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环境艺术论文 >

基于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以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16 00:04

  本文关键词:基于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以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工作室制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教学模式


【摘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的动手协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与市场接轨的设计能力,体现了设计为消费者的服务意识。该模式业已成为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发展方向,需要从实践设施、指导教师、实践教学大纲等方面完善保障措施,按照市场项目运作,及时进行项目总结评价,采用灵活、开放的方式开展课程设置和考核,从而有效促进师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关键词】工作室制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教学模式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走向”(2012jyxm662)
【分类号】:G712;TU238-4
【正文快照】: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一般由室内和室外两个方向[1],其虽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但却涉及园林、建筑、景观等多学科的渗透和相融。在20世纪,一些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为了提高生存的环境水准,开启了人文环境构建的研究。环境艺术设计是指以人的审美为标准,并按照人类的生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保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包装世界;2012年01期

2 黄志华;马静;;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郝朝晖;;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体系探析[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英浩;;工作室模式的现代教学意义及开展——兼议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改革[J];艺术教育;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正未;;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初探[J];大众文艺;2012年10期

2 申文青;;独立学院系级教学管理体系优化研究——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年05期

3 郑隆慧;;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引入工作室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4 汪正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应用分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5 杨斌;;独立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体系研究[J];大众商务;2010年14期

6 邓璐璐;;独立学院日常教学管理改革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3年15期

7 毕琳琳;;民办院校选修课建设的初步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2期

8 高路;;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4期

9 常永峰;;陕西省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策略探析[J];艺术科技;2013年05期

10 张玉伟;姚红玲;;多媒体专业“工作室”模式下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29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雁鸣;;独立学院教学管理模式探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郝朝晖;仲崇敬;肖江;;关于独立学院教学体制的构建[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陈峥滢,刘波,赵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3年01期

4 赵双林,贾玉林,李现科;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1年03期

5 傅垎;;以专题研究为导向: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本科毕业班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初探[J];建筑创作;2009年05期

6 陈振濂;先“学”后“术”──综合性大学艺术学专业办学新思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1期

7 刚政;;包豪斯“车间”对当今艺术设计教育的启示——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环境营造[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8 陈丽君;;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6年25期

9 王文彦,陈志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模块理论[J];语文建设;2005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景秀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06期

2 范小春;林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包装世界;2009年02期

3 赵岩;电磁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4 孙曰早;试论现代体育教学创新与实践[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5 沈小丽;吴秀山;赵子恺;高志华;;《电工电子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3年03期

6 曲继方;安子军;曲志刚;宜亚丽;;技术创新课程教学及成绩考核模式的构建[J];教学研究;2006年01期

7 周初梅;刘学军;;关于《园林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8 陈刚;;高职单片机教学的新思路[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唐耀辉;;创造工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应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3期

10 韦继光;袁高庆;赖传雅;张君成;;真菌学教学实践与构想[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晔;周海燕;葛艳;李健;;以实践为驱动,培养应用技术型IT人才[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天芳;薛晓琳;方廷钰;李洪娟;李峰;赵精一;吴秀艳;;中医诊断学(双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豪;陈红风;程亦勤;;BPL模式在乳腺疾病教学中的运用体会[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蔡章树;;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5 田丽;;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6 游岩平;;以陶为师 构建小学语文 “自学——研讨”教学模式[A];福建省陶研会2001年工作会议专辑[C];2001年

7 陈小梅;;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品德活动课教学模式的探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钟淑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琳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肖燕;;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初步尝试[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娟;汇众开创网络人才培养新模式[N];中国财经报;2009年

2 记者  崔艳 通讯员  张书彬;艺术的历史与修正[N];美术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蓝溪 通讯员 赵万新;走进培英解读“健康课堂”教学模式[N];天津教育报;2007年

4 霍懋征;成功的教育在于爱[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5 市二完中 池军华;站在新课改高度看待“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实施[N];盘锦日报;2008年

6 山东省栖霞市第五中学 宋秀丽 王小飞;新课标下的两种教学模式[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朱玉;路上:有多少“黑”陪练在行动?[N];检察日报;2007年

8 豫法培;河南实行“三位一体”法官培训模式[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港大欲打破百年传统让学生彻底跨科学习[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记者 林燕英邋通讯员 李长征;办学有特色 学子易就业[N];中山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2 高爱国;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米广春;科学思维培养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段玉山;GIS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及BISPGIS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梁成艾;职业教育“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庞坤;GX实验的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守波;数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统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吉南;中学科学实验整合点及支撑软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晴;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初探[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赵鸿雁;初中数学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施[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3 朱志峰;中师物理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荣米;中学化学教学中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雷;以问题为基础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陈永星;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志宏;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8 沈峰;试论中学语文专题教学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丽;银川市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尹承浩;初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59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859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9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