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传统扬琴伴奏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2 23:53
扬琴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不仅成为了重要的独奏乐器,更在伴奏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山东地区传统音乐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特别是在说唱与戏曲中都广泛将扬琴作为重要的伴奏乐器,在吕剧、茂腔、五音戏、山东琴书和胶东大鼓等传统剧种和曲种中体现的尤为显著,形成了随腔伴奏、模仿性、方言性等伴奏特点,在山东传统扬琴的发展及其传统音乐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禄里之演奏扬琴在《清稗类钞》中关于扬琴形制的记载
"2在传统扬琴中都是两排琴码,每排琴码上有七个分码(图2),音域狭窄伴奏时只能演奏两个八度,且转调不方便,也没有完整的半音音阶。随着对传统民族乐器的改革,人们开始重视形制上的变化,从两排码到四排码,音域变得宽广,半音齐全,转调自如。琴弦由铁弦变为铜弦,因敲击铜弦余音更大,符合大众喜欢余音袅袅的审美,后又采用银弦,现代扬琴对琴弦材质进行了改革,以钢丝弦取代铜丝琴弦,使音色更加清亮,在中低音区采用银丝包裹琴弦,这样音色更加低沉醇厚。同时增设可活动的滚珠,可以在滚轴板上左右移动,方便调弦。(图3)演奏工具由金属锤变为竹制琴竹,一方面竹子在质量上轻,韧性大便于演奏轻快活泼的旋律和掌握音色和力度;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自然优势竹子资源丰富便于取材。图2图3随着形制的变化,演奏技巧和旋律也越来越复杂。在刚传入中国时期的扬琴伴奏主要靠“单音伴奏法”,扬琴所演奏的音符与唱腔旋律相同,扬琴音乐与唱腔同步进行,用扬琴竹法为唱腔的音点做装饰,在两段旋律的空白处“搭桥”衔接,这时擅长使用的技巧多为加花变奏,连竹、顿竹、滚竹、齐竹以及上下邻音加花等。演奏的人边弹边唱,侧重于表现唱腔。随着扬琴不断变革慢慢扬琴不仅为说唱艺术伴奏,也在与其他乐器的合作中慢慢发展起来。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音乐在党的支持下也开始得到重视迅速发展,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振兴民族乐器,通过在专业院校中开设扬琴专业,培养专业人才以外还注重乐器本身的改革,并创作了一系列经典作品,这些都使扬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由于早年间扬琴就是伴奏乐器积累了大量经验,它的伴奏形式多样,不仅为说唱伴奏,也更广泛的为二胡、笛子、唢呐等独奏乐器伴奏,扬琴的伴奏效果得到肯定,也越来越重视它旋律的编配?
《寇准背靴》
本文编号:3280902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禄里之演奏扬琴在《清稗类钞》中关于扬琴形制的记载
"2在传统扬琴中都是两排琴码,每排琴码上有七个分码(图2),音域狭窄伴奏时只能演奏两个八度,且转调不方便,也没有完整的半音音阶。随着对传统民族乐器的改革,人们开始重视形制上的变化,从两排码到四排码,音域变得宽广,半音齐全,转调自如。琴弦由铁弦变为铜弦,因敲击铜弦余音更大,符合大众喜欢余音袅袅的审美,后又采用银弦,现代扬琴对琴弦材质进行了改革,以钢丝弦取代铜丝琴弦,使音色更加清亮,在中低音区采用银丝包裹琴弦,这样音色更加低沉醇厚。同时增设可活动的滚珠,可以在滚轴板上左右移动,方便调弦。(图3)演奏工具由金属锤变为竹制琴竹,一方面竹子在质量上轻,韧性大便于演奏轻快活泼的旋律和掌握音色和力度;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自然优势竹子资源丰富便于取材。图2图3随着形制的变化,演奏技巧和旋律也越来越复杂。在刚传入中国时期的扬琴伴奏主要靠“单音伴奏法”,扬琴所演奏的音符与唱腔旋律相同,扬琴音乐与唱腔同步进行,用扬琴竹法为唱腔的音点做装饰,在两段旋律的空白处“搭桥”衔接,这时擅长使用的技巧多为加花变奏,连竹、顿竹、滚竹、齐竹以及上下邻音加花等。演奏的人边弹边唱,侧重于表现唱腔。随着扬琴不断变革慢慢扬琴不仅为说唱艺术伴奏,也在与其他乐器的合作中慢慢发展起来。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音乐在党的支持下也开始得到重视迅速发展,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振兴民族乐器,通过在专业院校中开设扬琴专业,培养专业人才以外还注重乐器本身的改革,并创作了一系列经典作品,这些都使扬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由于早年间扬琴就是伴奏乐器积累了大量经验,它的伴奏形式多样,不仅为说唱伴奏,也更广泛的为二胡、笛子、唢呐等独奏乐器伴奏,扬琴的伴奏效果得到肯定,也越来越重视它旋律的编配?
《寇准背靴》
本文编号:3280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28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