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政治权力与视觉景观:重估郑和下西洋中的“麒麟”来华

发布时间:2021-04-13 23:44
  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带来了众多海外世界的物产,其中就包括长颈鹿。明初史料将长颈鹿称为麒麟。考辨史料发现长颈鹿和明代人认知中的麒麟有着明显的差异。长颈鹿之所以会被明初人称为"麒麟",成为用以象征仁政的祥瑞,是明初政治文化语境中阐释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有权力将长颈鹿阐释成麒麟的人是士大夫,而非明成祖。灾祥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使明初士大夫拥有了祥瑞的阐释权。永乐年间,士大夫目睹了万国来朝的景观,切身感受了明成祖积极进取向外拓张的一系列政治军事举措之后,难免不生出身在盛世的自豪感。"麒麟"正好为永乐盛世提供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政治象征符号。 

【文章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部分图文】:

政治权力与视觉景观:重估郑和下西洋中的“麒麟”来华


明曾棨序《明人画瑞应图卷》

皇陵,凤阳,石刻


去掉道德化的想象,南北朝知识精英构建的麒麟形象是麕身、牛尾、狼项、一角、马足、色黄。这一麒麟形象产生于中古时代,因其载于官方史书而基本上成为了一种定式。[12](P9954)而在“麒麟”来华之前,明人笔下的麒麟形象即是如此。如果说文字描写太过抽象,那么麒麟石刻、官服上的麒麟纹样则具象地展现了明人对麒麟形象的理解。明代第一座帝陵凤阳皇陵神道上的麒麟石刻,显然就具备了史书所载的麕身、牛尾、狼项、马足的特征,见图2。之后的明代帝陵麒麟石刻在形制和细节上与此座石刻基本一致。互为佐证的是明代曳撒上的麒麟纹样与帝陵麒麟石刻形象极为相近,见图3。《实录》载成祖曾以这种织金麒麟纹曳撒为赐服颁赐满剌加、[13](P1490-1491)苏禄[13](P2025)等西洋藩属国国王。此二证或可推断,明代官方构建的瑞兽麒麟应是以凤阳皇陵麒麟石刻为代表的这一系麒麟形象。这一系的麒麟形象或被作为帝陵石刻,或是藩王赐服纹样,作为国家仪典制度的一部分,它们才是权威的麒麟形象。图3 “明代织金曳撒麒麟纹”图案临绘稿[15]

织金,图案,辞赋,朝贡


图2 凤阳皇陵麒麟像[14]那么,与明代官方仪典中麒麟形象差异甚大的长颈鹿又是如何成为瑞兽的呢?难道明人没有发现二者的区别?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观看的角度来思考:是谁在观看“麒麟”。观看者应该包括三类:帝王、参与朝贡典礼的臣子,以及生活在两京(南京、北京)的普通官员与平民。在这三类人中,参与朝贡仪式的臣子尤为重要。一方面,他们是亲临外藩朝贡仪式的人,能够近距离地看到长颈鹿。笔者认为,这些近距离观察过长颈鹿的士大夫未尝没发现此“麒麟”非彼麒麟。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参与朝贡仪式的士大夫将长颈鹿阐释成了“麒麟”,这一点从亲历盛典的官员辞赋中可以窥知。明代《内阁藏书目录》载:“永乐十二年榜葛剌国以麒麟献,十三年麻林国复献,群臣各为歌诗颂之。”[16](卷八 P214a)之后官方将这些辞赋集结成册,内容多达40册。目录所载《瑞应麒麟诗》虽已佚,但仍有一部分辞藻被明人别集保留下来。笔者结合创作者的仕宦经历,从明人别集中辑出了十位官员的15首“麒麟”辞赋。[17]细读这些作品,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点:这些辞赋虽是歌颂漂洋过海而来的“麒麟”,但是其中的麒麟形象及寓意无不源自于史册。以时为国子监祭酒兼翰林院侍讲胡俨的《麒麟赋》为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沧溟万里有异兽:《西洋记》动物文本与意象的诠释[J]. 邹振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2)
[2]历史学的“动物转向”与“后人类史学”[J]. 陈怀宇.  史学集刊. 2019(01)
[3]郑和下西洋与明朝的“麒麟外交”[J]. 邹振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4]音译与意译的竞逐——“麒麟”、“恶那西约”与“长颈鹿”译名本土化历程[J]. 邹振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5]百兽率舞:明代宫廷珍禽异兽豢养制度探析[J]. 杨永康.  学术研究. 2015(07)
[6]“西狩获麟”的三重叙事及其思想建构[J]. 王洪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15(02)
[7]明凤阳皇陵神道石刻研究[J]. 刘毅.  文物. 2014(05)
[8]遐迩向风:《明人画瑞应图卷》考析[J]. 李若晴.  美术研究. 2012(01)
[9]明初张璇下西洋卒于孟加拉珍贵史料解读[J]. 周运中.  南亚研究. 2010(02)
[10]古文字中“(鹿文)”字与麒麟原型考——兼论麒麟圣化为灵兽的原因[J]. 王晖.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本文编号:3136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136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5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