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颍州西湖历史文化体验式展览馆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0 23:16
传统意义上的展览馆设置的静态展览居多,展览馆与景区的结合,尤其是历史文化类景区空间结合较少。而新兴的体验式展览馆具有很大需求空间,有别于传统一成不变的展陈形式,体验式展览方式多种多样,投资见效快,各方面效益高是它的优势。随着城市发展,历史文化景区的发展面临着转型与旅游业品质的提升。面对这种现状品质需求的提升,设计研究应满足现状需求,皖颍州西湖历史文化景区需要一个体验式展览馆,对大体量历史文化景区进行相应的解析,提升游览品质;设计研究应满足人群意向,经过调研总结出人们需求的主题空间意向,以及应有的功能设置,以人为本从而推动体验式展览馆设计。基于两个方面的需求前提才可以探讨设计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历史文化空间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以及在案例分析中例证在历史文化空间设计体验式展览馆的必要性。通过对历史文化景区环境的调研,体验馆及国内外主题性空间优秀案例的分析与数据的科学对比,找出人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历史文化景观体验中获得重要信息的问题,以及推导需要体验式展览馆去更好地循环带动景区,传达景区历史文化信息。体验式展览馆是游客对景区内容感知的设计层面的必然结果。颍州西湖具体问题应对阶段,应达...
【文章来源】:东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框架模型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关于皖颍州西湖体验式展览馆可实施性调研
2.1 体验式空间实际调研的多重形式
2.1.1 人群意向调研
2.1.2 夜游经济派生的体验
2.1.3 体验式空间的多重技术、形式支持
2.2 历史文化景观要素提炼
2.2.1 历史文化景观价值
2.2.2 体验馆设计要素提炼
2.3 城市中历史文化景区体验馆空间设计国内外实践
2.3.1 国内历史文化景区体验设计案例分析
2.3.2 国外旅游体验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2.3.3 设计特征结合
3 皖颍州西湖体验式展览馆的创新结合
3.1 空间中的历史文化轴线挖掘
3.1.1 历史文化轴
3.1.2 人文景观轴
3.2 公共空间交往探索
3.2.1 人与展陈品的互动
3.2.2 人与人的互动
3.3 科学技术指导路线
3.3.1 新材料
3.3.2 新技术
3.4 体验展览空间的附加值
3.4.1 周边文创产品的开发
3.4.2 混合开放模式
4 皖颍州西湖历史文化体验式展览馆设计实践
4.1 功能区域划分
4.1.1 轴线动线分析
4.1.2 整体功能布局分析
4.2 元素提取
4.2.1 室内元素提取
4.2.2 建筑元素提取
4.3 环境系统优化
4.3.1 统筹布局方案
4.3.2 重点设计区域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展示效果
附录2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成果目录
致谢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20届研究生毕业设计信息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家具理论研究[J]. 鲍诗度,史朦. 装饰. 2019(07)
[2]儿童职业体验馆的交互设计——以深圳麦鲁小城为例[J]. 肖丹. 装饰. 2018(01)
[3]民俗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叙事特征与空间建构——以新会陈皮文化体验馆为例[J]. 李女仙. 装饰. 2017(08)
[4]扬州段大运河文化体验馆设计方案分析[J]. 陈西木,宋桂杰,陈思昊.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07)
[5]基于知识转移的体验设计——以坂田消防安全体验馆为例[J]. 周月麟,高强. 装饰. 2016(12)
[6]国外科技馆发展前沿及启示——以美国和加拿大的两馆为例[J]. 桂诗章,王茜. 未来与发展. 2016(06)
[7]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筑环境创造[J]. 朱光亚. 时代建筑. 1998(03)
博士论文
[1]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D]. 张莎玮.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基于安化茶旅一体化背景下的梅山环境设计研究[D]. 马珂.湖南大学 2018
[3]城市社会学视野下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研究[D]. 黄磊.湖南大学 2018
[4]空间理论视域下的亨利·詹姆斯后期小说研究[D]. 包薇.吉林大学 2017
[5]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江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复兴与发展研究[D]. 陈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6]基于规划文件分析的当代美国大学校园动态更新规划设计方法初探[D]. 卢倚天.华南理工大学 2016
[7]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D]. 白佩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8]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建筑环境适应性保护研究[D]. 陈媛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9]小说叙事空间论[D]. 李森.南京大学 2011
[10]儿童公园主题与表达[D]. 沈员萍.南京林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鲁班文化主题体验馆的设计与研究[D]. 郑悦.山东建筑大学 2017
[2]旅游者体验视角下的历史街区旅游吸引力研究[D]. 崔晓燕.四川师范大学 2017
[3]基于复杂顾客的天津历史文化街区体验营销研究[D]. 张妞.天津工业大学 2017
[4]敦煌文化的数字化再现及旅游体验设计[D]. 谷阿靖.西北师范大学 2015
[5]中国夜旅游创新发展研究[D]. 李欣.复旦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09758
【文章来源】:东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框架模型
1.3.2 研究技术路线
2 关于皖颍州西湖体验式展览馆可实施性调研
2.1 体验式空间实际调研的多重形式
2.1.1 人群意向调研
2.1.2 夜游经济派生的体验
2.1.3 体验式空间的多重技术、形式支持
2.2 历史文化景观要素提炼
2.2.1 历史文化景观价值
2.2.2 体验馆设计要素提炼
2.3 城市中历史文化景区体验馆空间设计国内外实践
2.3.1 国内历史文化景区体验设计案例分析
2.3.2 国外旅游体验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2.3.3 设计特征结合
3 皖颍州西湖体验式展览馆的创新结合
3.1 空间中的历史文化轴线挖掘
3.1.1 历史文化轴
3.1.2 人文景观轴
3.2 公共空间交往探索
3.2.1 人与展陈品的互动
3.2.2 人与人的互动
3.3 科学技术指导路线
3.3.1 新材料
3.3.2 新技术
3.4 体验展览空间的附加值
3.4.1 周边文创产品的开发
3.4.2 混合开放模式
4 皖颍州西湖历史文化体验式展览馆设计实践
4.1 功能区域划分
4.1.1 轴线动线分析
4.1.2 整体功能布局分析
4.2 元素提取
4.2.1 室内元素提取
4.2.2 建筑元素提取
4.3 环境系统优化
4.3.1 统筹布局方案
4.3.2 重点设计区域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展示效果
附录2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成果目录
致谢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20届研究生毕业设计信息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城市家具理论研究[J]. 鲍诗度,史朦. 装饰. 2019(07)
[2]儿童职业体验馆的交互设计——以深圳麦鲁小城为例[J]. 肖丹. 装饰. 2018(01)
[3]民俗博物馆展示设计的叙事特征与空间建构——以新会陈皮文化体验馆为例[J]. 李女仙. 装饰. 2017(08)
[4]扬州段大运河文化体验馆设计方案分析[J]. 陈西木,宋桂杰,陈思昊.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7(07)
[5]基于知识转移的体验设计——以坂田消防安全体验馆为例[J]. 周月麟,高强. 装饰. 2016(12)
[6]国外科技馆发展前沿及启示——以美国和加拿大的两馆为例[J]. 桂诗章,王茜. 未来与发展. 2016(06)
[7]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筑环境创造[J]. 朱光亚. 时代建筑. 1998(03)
博士论文
[1]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模式研究[D]. 张莎玮.华南理工大学 2018
[2]基于安化茶旅一体化背景下的梅山环境设计研究[D]. 马珂.湖南大学 2018
[3]城市社会学视野下历史工业空间的形态演化研究[D]. 黄磊.湖南大学 2018
[4]空间理论视域下的亨利·詹姆斯后期小说研究[D]. 包薇.吉林大学 2017
[5]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江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复兴与发展研究[D]. 陈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6]基于规划文件分析的当代美国大学校园动态更新规划设计方法初探[D]. 卢倚天.华南理工大学 2016
[7]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D]. 白佩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8]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建筑环境适应性保护研究[D]. 陈媛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9]小说叙事空间论[D]. 李森.南京大学 2011
[10]儿童公园主题与表达[D]. 沈员萍.南京林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鲁班文化主题体验馆的设计与研究[D]. 郑悦.山东建筑大学 2017
[2]旅游者体验视角下的历史街区旅游吸引力研究[D]. 崔晓燕.四川师范大学 2017
[3]基于复杂顾客的天津历史文化街区体验营销研究[D]. 张妞.天津工业大学 2017
[4]敦煌文化的数字化再现及旅游体验设计[D]. 谷阿靖.西北师范大学 2015
[5]中国夜旅游创新发展研究[D]. 李欣.复旦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09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009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