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林下植被管理对落叶阔叶次生林土壤水分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30 07:05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世界各地区树木死亡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由于逐渐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使得国有林区内有林地面积逐渐增长。但在半干旱区同时也表现出林下灌草丛生,与上木之间争水争肥的现象逐渐恶劣,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目的树种的健康成长。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本研究区位于赛罕乌拉生态站,是我国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景观的缩影。因此本研究提出在半干旱区人为控制灌草生长是否能提高森林抵御气候干旱化的能力,降低树木死亡率的科学问题。对林下植被进行控制试验采取地上部分剔除的方法,研究林下植被管理对落叶阔叶次生林土壤水分状况的,为合理有效管理和解决森林生态系统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实验进行区域根系细根分布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中,土层深度增加细根分布逐渐减少;试验期间Ⅳ级和Ⅴ级降雨事件对土层各深度土壤含水量均有贡献,Ⅰ、Ⅱ、Ⅲ级降雨事件由于降雨量过小,因此对各土层土壤含水量几乎无影响;根据试验区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情况,将试验区土壤水分垂直剖面分为3层,速变层、活跃层和稳定层;2.地上的灌木与草本丛在一场降雨中对雨水存在着拦截作用,降雨后,土壤贮水量增加最多的为灌...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样地示意图??
-.,,,■■??1?2?3?4?5?6?7?8?9?10?11?12??样地??图5各样地草本灌木生物量状况??Fig.5?Herb?biomass?and?shrub?biomass?in?various?exoerimental?field??从表2和图5可以看出,各样地草本生物量和灌木生物量差异均不显著,本研将通过剔除林下灌木及草本植物的方法研究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各样地在管理式前草本灌木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有助于管理方式后各样地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更显的体现出来。??4.1.2样地根系调查??如图6所不,在试验样地分别选取三处地点,分别为①号灌草稀疏区,②灌草布适中区以及③灌草密集区,采用挖掘法对这三处地点的根系进行挖掘。一号地0-20cm细根量占总根量的97.?07%,二号地点0-20cm细根量占总根量的40.?66%,??三号地点0-20cm细根量占总根量的21.?55%。??800□<咖
图8试验期间试验区月降雨量情况??Fig.8?The?monthly?precipitation?in?experimental?field??图7和图8分别表明了试验期间试验区降雨量情况,7月份和9月份总降雨量较??多,6月份总降雨量最少,8月份总降雨量较多。但7月份降雨较集中且每次降雨量??大,9月份每次降雨量都不大但降雨次数多,6月降雨次数少且每次降雨量少,8月??降雨较集中且每次降雨量都较大,但降雨次数少。??根据经常使用的分析方法,把间隔超过24h的降雨认为是两次独立的降雨事件,??并把这些降雨事件根据降雨量进行统一的划分为0.?2.?Inrar5mm,5.?Imm-lOmm,??10rnm-18nim?及>?18_,共?5?个量级t41_42]。??图7中圆点所示为大级别降雨量事件(降雨量多10mm),即IV级和V级降雨事件,??试验期间大级别降雨事件共发生7次
本文编号:3257285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3样地示意图??
-.,,,■■??1?2?3?4?5?6?7?8?9?10?11?12??样地??图5各样地草本灌木生物量状况??Fig.5?Herb?biomass?and?shrub?biomass?in?various?exoerimental?field??从表2和图5可以看出,各样地草本生物量和灌木生物量差异均不显著,本研将通过剔除林下灌木及草本植物的方法研究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各样地在管理式前草本灌木生物量差异不显著有助于管理方式后各样地的土壤含水量变化更显的体现出来。??4.1.2样地根系调查??如图6所不,在试验样地分别选取三处地点,分别为①号灌草稀疏区,②灌草布适中区以及③灌草密集区,采用挖掘法对这三处地点的根系进行挖掘。一号地0-20cm细根量占总根量的97.?07%,二号地点0-20cm细根量占总根量的40.?66%,??三号地点0-20cm细根量占总根量的21.?55%。??800□<咖
图8试验期间试验区月降雨量情况??Fig.8?The?monthly?precipitation?in?experimental?field??图7和图8分别表明了试验期间试验区降雨量情况,7月份和9月份总降雨量较??多,6月份总降雨量最少,8月份总降雨量较多。但7月份降雨较集中且每次降雨量??大,9月份每次降雨量都不大但降雨次数多,6月降雨次数少且每次降雨量少,8月??降雨较集中且每次降雨量都较大,但降雨次数少。??根据经常使用的分析方法,把间隔超过24h的降雨认为是两次独立的降雨事件,??并把这些降雨事件根据降雨量进行统一的划分为0.?2.?Inrar5mm,5.?Imm-lOmm,??10rnm-18nim?及>?18_,共?5?个量级t41_42]。??图7中圆点所示为大级别降雨量事件(降雨量多10mm),即IV级和V级降雨事件,??试验期间大级别降雨事件共发生7次
本文编号:3257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257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