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校园食堂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3:49

  本文关键词:校园食堂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校园食堂建筑 被动式节能 性能驱动 空间调节 环境整合


【摘要】:建筑的低能耗涉及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拆除、再利用等各个环节。由于现有多数可持续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筑能耗分数分配过分突出建筑设备系统性能,特别是建造数量大、建造经费条件一般的公共建筑,在建筑的规划和设计阶段容易忽视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的要求。对于校园食堂建筑这类公共建筑来说,强调建筑设计阶段被动式节能技术对能耗的影响,对建筑“能耗总量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具有多层大空间建筑特点、建筑规模较大的校园食堂建筑为研究对象,以从建筑设计角度进行环境整合和空间调节,达到建筑环境性能的舒适度需求的被动式节能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文献研读,系统地分析了校园食堂建筑被动式节能的影响因素,并从地区环境、建筑形体环境和建筑物理环境三个层面进行探讨。基于对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认知,提出以建筑物理环境性能为导向的一种理念:性能驱动理念,两种有效实现途径:环境整合方法和空间调节方法,以及被动式节能的技术路径,总结可能存在的设计模式及相应的调节手法。最后以实际项目为例,结合地区气候条件对校园食堂建筑的被动式节能设计进行分析研究。从建筑环境性能驱动设计角度,在环境整合、空间组织、界面设计、模拟优化四个层面,构建郑州地区校园食堂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以期对多层大空间建筑的低能耗设计提供思路。
【关键词】:校园食堂建筑 被动式节能 性能驱动 空间调节 环境整合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47.3;TU20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3
  • 1.1. 研究背景10-11
  • 1.1.1. 低能耗公共建筑发展趋势10
  • 1.1.2. 被动式节能设计应用现状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12
  • 1.3.1. 研究对象12
  • 1.3.2. 研究内容12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2-20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2-15
  • 1.4.2. 国内研究现状15-20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20-22
  • 1.5.1. 研究方法20-21
  • 1.5.2. 论文框架21-22
  • 注释22-23
  • 2. 校园食堂被动式节能设计相关概念及影响因素23-61
  • 2.1. 校园食堂建筑概念、特点和分类23-24
  • 2.2. 被动式节能及相关概念24-26
  • 2.3. 校园食堂建筑被动式节能影响因素26-58
  • 2.3.1. 地区环境层面26-36
  • 2.3.2. 建筑形体环境36-50
  • 2.3.3. 建筑物理环境性能50-58
  • 2.4. 本章小结58-59
  • 注释59-61
  • 3. 校园食堂建筑被动式节能的方法与路径61-82
  • 3.1. 设计原则61
  • 3.2. 设计理念61-65
  • 3.2.1. 环境整合方法63
  • 3.2.2. 空间调节方法63-64
  • 3.2.3. 性能驱动理念64-65
  • 3.3. 被动式节能技术路径65-80
  • 3.3.1. 整体把握影响因素65-67
  • 3.3.2. 系统分析主要矛盾67-68
  • 3.3.3. 具体采取相应设计68-79
  • 3.3.4. 检验措施实际效果79-80
  • 3.4. 本章小结80-81
  • 注释81-82
  • 4. 校园食堂建筑被动式节能的设计模式及手法82-99
  • 4.1. 太阳能烟囱模式82-92
  • 4.1.1. 中庭空间82-84
  • 4.1.2. 边庭空间84-85
  • 4.1.3. 阳光间85-88
  • 4.1.4. 入口空间88-89
  • 4.1.5. 竖向贯通空间89-92
  • 4.2. 风塔和地道模式92-95
  • 4.2.1. 风塔92-93
  • 4.2.2. 地道93-94
  • 4.2.3. 双层墙94-95
  • 4.3. 植物模式95-97
  • 4.3.1. 乔木遮阳96
  • 4.3.2. 灌木草本种植屋面96
  • 4.3.3. 藤本立面96-97
  • 4.4. 本章小结97-98
  • 注释98-99
  • 5. 设计实践:郑州大学南校区学苑食堂设计99-107
  • 5.1. 项目概况99
  • 5.2. 郑州地区气候条件99-100
  • 5.3. 性能驱动设计100-106
  • 5.4. 本章小结106-107
  • 6. 结语107-109
  • 参考文献109-112
  • 图和附表清单112-115
  • 附录115-123
  • 个人简历123-124
  • 致谢1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实施节能设计标准[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3年03期

2 ;建设部规定新建局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J];中国住宅设施;2005年06期

3 马晓雯,刘俊跃,刘子瑛,徐丹,谷再平;良好热环境须优化节能设计——深圳振业横岗翠地星城一期建筑节能设计[J];建设科技;2005年14期

4 谭少容;;时代·龙和大道:科技节能设计成亮点[J];建设科技;2006年02期

5 张道真;;建筑节能设计与建筑设计[J];华中建筑;2006年07期

6 孙浦生;;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设计标准[J];石油工程建设;2006年03期

7 汪移山;;探讨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J];医药工程设计;2006年05期

8 项秉仁;刘飞;甄茂盛;;合肥大剧院节能设计解析[J];建设科技;2006年21期

9 高宏波;;低技术建筑节能设计浅析[J];华中建筑;2007年03期

10 赵晓莹;;建筑节能设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08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美芹;;冷库的节能设计[A];山东制冷空调——2009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烟台冰轮杯”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季翔;;苏北地区采暖住宅节能设计技术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刘敏;;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环节[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4 杨镇;;浅析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A];第二届“科协文化——中关村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赵士怀;;福建省建筑节能设计若干问题[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6 王俊建;张勇;刘振梅;;浅谈住宅建筑环保节能设计[A];“生态济宁”优秀论文选编[C];2007年

7 王会坤;高鹏;张永强;;住宅的节能设计研究[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2008年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施工专业委员会论文集[C];2008年

8 徐春桃;齐舒;皮魁升;单平平;;计算机模拟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A];2013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王洁敏;;浅谈能量提升机在医院节能设计中的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10 赵立华;陈卓伦;张磊;李旭东;孟庆林;;广州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模拟分析[A];全国建筑节能技术与设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新能源研究所所长 陈滨;建筑节能设计需“天人合一”[N];建筑时报;2013年

2 魏川;山西:工程开工先过“节能”关[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3 首席记者 张苓;西安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新标准[N];中国冶金报;2007年

4 胡东昭 记者 王玮;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节能设计标准[N];黑龙江日报;2008年

5 北京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执行合伙人 总建筑师 开彦;主被动建筑节能设计[N];中国建设报;2010年

6 记者 吴量亮;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全覆盖[N];安徽日报;2011年

7 记者 卜建民;安徽新标准规范建筑节能设计[N];中国建设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焦旭 整理;2012年十大节能设计[N];中国能源报;2013年

9 马琳;建筑节能设计新标准出台 节能评估不再“纸上谈兵”[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10 麦丁;我国将对现有建筑进行大规模节能改造[N];中国建材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俊;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与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俊;西安地区高校教学楼建筑的节能设计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殷剑舒;南京市某公用建筑节能系统设计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邓卫娟;航站楼建筑节能设计浅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树云;500RT风冷冷水(热泵)机组性能实验台的节能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杨力吉;寒冷地区中小学建筑节能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董会可;基于场所精神理论的建筑节能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7 方彬;商业综合体建筑节能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周丽华;校园食堂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9 葛志伟;地方建筑适宜性节能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许海岐;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澳门建筑节能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20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820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1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