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从人本主义的视角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

发布时间:2017-09-07 01:24

  本文关键词:从人本主义的视角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


  更多相关文章: 人本主义 标志设计 动态化 人性化 新媒体时代


【摘要】: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发展迅速,在紧张感、压迫感充斥的社会氛围中人们感觉到精神慰藉的缺失,而人本主义就是在此环境下迅速发展的一种呼吁人们关注本我价值、精神诉求的精神产物,并在设计界衍生发展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同时随着新媒体、网络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单调和呆板的传统平面二维标志,无法为企业宣传承载和传播更多的信息量,更难以满足人们越发增长的精神情感诉求;在人本主义设计观的推动和各个群体现实需求的驱使下,标志设计开始由过去的平面静态渐渐走向动态化,而标志动态化的不可逆趋势需要我们调动更多的理论和思想来助力动态标志设计的发展,其中人本主义作为促使标志动态化发展的思潮,将继往开来地指导和支持动态标志设计的发展。论文通过阐述人本主义对标志设计发展的影响,指出人本主义在标志设计发展中占据的指导地位,分析得出标志动态化是标志设计朝人性化方向发展的一种表现和趋势;并进一步从人本主义角度,站在消费者、社会环境、企业的立场深入分析标志走向动态化的原因,阐明标志设计的动态化是顺应时代要求、满足各群体现实需求的一种不可逆趋势;紧接着结合当代社会环境,阐明标志动态化发展的现代价值,找到标志动态化发展的意义和动力;然后将标志人性化与动态化相结合,找到人本主义与标志设计动态化的契合点,结合案例深刻剖析如何更完善、更全面地将人本主义理念贯穿于标志动态化设计过程的始终,指导标志动态化设计的过程,全面总结了更好地实现人性化动态标志设计的思维和方法;最后尝试性地提出未来关于促进标志动态化全面发展的建议,就动态标志的人性化和动态化发展趋势提出了多感官互动、多学科交互、多空间共享等创新性的发展方向,为研究和发展标志动态化设计提供更宽广的思路,推动现代品牌形象设计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人本主义 标志设计 动态化 人性化 新媒体时代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52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2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意义9-10
  • 1.3 研究现状评述10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0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0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10-12
  • 2 人本主义与标志设计12-15
  • 2.1 解析人本主义思想12
  • 2.2 追溯标志动态化12-14
  • 2.2.1 人本主义触动标志设计12-13
  • 2.2.2 人性化促进动态化13-14
  • 2.3 界定标志动态化设计14-15
  • 3 从人本主义视角分析标志动态化的现实成因15-17
  • 3.1 视觉审美疲劳的充斥15
  • 3.2 心理情感满足的缺失15-16
  • 3.3 新媒体时代下提出的新要求16
  • 3.4 企业寻求更为自由的表达自身的方式16-17
  • 4 从人本主义视角阐述标志动态化的现代价值17-19
  • 4.1 符合受众的生理、心理需求17-18
  • 4.2 利于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18
  • 4.3 助力设计市场的迭代更新18-19
  • 5 实现人本主义在标志动态化设计中的融会贯通19-27
  • 5.1 秉承人性化设计准则19-21
  • 5.1.1 识别性19-20
  • 5.1.2 统一性20
  • 5.1.3 个性20-21
  • 5.2 奉行人性化设计表达21-27
  • 5.2.1 多种多样的形态21-22
  • 5.2.2 不拘一格的布局22-24
  • 5.2.3 灵活多变的色彩24-25
  • 5.2.4 绘声绘色的质感25-27
  • 6 探寻标志动态化发展的新航线27-29
  • 6.1 多感官互动27
  • 6.2 多学科交融27-28
  • 6.3 多维空间融合28-29
  • 7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2
  • 附录32-33
  • 致谢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先平;论单纯化原理与标志设计的关系[J];中国包装;2000年03期

2 丁刚,丁力;浅谈从基本形入手进行标志设计教学[J];滁州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3 徐骏;艰辛的个人标志设计[J];桌面出版与设计;2001年02期

4 张晓晴;;现代奥运会标志设计本土文化意蕴解读[J];设计艺术;2001年04期

5 郑娟;标志设计课教学实践[J];湖南包装;2002年03期

6 陈卫民;;点、线、面在标志设计中的艺术表现[J];艺术教育;2003年04期

7 钟建华;论标志设计[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苏克;今日世界标志设计的特征[J];西北美术;2003年03期

9 李娟;谈标志设计构思方法[J];艺术探索;2003年02期

10 ;2002“中国之星”全国包装及标志设计大奖“金手指奖”揭晓[J];装饰;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敏;;民族符号——标志设计中的“怀乡情结”[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王晓昕;;扬弃传统 指向实践——高职标志设计课程模式新探[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3 陈雪芳;;标志设计四步教学法[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4 包燕;张洪振;;从具象型标志和字符型标志的演变探寻标志设计发展的新趋势[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5 刘贲;;标志设计内涵的研索与新见[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铭陆;;文字排版方式在标志设计中的作用及应用[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7 周平;;谈标志设计与图形创意[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8 翁春萌;;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探讨[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9 ;重庆工商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师标志设计作品选[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10 吴云;黄兵;;标志设计与角度性要求[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智能交通与机电工程卷[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维波;标志设计踩上国际鼓点[N];中国质量报;2007年

2 李爱兰;论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N];莱芜日报;2009年

3 肖维波;标志设计要向国际化跟进[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记者 鲁博;“牡丹花都”标志是如何诞生的[N];洛阳日报;2012年

5 视觉设计艺术家 潘剑锋;设计有标准吗[N];美术报;2013年

6 河北科技大学 段行月;标志设计要创意[N];美术报;2007年

7 记者 池波;泾渭新区邀请专家评审标志设计作品[N];咸阳日报;2010年

8 王夏斐;哪个城标更适合杭州 让百姓来评判[N];杭州日报;2007年

9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京传;城市旅游品牌标志设计流程的构建[N];中国旅游报;2012年

10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李文岗;标志设计与传统美学[N];中国包装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健;汽车标志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琪颖;数字化时代标志设计发展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2 辛玲;企业标志设计中视觉创意表达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年

3 李健;标志设计的空间形态拓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蒋聚波;谈标志设计的创作方法[D];苏州大学;2010年

5 朱U,

本文编号:806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806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d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