔墨与象形研究[D]. 胡晋.中国美术学院 2011
本文编号:2916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1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