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长沙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地域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23:23

  本文关键词:长沙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地域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文化保护区 景观小品 地域性 地域文化


【摘要】:当今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人们也开始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于是对精神文明也有了更多的追求,人们不仅是在不停地改善室内家具环境,而且也越加渴求有一个安逸、和谐的公共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景观小品代表着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地域特文化涵,也阐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进程和发展,是城市文明形象的象征。就在人们对景观小品设计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现代景观小品设计还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一些小品造型完全照搬其他优秀案例,缺乏精神文化内涵,或是根本不具备艺术特性和地域特色。针对目前国内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地域文化缺乏的问题,本文将以长沙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阅读法、实地考察法、分析比较法、个案研究法、交叉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本次课题进行研究。首先第一章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内容,并对国内外景观小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二章阐述了地域文化和景观小品的概念,并归纳总结出文章的主要主题结论:景观小品设计要融合地域文化特色。第一节主要介绍长沙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和内容,因为在分析景观小品地域特色的同时我们也要兼顾对它的周围环境空间进行研究。第二节从含义、功能、分类三个方面全面阐述景观小品的概念。第三小节从景观小品地域性的表达方面论述分析。第四节归纳了景观小品在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章,具体从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出发,分析景观小品在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得出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的地域性就是它们对于本土历史文化内涵的浓缩和传承,景观小品是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精神文明象征和价值符号表现,现在已经遍布各个角落,不但能够给市民们带来美丽的景观环境,还可以突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文明内涵与精神品质。最后第四章通过长沙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分析,对景观小品的地域特色进行分析论证。结论部分总结归纳了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的地域文化特色,提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景观小品旨在彰显地域人文精神内涵的理念。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为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设计的地域性建设提供一些启发或帮助。
【关键词】:历史文化保护区 景观小品 地域性 地域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984.11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的背景10-11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
  • 1.2.1 研究的目的11
  • 1.2.2 研究的意义11
  • 1.3 研究的现状11-14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4-16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14
  • 1.4.2 研究的方法14-16
  • 2 相关理论研析16-28
  • 2.1 景观小品的概述16-22
  • 2.1.1 景观小品的含义16-17
  • 2.1.2 景观小品的功能17-18
  • 2.1.3 景观小品的分类18-22
  • 2.2 景观小品的地域性22-25
  • 2.2.1 景观小品的造型地域性表达22-23
  • 2.2.2 景观小品的色彩地域性表达23
  • 2.2.3 景观小品的肌理地域性表达23-24
  • 2.2.4 景观小品的设计目标24-25
  • 2.3 景观小品的发展趋势25-28
  • 3 长沙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调查28-43
  • 3.1 长沙市地域文化调查28-33
  • 3.1.1 地脉特征28-29
  • 3.1.2 历史文脉29-31
  • 3.1.3 艺术文化31-33
  • 3.1.4 民俗文化33
  • 3.2 长沙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调查33-43
  • 3.2.1 造型特征33-37
  • 3.2.2 装饰特征37-40
  • 3.2.3 材质特征40-42
  • 3.2.4 色彩42-43
  • 4 长沙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地域性分析43-67
  • 4.1 长沙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分析43-49
  • 4.1.1 潮宗街历史文化保护区43-44
  • 4.1.2 开福寺历史文化保护区44-46
  • 4.1.3 小西门历史文化保护区46-47
  • 4.1.4 岳麓山历史文化保护区47-48
  • 4.1.5 天心阁历史文化保护区48-49
  • 4.2 长沙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地域性分析49-62
  • 4.2.1 雕塑类景观小品49-55
  • 4.2.2 卫生设施55-56
  • 4.2.3 休憩设施56-58
  • 4.2.4 灯光照明小品58-60
  • 4.2.5 展示设施60-61
  • 4.2.6 围合与阻拦小品61-62
  • 4.3 影响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地域特色的因素62-64
  • 4.3.1 自然环境因素62-64
  • 4.3.2 人文环境因素64
  • 4.4 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设计手法64-67
  • 4.4.1 历史还原64-65
  • 4.4.2 借代隐喻65-66
  • 4.4.3 对比烘托66-67
  • 5 结论67-70
  • 参考文献70-76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76-78
  • 致谢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中枢;;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通过专家评审[J];城市规划通讯;2000年23期

2 青文;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通过专家评审[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王蓬,陆翔;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J];北京规划建设;2002年02期

4 宋晓龙,吕海虹;北京编制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蓝本(上)[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4期

5 宋晓龙,吕海虹;北京编制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蓝本(下)[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5期

6 常宏达;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旅游利用[J];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02期

7 周景峰,汤羽扬;京郊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问题的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04期

8 张广汉;;北京陟山门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正式实施[J];城市规划通讯;2005年04期

9 ;绍兴越王城历史文化保护区[J];建筑与文化;2007年09期

10 陆翔;;关于完善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公共政策的研究[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星;王欣然;;关于天津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思考[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星;王欣然;;谈天津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董光器;;历史文化保护区破旧危房改建的对策[A];中国古民居保护和利用(苏州)论坛资料汇编[C];2006年

4 孙翔;李光旭;王朝晖;姚燕华;;对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探讨——以广州市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万国庆;;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的内涵与外延探讨——以世界文化遗产地“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例[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朱莉;;谈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慧军;刘纲;;基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村庄建设规划探索与实践[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8 谭瑛;;寻找失去的街区活力——常州市前后北岸历史文化保护区专题研讨[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后记[A];《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文献整理与研究》课题[C];2006年

10 艾勇军;易晓峰;;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的整体保护理念与方法——以《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杜托;应设历史文化保护区[N];昆明日报;2010年

2 记者 刘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方案通过评审[N];北京日报;2000年

3 记者刘扬;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将增至40片[N];北京日报;2002年

4 陈红梅;两大历史文化保护区告别小煤炉[N];北京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京城加大历史文化保护区力度[N];建筑时报;2004年

6 记者 卢新宁;京城规划历史文化保护区[N];人民日报;2000年

7 ;保护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N];人民政协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亢振洲;北京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问题[N];团结报;2001年

9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危旧房应如何改造[N];团结报;2002年

10 通讯员 马晨邋陈虹;宣武出台法源寺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N];北京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美;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旅游交通行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陈晓强;长沙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景观小品地域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3 刘嘉茵;北京南锣鼓巷历史文化保护区色彩控制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4 贾琦;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更新类建筑改造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5 黄勇;同里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1998-2006)[D];同济大学;2007年

6 佘龙;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利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7 王军英;何氏福今园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张奇;北京市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交通改善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9 刘磊;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色彩管理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年

10 张悦;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59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859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0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