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景观生态》在高职教育中的教学探索

发布时间:2017-09-08 04:09

  本文关键词:《景观生态》在高职教育中的教学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景观生态 高职 教学 实践


【摘要】:总结国内外《景观生态》教学的改革实践,探讨高职院校在《景观生态》教学方面的探索,并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增加野外调查机会等方面进行尝试,培养学生的生态观,服务于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单位】: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景观生态 高职 教学 实践
【分类号】:P901-2;G712
【正文快照】: 1引言景观生态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1],是德国地理学家C.特洛尔在1939年提出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中景观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早期欧洲传统的景观生态学主要是区域地理学和植物科学的综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一直是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聪;;“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2期

2 黄义雄;地理理科基地班《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工作的探讨[J];福建地理;2002年02期

3 吴文玉;;景观设计生态观及其教育[J];中国勘察设计;2007年03期

4 周建勤;贾宏涛;;新疆高校少数民族班级景观生态教学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22期

5 陈芳;冯革群;;德国大学的景观生态教学[J];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03期

6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剑飞;叶要清;;黄山松成株移植与黄山“梦笔生花”景观恢复[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冀凤全;赵茸;张敦兰;;以景观异质性理论指导城市景观建设[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吴霖;周晓铁;匡武;余灏;;景观生态学在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王岩;闫红伟;;工业园区园林景观设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5 汪辉;吕康芝;;试论基于生态旅游的湿地公园规划[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1期

6 徐军亮;章异平;;土地利用中尺度效应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7 王红波;高祥伟;费鲜芸;谢宏全;庄文峰;;连云港市花果山森林植被景观结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8 李明;周子江;严钰;;基于景观格局定量分析的滨水区景观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9 李志琴;张先平;;山西高原草地景观格局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10 陈靓;;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格局分析方法及模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金友;吴毅;;长沙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研究[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云才;;由生态城市多元化格局看生态比较教育体系[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钟林生;向宝惠;郑群明;;景观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卢少飞;;CBERS-02星CCD数据在区域景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铁道学会环境保护委员会(环境影响评价学组)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2009[C];2009年

5 宗跃光;顾朝林;甄峰;;景观规划韵律学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运用[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6 张海涛;胡聃;王如松;;扬州城市绿地景观生态分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7 刘晖;黄毅翎;谭伟;顾蔚;;精明保护:禀赋敏感地区规划设计的新思路——基于江苏滩涂地区的实证分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生态规划)[C];2012年

8 孙旭鹏;张玉钧;;北京生态景观农业旅游的实践初探——北京密云石城镇捧河岩村为例[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黄雪梅;;区域绿地系统布局模式探讨——以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为例[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兴东;徐州市城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彭保发;区域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P;现代城市景观基础设施的设计思想和实践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刘铁冬;四川省杂谷脑河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魏婷婷;青海共和盆地荒漠化评价与景观动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6 李超;滨海城市可持续性旅游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买凯乐;基于ALOS遥感影像的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景观制图及格局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陶文芳;西安—咸阳地区土地覆被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吕毅;面向低碳的生态工业园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屈广义;铁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及案例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筱婕;基于城市热岛减缓的湖泊湿地景观功能连通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易兴翠;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卞晓庆;合肥市景观格局数量分析与生态安全评价[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峰;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京;基于RS和GIS的海河流域湿地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李巍岳;基于RS与GIS的区域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周厚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何允;高校校园人文景观营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9 余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生态屏障用地布局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谷颖乐;广州市郊区公路交通系统对两栖爬行动物公路死亡的影响及对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州;多媒体在生态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王桂华;现代景观设计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5年03期

3 杨矫;赵炜;;在高校双语教学中探索针对学科特色的教学方法——以景观生态学双语课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4 王云才;陈田;郭焕成;;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与整体保护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5 王云才;巩乃斯河流域游憩景观生态评价及持续利用[J];地理学报;2005年04期

6 王云才;论都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与景观生态保护——以北京市郊区游憩景观规划为例[J];地理研究;2003年03期

7 王云才;陈田;石忆邵;;文化遗址的景观敏感度评价及可持续利用——以新疆塔什库尔干石头城为例[J];地理研究;2006年03期

8 王立科;王兰明;;美国生态规划的发展(一)——历史与启示[J];广东园林;2005年05期

9 纪洪广;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J];中国冶金教育;2001年05期

10 黄义雄;地理理科基地班《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工作的探讨[J];福建地理;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斌斌;王小军;;兰州新区景观生态变化及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14年10期

2 刘世梁;刘琦;张兆苓;邓丽;董世魁;;云南省红河流域景观生态风险及驱动力分析[J];生态学报;2014年13期

3 阎传海,宋永昌;山东南部景观生态对策研究[J];生态科学;1997年01期

4 汪铎;郑群;许京怀;王建平;;太湖流域景观生态与旅游持续发展前景研究[J];铁道师院学报;1997年04期

5 龙开元,谢炳庚,谢光辉;景观生态破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和应用[J];山地学报;2001年01期

6 刘俊平;凉城县岱海西岸平原区景观生态空间的典型网络分析[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7 杨海波;李云飞;陈敬伟;郭恒亮;;喀什河流域景观生态综合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年11期

8 杜日星;张静潇;余志伟;;基于插件式GIS的景观生态专业信息系统开发[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9 李宁;孙世钧;;基于GIS的鸡西市景观生态信息图谱的构建与分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阎传海,宋永昌;山东南部景观生态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庄剑顺;陈松林;;基于3S技术的晋江市景观生态格局动态变化[A];中国土地资源态势与持续利用研究[C];2004年

2 马礼;唐冲;;尚义县景观生态分类和生态建设方略[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孔达;龚文峰;于成龙;范文义;;基于GIS的帽儿山景观生态综合评价及区划的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4 王卓男;;呼和浩特市城区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及发展趋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符燕国;山地城镇防洪减灾与景观生态特征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郭美楠;矿区景观格局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景观生态风险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11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811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2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