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古筝协奏曲音乐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5 22:51
魏军作为中国古筝界“秦筝流派”中的代表人物,是集教学、演奏、创作及筝史研究为一体的音乐家、教育家和作曲家。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筝曲音乐作品,无论在音乐的题材选择上还是体裁的种类上,都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尤其在筝协奏曲体裁的创作上,以中西融合的创作思维为基础,不仅继承了传统民族音乐独特的韵味,还汲取了先进的西方作曲技法,使音乐具有聚古跨今,集多种风格为一体的风格雅韵,受到广大听众的普遍喜爱和欢迎。本文以魏军先生创作的三部古筝协奏曲《源》、《大漠行》、《行者》为研究对象,试图将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法和西方作曲技法相融合对其进行本体分析,以同构思维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从三部古筝协奏曲的音乐本体分析入手,到宏观的结构布局、微观动机的相互关系上进行把握,再从音乐材料的构成与发展以及变化与统一的辩证关系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使分析具有客观有效、全面贴切的特点,从而更深入的解析魏军的筝曲音乐创作。用理性的思维解读作曲家的感性思维,从三部协奏曲的音乐创作中解析、提炼出音乐创作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理念。本文由绪论和三章构成:?第一章是对作曲家的艺术生平及筝曲音乐创作背景的概述。?第二章音乐...
【文章来源】: 张朱林 河北师范大学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依据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特色与创新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魏军艺术生平及创作背景
第一节 艺术生平
第二节 创作背景
第二章 音乐创作的本体分析
第一节 旋律的构成及发展手法
一、基础音调
二、主题音调
三、旋律的发展手法
第二节 音乐的律动分析
一、节奏布局
二、节奏形态
三、东方神韵的节奏
第三节 和声与织体
一、和声
二、织体
第四节 曲式结构
一、三部性结构
二、套曲结构
第三章 魏军筝曲创作理念及艺术特征
第一节 同构思维对筝协奏曲创作的影响
一、整体构架与个体变化
二、旋律与情感表达
三、音响的构造
第二节 音乐的审美特征
一、通俗美
二、形式美
三、意象美
第三节 音乐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一、民族性
二、时代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鼓乐新弹——筝曲《行者》的音乐本体分析[J]. 薛莲. 音乐创作. 2018(01)
[2]拱形结构概念的界定[J]. 李小诺. 音乐研究. 2004(03)
硕士论文
[1]“聚古为今,实践新声”—浅析魏军筝乐作品的创作思路[D]. 侯嵩屾.西安音乐学院 2017
[2]解析魏军改编筝曲《婆罗门引》[D]. 高敏.西安音乐学院 2017
[3]筝曲《大漠行》曲式结构与艺术风格解析[D]. 李成.西安音乐学院 2016
本文编号:2938530
【文章来源】: 张朱林 河北师范大学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依据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特色与创新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魏军艺术生平及创作背景
第一节 艺术生平
第二节 创作背景
第二章 音乐创作的本体分析
第一节 旋律的构成及发展手法
一、基础音调
二、主题音调
三、旋律的发展手法
第二节 音乐的律动分析
一、节奏布局
二、节奏形态
三、东方神韵的节奏
第三节 和声与织体
一、和声
二、织体
第四节 曲式结构
一、三部性结构
二、套曲结构
第三章 魏军筝曲创作理念及艺术特征
第一节 同构思维对筝协奏曲创作的影响
一、整体构架与个体变化
二、旋律与情感表达
三、音响的构造
第二节 音乐的审美特征
一、通俗美
二、形式美
三、意象美
第三节 音乐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一、民族性
二、时代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鼓乐新弹——筝曲《行者》的音乐本体分析[J]. 薛莲. 音乐创作. 2018(01)
[2]拱形结构概念的界定[J]. 李小诺. 音乐研究. 2004(03)
硕士论文
[1]“聚古为今,实践新声”—浅析魏军筝乐作品的创作思路[D]. 侯嵩屾.西安音乐学院 2017
[2]解析魏军改编筝曲《婆罗门引》[D]. 高敏.西安音乐学院 2017
[3]筝曲《大漠行》曲式结构与艺术风格解析[D]. 李成.西安音乐学院 2016
本文编号:2938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38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