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林草交错带县域景观格局粒度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7 13:50
  林草交错带作为生态系统过渡带,具有景观格局演替敏感、类型复杂多样等特点,呼伦贝尔林草交错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对其景观格局粒度效应的研究、识别景观格局研究的适宜粒度是建立合理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本研究基于呼伦贝尔林草交错带-鄂温克自治旗200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不同类型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特征以及不同粒度下各景观指数的时间演替特征,并综合信息损失法识别区域的适宜研究粒度,分析不同景观指数的粒度敏感性,为进一步明晰不同景观指数适用范围提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林草交错带景观指数粒度变化特征可以分为Ⅰ型(随着粒度的粗化逐渐下降)、Ⅱ型(随着粒度的粗化逐渐升高)和Ⅲ型(先增加后下降的波动变化)指数,景观指数粒度效应敏感性差异显著,结合景观指数时空粒度效应分析和信息损失法确定区域景观格局研究适宜粒度为200 m,粒度效应的影响远远高于时间尺度对于景观指数变化趋势的影响,由此可见粒度效应对于景观指数应用的影响不容忽视,而根据景观指数粒度效应敏感性选取低敏感指数不失为一种高效便捷的手段.本研究推荐粒度敏感性较差的景观指标TA、PAFRAC、AWMPFP、SHDI、SHEI、C... 

【文章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56(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科尔沁沙地风沙与湖泊景观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杜会石,哈斯额尔敦,李爽,赵艺源,孙小旭.  地理科学. 2018(12)
[2]丹江上游土地利用/景观指数与水质关系初探[J]. 王杰,李鹏,高海东,时鹏,张秦岭,杨倩楠,马勇勇.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6)
[3]利用景观指数定量化评估历史土壤图制图精度[J]. 黄晶晶,于银霞,于东升,潘月,陆晓松,徐志超.  土壤学报. 2019(01)
[4]青海湖流域景观格局空间粒度效应分析[J]. 翟俊,侯鹏,赵志平,肖如林,颜长珍,聂学敏.  国土资源遥感. 2018(03)
[5]1990—2013年洋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J]. 易海杰,张丽,罗维,王瑶,杨剑,李红举,周同,冯兆忠.  中国农学通报. 2018(19)
[6]三峡库区景观格局粒度效应及其对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响应[J]. 陈雅如,肖文发,滕明君,冯源.  自然资源学报. 2018(04)
[7]长沙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空间粒度效应[J]. 陈永林,谢炳庚,李晓青.  地理科学. 2016(04)
[8]无锡市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研究[J]. 吴未,范诗薇,许丽萍,张敏,欧名豪.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3)
[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英文)[J]. 刘纪远,匡文慧,张增祥,徐新良,秦元伟,宁佳,周万村,张树文,李仁东,颜长珍,吴世新,史学正,江南,于东升,潘贤章,迟文峰.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4(02)
[10]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空间演变分析[J]. 王永丽,于君宝,董洪芳,栗云召,周迪,付玉芹,韩广轩,毛培利.  地理科学. 2012(06)



本文编号:2962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62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7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