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甘肃段石窟寺遗产景观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30 18:24
随着文化线路作为新类型的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及“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申遗成功,丝绸之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佛教文化作为丝绸之路的代表文化之一,在研究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石窟寺,其作用自然也不言而喻。本文拟从甘肃省的石窟寺景观角度出发,对其分布、地理特征、文化和自然景观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并选取甘肃省内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及预备名录的石窟寺为例,分析他们入选的原因以及独特的景观价值,通过对比其与未入选的石窟,分析两者差异,对今后甘肃石窟寺的景观价值保护和研究奠定基础。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景观的全球性研究
二、佛教建筑景观
三、甘肃境内的石窟寺景观
第五节 研究思路
一、石窟寺的景观特征
二、甘肃境内代表性石窟寺文化遗产的景观分析
三、甘肃境内石窟寺遗产的总体景观价值
第六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甘肃省石窟寺的景观特征和总体分布
第一节 石窟寺的景观特征和价值
第二节 甘肃省石窟寺的总体分布
第二章 甘肃境内代表性石窟寺文化遗产的景观分析
第一节 敦煌莫高窟
一、莫高窟的空间分布
二、莫高窟的发展与周边人群活动
三、莫高窟的遗产价值与保护
第二节 炳灵寺石窟
一、炳灵寺的空间分布
二、炳灵寺的发展与周边人群活动
三、炳灵寺的遗产价值与保护
第三节 麦积山石窟
一、麦积山的空间分布
二、麦积山的发展与周边人群活动
三、麦积山的遗产价值与保护
第四节 北石窟寺
一、北石窟寺的空间分布
二、北石窟寺的发展与周边人群活动
三、北石窟寺的遗产价值与保护
第三章 甘肃境内石窟寺的总体景观价值及保护
第一节 甘肃省的佛教传播与石窟寺的景观发展
第二节 甘肃省石窟寺的总体景观价值
第三节 甘肃省石窟寺的景观保护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晚唐五代敦煌“赛祆”探祆教习俗与中国节庆风俗的融合[J]. 赵洪娟. 宁夏社会科学. 2018(02)
[2]甘肃永靖傩舞戏仪式音声初探[J]. 师立军,李成秀. 黄河之声. 2017(24)
[3]城市化视域下的中国佛教文化景观研究[J]. 徐文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论泰国佛教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渊源[J]. 温宏岩,黄华明. 美与时代(上). 2016(05)
[5]麦积山石窟SWOT分析及现存问题[J]. 丁晨. 读天下. 2016(09)
[6]关于炳灵寺名称之争的学术史钩沉[J]. 曹学文. 敦煌学辑刊. 2016(01)
[7]禅宗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龚谋. 大众文艺. 2015(24)
[8]庆阳北石窟寺区域历史文化遗存概述[J]. 吴正科. 敦煌学辑刊. 2015(04)
[9]从石刻文献看北朝陇东地区的民族分布及融合[J]. 黄会奇. 陇东学院学报. 2015(06)
[10]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探析[J]. 刘勇. 丝绸之路. 2015(04)
博士论文
[1]敦煌大族与佛教[D]. 孔令梅.兰州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认知与保护[D]. 刘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2]山岳风景区寺庙佛教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研究[D]. 吴兰珊.湖南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09371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景观的全球性研究
二、佛教建筑景观
三、甘肃境内的石窟寺景观
第五节 研究思路
一、石窟寺的景观特征
二、甘肃境内代表性石窟寺文化遗产的景观分析
三、甘肃境内石窟寺遗产的总体景观价值
第六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甘肃省石窟寺的景观特征和总体分布
第一节 石窟寺的景观特征和价值
第二节 甘肃省石窟寺的总体分布
第二章 甘肃境内代表性石窟寺文化遗产的景观分析
第一节 敦煌莫高窟
一、莫高窟的空间分布
二、莫高窟的发展与周边人群活动
三、莫高窟的遗产价值与保护
第二节 炳灵寺石窟
一、炳灵寺的空间分布
二、炳灵寺的发展与周边人群活动
三、炳灵寺的遗产价值与保护
第三节 麦积山石窟
一、麦积山的空间分布
二、麦积山的发展与周边人群活动
三、麦积山的遗产价值与保护
第四节 北石窟寺
一、北石窟寺的空间分布
二、北石窟寺的发展与周边人群活动
三、北石窟寺的遗产价值与保护
第三章 甘肃境内石窟寺的总体景观价值及保护
第一节 甘肃省的佛教传播与石窟寺的景观发展
第二节 甘肃省石窟寺的总体景观价值
第三节 甘肃省石窟寺的景观保护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晚唐五代敦煌“赛祆”探祆教习俗与中国节庆风俗的融合[J]. 赵洪娟. 宁夏社会科学. 2018(02)
[2]甘肃永靖傩舞戏仪式音声初探[J]. 师立军,李成秀. 黄河之声. 2017(24)
[3]城市化视域下的中国佛教文化景观研究[J]. 徐文廷.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4]论泰国佛教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渊源[J]. 温宏岩,黄华明. 美与时代(上). 2016(05)
[5]麦积山石窟SWOT分析及现存问题[J]. 丁晨. 读天下. 2016(09)
[6]关于炳灵寺名称之争的学术史钩沉[J]. 曹学文. 敦煌学辑刊. 2016(01)
[7]禅宗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 龚谋. 大众文艺. 2015(24)
[8]庆阳北石窟寺区域历史文化遗存概述[J]. 吴正科. 敦煌学辑刊. 2015(04)
[9]从石刻文献看北朝陇东地区的民族分布及融合[J]. 黄会奇. 陇东学院学报. 2015(06)
[10]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探析[J]. 刘勇. 丝绸之路. 2015(04)
博士论文
[1]敦煌大族与佛教[D]. 孔令梅.兰州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景观认知与保护[D]. 刘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2]山岳风景区寺庙佛教文化景观保护与利用研究[D]. 吴兰珊.湖南农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09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009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