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高新区飞地中心公园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4 20:41
如今,生态环境遭受污染,导致城市内涝不断发生;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导致全球变暖。严重的自然问题打破了生态环境的自然运作规律与内在平衡,其中水文问题尤为突出。本研究旨在以海绵城市设计的相关理念为建设背景,以国内二三线城市发展现状为前提,以生态性的景观设计修复为展开方向,寻求一种创新的设计模式,改善城市水资源利用,使之更加的生态化、弹性化,实现与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衔接,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可再生化。海绵城市技术不仅能够打造更加高品质的景观生态公园,同时也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生态的象征,因此,本研究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低影响开发理念、生态化处理,并结合景观设计的审美原则、可持续性发展原则,讨论景观设计中海绵城市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根据国内二三线城市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安康飞地中心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实践案例为例,在设计中运用上生态的雨污水处理技术,科学有效的利用水资源,通过雨水收集、雨水净化处理、雨水的生态再利用,逐步验证海绵城市理论及技术运用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的有效性及必然性。本文依据相关的背景及理论,结合城市公园的特点和海绵城市的原理,从三个部分探讨城市公园设计策略:首先提出问题,在调研了国...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绵城市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创新意义
1.2.2 科普教育意义
1.2.3 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海绵城市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基础与建设研究
2.1 海绵城市建设概念
2.2 海绵城市建设基础
2.2.1 海绵城市建设途径
2.2.2 城市建设中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2.3 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措施
2.3.1 海绵城市的建设工程
2.3.2 耦合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程技术
第三章 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3.1 概念的界定
3.1.1 二三线城市概述
3.1.2 海绵城市概述
3.2 海绵城市技术在二三线城市中应用的困境
3.2.1 基础数据缺乏
3.2.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2.3 民众环保意识和防灾意识薄弱
3.2.4 产业结构不合理
3.3 海绵城市技术在二三线城市中应用的原则
3.3.1 以区域生态为本底的保护原则
3.3.2 以分区引导而为建设核心的弹性管控
3.3.3 将以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为目标建设宗旨
第四章 案例研究——安康市飞地中心公园项目
4.1 区位解读
4.1.1 地理位置
4.1.2 气候特征
4.1.3 地形地貌
4.1.4 水文概况
4.2 基地解读
4.2.1 设计用地
4.2.2 上位规划解读
4.2.3 场地现状分析
4.3 城市公园生态化设计理念
4.3.1 城市的绿地生态修复
4.3.2 低影响开发原则
4.3.3 雨水循环利用,增强生态效益
4.4 以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为基础的设计原则
4.4.1 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及保留
4.5 以具有人文关怀的城市公园为设计目标
4.5.1 满足使用群体娱乐游憩,尺度人性化
4.5.2 增加修复心理因子,缓解人群精神压力
4.6 以因地制宜结合场地要素为研究的设计策略
4.6.1 空间策略
4.6.2 功能策略
4.6.3 文化策略
4.6.4 构思立体展示
4.7 公园建设项目中海绵城市技术设施设计要点
4.7.1 绿地分项设计的技术应用要点
4.7.2 收集回用设施分项技术应用要点
4.7.3 滞留(流)设施分项技术应用要点
4.7.4 山体截洪沟分项技术应用要点
4.7.5 内部道路广场分项技术应用要点
4.7.6 水景部分技术应用要点
4.8 设计方案
4.8.1 道路交通分析
4.8.2 竖向设计分析
4.8.3 功能分区分析
第五章 方案实施中的具体技术应用研究
5.1 公园建设项目铺装设计技术应用要点
5.1.1 透水铺装的应用
5.1.2 透水铺装种类应用
5.1.3 透水沥青混凝土应用
5.2 公园建设项目雨水花园的做法营造
5.2.1 雨水花园概念
5.2.2 实施做法详图
5.3 公园建设项目中植草沟+生态树池的技术应用
5.3.1 生态植草沟的应用实施
5.3.2 生态树池的应用实施
5.4 公园建设项目中下沉绿地(生态缓冲带)+生态汇水槽的技术应用
5.4.1 下沉绿地(生态缓冲带)概念
5.4.2 下沉绿地技术实施应用
5.4.3 生态汇水槽的技术实施应用
5.5 植物种植设计结合海绵城市技术具体实施应用
5.5.1 栽植设计原则
5.5.2 不同类型技术的景观措施中的植物选择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实践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雨水花园植物景观营造初探[J]. 施健健. 现代园艺. 2018(03)
[2]浅析海绵城市的主要技术措施[J]. 吕佰昌,李维韬,吕朝阳,修泽华. 建材与装饰. 2017(31)
[3]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绿色雨水设施的植物运用[J]. 高菲. 中外建筑. 2016(07)
[4]探析低影响开发(LID)在工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任小红,张瑞涛. 现代装饰(理论). 2016(03)
[5]西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路径探索——以西咸新区为例[J]. 张亮. 城市规划. 2016(03)
[6]《清洁水法案》有哪些值得借鉴?[J]. 王媛. 环境经济. 2015(Z8)
[7]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J]. 车伍,赵杨,李俊奇,王文亮,王建龙,王思思,宫永伟. 中国给水排水. 2015(08)
[8]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应对措施探讨[J]. 曲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11)
[9]《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发布实施[J]. 城市规划通讯. 2014(21)
[10]让春天不再寂静——蕾切尔·卡逊及其作品《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主义解读[J]. 余红卫. 名作欣赏. 2012(24)
硕士论文
[1]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范长越.山东建筑大学 2017
[2]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D]. 陈蓉娜.湖南农业大学 2016
[3]山地城市LID雨洪管理技术综合效能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研究及应用[D]. 王惠.重庆大学 2016
[4]基于使用者心理、行为特性的康复性景观设计研究[D]. 姜双双.鲁迅美术学院 2015
[5]SUSTAIN支持下的城市降雨径流最佳管理BMP规划研究[D]. 唐颖.清华大学 2010
[6]雨水生态化利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吴东.福建农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57351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绵城市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创新意义
1.2.2 科普教育意义
1.2.3 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海绵城市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海绵城市相关理论基础与建设研究
2.1 海绵城市建设概念
2.2 海绵城市建设基础
2.2.1 海绵城市建设途径
2.2.2 城市建设中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2.3 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措施
2.3.1 海绵城市的建设工程
2.3.2 耦合的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工程技术
第三章 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3.1 概念的界定
3.1.1 二三线城市概述
3.1.2 海绵城市概述
3.2 海绵城市技术在二三线城市中应用的困境
3.2.1 基础数据缺乏
3.2.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3.2.3 民众环保意识和防灾意识薄弱
3.2.4 产业结构不合理
3.3 海绵城市技术在二三线城市中应用的原则
3.3.1 以区域生态为本底的保护原则
3.3.2 以分区引导而为建设核心的弹性管控
3.3.3 将以可持续发展城市化为目标建设宗旨
第四章 案例研究——安康市飞地中心公园项目
4.1 区位解读
4.1.1 地理位置
4.1.2 气候特征
4.1.3 地形地貌
4.1.4 水文概况
4.2 基地解读
4.2.1 设计用地
4.2.2 上位规划解读
4.2.3 场地现状分析
4.3 城市公园生态化设计理念
4.3.1 城市的绿地生态修复
4.3.2 低影响开发原则
4.3.3 雨水循环利用,增强生态效益
4.4 以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公园为基础的设计原则
4.4.1 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及保留
4.5 以具有人文关怀的城市公园为设计目标
4.5.1 满足使用群体娱乐游憩,尺度人性化
4.5.2 增加修复心理因子,缓解人群精神压力
4.6 以因地制宜结合场地要素为研究的设计策略
4.6.1 空间策略
4.6.2 功能策略
4.6.3 文化策略
4.6.4 构思立体展示
4.7 公园建设项目中海绵城市技术设施设计要点
4.7.1 绿地分项设计的技术应用要点
4.7.2 收集回用设施分项技术应用要点
4.7.3 滞留(流)设施分项技术应用要点
4.7.4 山体截洪沟分项技术应用要点
4.7.5 内部道路广场分项技术应用要点
4.7.6 水景部分技术应用要点
4.8 设计方案
4.8.1 道路交通分析
4.8.2 竖向设计分析
4.8.3 功能分区分析
第五章 方案实施中的具体技术应用研究
5.1 公园建设项目铺装设计技术应用要点
5.1.1 透水铺装的应用
5.1.2 透水铺装种类应用
5.1.3 透水沥青混凝土应用
5.2 公园建设项目雨水花园的做法营造
5.2.1 雨水花园概念
5.2.2 实施做法详图
5.3 公园建设项目中植草沟+生态树池的技术应用
5.3.1 生态植草沟的应用实施
5.3.2 生态树池的应用实施
5.4 公园建设项目中下沉绿地(生态缓冲带)+生态汇水槽的技术应用
5.4.1 下沉绿地(生态缓冲带)概念
5.4.2 下沉绿地技术实施应用
5.4.3 生态汇水槽的技术实施应用
5.5 植物种植设计结合海绵城市技术具体实施应用
5.5.1 栽植设计原则
5.5.2 不同类型技术的景观措施中的植物选择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实践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雨水花园植物景观营造初探[J]. 施健健. 现代园艺. 2018(03)
[2]浅析海绵城市的主要技术措施[J]. 吕佰昌,李维韬,吕朝阳,修泽华. 建材与装饰. 2017(31)
[3]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绿色雨水设施的植物运用[J]. 高菲. 中外建筑. 2016(07)
[4]探析低影响开发(LID)在工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任小红,张瑞涛. 现代装饰(理论). 2016(03)
[5]西北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路径探索——以西咸新区为例[J]. 张亮. 城市规划. 2016(03)
[6]《清洁水法案》有哪些值得借鉴?[J]. 王媛. 环境经济. 2015(Z8)
[7]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基本概念与综合目标[J]. 车伍,赵杨,李俊奇,王文亮,王建龙,王思思,宫永伟. 中国给水排水. 2015(08)
[8]环境工程建设的难点及应对措施探讨[J]. 曲进.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11)
[9]《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发布实施[J]. 城市规划通讯. 2014(21)
[10]让春天不再寂静——蕾切尔·卡逊及其作品《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主义解读[J]. 余红卫. 名作欣赏. 2012(24)
硕士论文
[1]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山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范长越.山东建筑大学 2017
[2]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D]. 陈蓉娜.湖南农业大学 2016
[3]山地城市LID雨洪管理技术综合效能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研究及应用[D]. 王惠.重庆大学 2016
[4]基于使用者心理、行为特性的康复性景观设计研究[D]. 姜双双.鲁迅美术学院 2015
[5]SUSTAIN支持下的城市降雨径流最佳管理BMP规划研究[D]. 唐颖.清华大学 2010
[6]雨水生态化利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吴东.福建农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57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57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