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原督军府—钟鼓楼片区为例的保护控制导则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21:44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是城市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环节,而从保护规划落实到具体的规划实施,目前仍存在难于监管、难于控制、难于执行等问题。保护控制导则作为保护规划过渡到空间形态控制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具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兼备城市设计对空间设计的引导性,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太原历史悠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督军府-钟鼓楼片区是太原府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面临着我国历史街区保护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如建设性破坏、蓝图式规划等;另一方面也由于其特殊的时代和地域背景,文化遗产碎片化分布等。在太原府城保护整治综合规划编制的契机下,通过对保护控制导则体系的研究,对督军府-钟鼓楼片区和府城内的其他历史街区提供编制控制导则的范本。本文首先通过对于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控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以20多个表格的形式对保护控制的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梳理。建立起以历史风貌原真性、场所精神延续性、分级保护可控性、持续发展整体性为原则的历史街区保护控制体系,并明确保护控制导则的编制成果体系与图纸表达。保护控制导则的编制成果包括规划文本、总图图则、分图图则和说明书共四部...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太原府城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保护规划背景
1.1.2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保护控制体系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范围和内容
1.4 研究工作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2章 历史街区及其保护规划的相关理论
2.1 历史街区保护理论的发展
2.1.1 历史街区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概念形成与衍变
2.1.2 国际宪章与保护规划中的保护原则
2.2 其他相关理论及方法
2.2.1 城市设计与城市设计导则
2.2.2 控制性详细规划
2.2.3 城市更新的相关理论
2.2.4 城市保护的相关理论
2.2.5 类型学与城市文脉理论
2.3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与控制方法
2.3.1 法国的保护区规划
2.3.2 国外其他历史街区保护案例
2.4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与控制方法
2.4.1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实践——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
2.4.2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践——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4.3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实践——以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历史街区保护控制体系构建
3.1 体系构建的原则与目标
3.1.1 保护控制的基本目标
3.1.2 保护控制的基本原则
3.2 保护控制的分类标准
3.2.1 保护区划划分标准
3.2.2 地块分类控制标准
3.2.3 建筑分类控制标准
3.3 保护控制要素库的构建
3.3.1 借鉴城市设计要素库
3.3.2 借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3.3.3 借鉴历史街区与老城区保护的相关研究
3.3.4 保护控制要素库
3.4 保护控制导则成果表达
3.4.1 保护控制导则成果体系
3.4.2 保护控制要素的图则表达
第4章 督军府-钟鼓楼片区保护控制导则研究
4.1 太原府城保护规划概述
4.1.1 太原府城的范围
4.1.2 太原府城保护规划相关背景
4.1.3 太原府城保护现存问题
4.1.4 本次太原府城保护规划的体系与主要内容
4.2 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现状研究
4.2.1 历史文化遗产分布与保护现状
4.2.2 用地功能与现状建筑
4.2.3 公共空间现状
4.2.4 景观标志与场所现状
4.2.5 片区现状问题汇总
4.3 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保护规划背景
4.4 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保护控制策略
4.4.1 保护范围与保护区划
4.4.2 规划结构与规划策略
4.4.3 建筑保护更新与整治
4.4.4 街巷保护更新与整治
4.5 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保护控制图则示范
4.5.1 保护控制总图图则示意
4.5.2 保护控制分图图则示意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观点
5.2 论文的局限
5.3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图表索引
附录A 督军府-钟鼓楼片区街巷设计导则示例
附录B 督军府-钟鼓楼历史文化资源统计表
附录C 督军府-钟鼓楼片区历史街巷统计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肌理的原型、演化与类型识别[J]. 何依,邓巍. 城市规划学刊. 2014(03)
[2]太原市晋祠历史片区的保护规划分析[J]. 郝瑞生. 山西建筑. 2014(02)
[3]荆州三义街历史地段现状和保护分析[J]. 李鹏飞. 中外建筑. 2013(05)
[4]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博洛尼亚古城“整体性保护”的启示[J]. 朱晓韵. 上海工艺美术. 2013(01)
[5]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J]. 赵中枢,胡敏. 现代城市研究. 2012(10)
[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特征与现实挑战[J]. 张松. 城市发展研究. 2012(09)
[7]论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科学旅游利用之“九大观”[J]. 杨国胜,龙彬,覃继牧. 城市规划. 2012(09)
[8]浅论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振兴[J]. 翁达来,郝淼. 江苏城市规划. 2011(11)
[9]20世纪城市遗产保护的思考[J]. 付莉莉. 山西建筑. 2011(19)
[10]“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生成、解读与辨析[J]. 李晨. 规划师. 2011(04)
博士论文
[1]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研究[D]. 黄家平.华南理工大学 2014
[2]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D]. 郑利军.天津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自组织”模式研究[D]. 关斌.华南理工大学 2014
[2]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外胡同分类保护与积极改善研究[D]. 张国际.北京建筑大学 2013
[3]文化基因视角下太原旧城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 袁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4]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研究[D]. 刘芳.长安大学 2012
[5]小规模渐进式活化历史街区[D]. 侯柠.长江大学 2012
[6]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体系的对比研究[D]. 高畅.天津大学 2012
[7]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体系与方法研究[D]. 王洋镝.天津大学 2012
[8]基于要素控制与引导的珠三角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策略研究[D]. 张哲.华南理工大学 2011
[9]太原老城中传统街巷的“丁字街”格局研究[D]. 李蓁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10]历史街区控制引导体系研究[D]. 吕华明.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38441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太原府城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保护规划背景
1.1.2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保护控制体系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范围和内容
1.4 研究工作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2章 历史街区及其保护规划的相关理论
2.1 历史街区保护理论的发展
2.1.1 历史街区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概念形成与衍变
2.1.2 国际宪章与保护规划中的保护原则
2.2 其他相关理论及方法
2.2.1 城市设计与城市设计导则
2.2.2 控制性详细规划
2.2.3 城市更新的相关理论
2.2.4 城市保护的相关理论
2.2.5 类型学与城市文脉理论
2.3 国外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与控制方法
2.3.1 法国的保护区规划
2.3.2 国外其他历史街区保护案例
2.4 国内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与控制方法
2.4.1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实践——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
2.4.2 天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践——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2.4.3 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实践——以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历史街区保护控制体系构建
3.1 体系构建的原则与目标
3.1.1 保护控制的基本目标
3.1.2 保护控制的基本原则
3.2 保护控制的分类标准
3.2.1 保护区划划分标准
3.2.2 地块分类控制标准
3.2.3 建筑分类控制标准
3.3 保护控制要素库的构建
3.3.1 借鉴城市设计要素库
3.3.2 借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3.3.3 借鉴历史街区与老城区保护的相关研究
3.3.4 保护控制要素库
3.4 保护控制导则成果表达
3.4.1 保护控制导则成果体系
3.4.2 保护控制要素的图则表达
第4章 督军府-钟鼓楼片区保护控制导则研究
4.1 太原府城保护规划概述
4.1.1 太原府城的范围
4.1.2 太原府城保护规划相关背景
4.1.3 太原府城保护现存问题
4.1.4 本次太原府城保护规划的体系与主要内容
4.2 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现状研究
4.2.1 历史文化遗产分布与保护现状
4.2.2 用地功能与现状建筑
4.2.3 公共空间现状
4.2.4 景观标志与场所现状
4.2.5 片区现状问题汇总
4.3 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保护规划背景
4.4 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保护控制策略
4.4.1 保护范围与保护区划
4.4.2 规划结构与规划策略
4.4.3 建筑保护更新与整治
4.4.4 街巷保护更新与整治
4.5 督军府 -钟鼓楼片区保护控制图则示范
4.5.1 保护控制总图图则示意
4.5.2 保护控制分图图则示意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5.1 论文的主要观点
5.2 论文的局限
5.3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图表索引
附录A 督军府-钟鼓楼片区街巷设计导则示例
附录B 督军府-钟鼓楼历史文化资源统计表
附录C 督军府-钟鼓楼片区历史街巷统计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肌理的原型、演化与类型识别[J]. 何依,邓巍. 城市规划学刊. 2014(03)
[2]太原市晋祠历史片区的保护规划分析[J]. 郝瑞生. 山西建筑. 2014(02)
[3]荆州三义街历史地段现状和保护分析[J]. 李鹏飞. 中外建筑. 2013(05)
[4]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博洛尼亚古城“整体性保护”的启示[J]. 朱晓韵. 上海工艺美术. 2013(01)
[5]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再探索[J]. 赵中枢,胡敏. 现代城市研究. 2012(10)
[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制度特征与现实挑战[J]. 张松. 城市发展研究. 2012(09)
[7]论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科学旅游利用之“九大观”[J]. 杨国胜,龙彬,覃继牧. 城市规划. 2012(09)
[8]浅论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振兴[J]. 翁达来,郝淼. 江苏城市规划. 2011(11)
[9]20世纪城市遗产保护的思考[J]. 付莉莉. 山西建筑. 2011(19)
[10]“历史文化街区”相关概念的生成、解读与辨析[J]. 李晨. 规划师. 2011(04)
博士论文
[1]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研究[D]. 黄家平.华南理工大学 2014
[2]历史街区的动态保护研究[D]. 郑利军.天津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自组织”模式研究[D]. 关斌.华南理工大学 2014
[2]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外胡同分类保护与积极改善研究[D]. 张国际.北京建筑大学 2013
[3]文化基因视角下太原旧城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 袁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4]城市设计视角下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研究[D]. 刘芳.长安大学 2012
[5]小规模渐进式活化历史街区[D]. 侯柠.长江大学 2012
[6]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体系的对比研究[D]. 高畅.天津大学 2012
[7]天津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体系与方法研究[D]. 王洋镝.天津大学 2012
[8]基于要素控制与引导的珠三角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策略研究[D]. 张哲.华南理工大学 2011
[9]太原老城中传统街巷的“丁字街”格局研究[D]. 李蓁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10]历史街区控制引导体系研究[D]. 吕华明.华中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38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38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