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狗的生态文明语言_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155期2014年1月
外语电化教学
CAFLE
No.155Jan.2014
*版权所有
文责自负*
櫗毉
櫗櫗櫗櫗櫗櫗毉
语言学研究专稿
摘要: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立足人类语言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特征,考察了日益恶化的全球
语言生态状况,论证了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讨论了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者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语言生态;语言多样性;语言规划;大数据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0003-00085795(2014)01-文章编号:1001-种类的减少意味着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系统的耗散,文化多样性的衰弱耗散意味着人类知识库的耗散,尤其是人类的地域性非物质表达形式的消失,其后果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灾难。热力学三定律不仅对自然生态的发展而且对语言生态的变化结果有着深刻昭示意义,同时要求语言规划工作者更深入地考察人类自然语言的生态实况。
那么,人类语言生态的实况究竟如何?人类语言多样性系统是否面临危机?
櫗毉
1
织、语言学家、教育学家、语言规划工作者疾呼:人类语言生态严重恶化,大量语言濒危,尤其是土著语言消失速度在加快;全球语系、语族、语支、语种及其变体关系失衡,大语种越来越大,小语种则越来越小,通用语越来越通行,地区方言越来越孤岛化,人类语言的万家灯火逐一熄灭;有人预言:本世纪末,现有语言十之八九将不复存在;有人高唱:五洲同音,四海同语,天地同歌,同一个世界,同一种语言,重现巴别塔语,指日可待。
其实不然。人以语言为家园,以文化为根基,以信仰为寄托。语以载文,,文以化人,信以传承。语之不存,文之安乎?文之不存,信以安乎?语言灭则文化灭,文化灭则信仰灭,信仰灭则人类灭。
语言是生命体。语言生态、语言生活、语言生命、语言生“生态”””、“生活、“生命、“生机”机……,系隐喻,隐喻是其中。“语言生人类的思维工具、概念的主要载体、意义的传递手段“生物生态”。“生态”态”概念衍生自概念。生物,生命之物是“众生之态”,单体独身不成系统,稀物寡种更无法形成态势。,,人类语言的失“态”如同生物失“态”弃之不回,去之不归。“熵增定律”)表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即自然界存在着不可逆热力过程,具体表现为从有序走向无序,而且不可能自动复原为初始状,守恒只是理想而非现实。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人类语言种类的数量可以发生变化,但能量保持不变,其结果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能量由弱者传导至强者并被其吸收。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生态变化过程是一种能量耗散过程,生物的消失意味着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失衡,语言
櫗櫗櫗櫗櫗櫗毉
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
梅德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200083)上海,
问题的提出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国际组近20年来,
2
2.1
语言生态观
语言生态观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有机体之间关系以及有机体与其周围
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语言生态观是指以生态学的视角和方法来看待和研究语言系统、语系及语族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语言生态研究涉及语言学和生态学两大领域,具有跨域性交叉研究的属性。
以有机生命的生态观看待语言和语言生活由来已久,历史上不少学者早已洞察到自然语言所具有的有机生命形态属性,Humboldt尤其关注语系及语族成员之间的同源关系。例如,(1997)认为,所有语言都是有机体,语言是人类的天赋属物,具有有机生命的属性。Schleicher(2008)认为语言有机体与自然有机体有诸多相似点,语言所遵循的发展规律与生物的路径非《达尔文理论与语言学》常相似。他在1863年发表的一文中宣称,他的语言理论符合进化论的观点。他还采用了生物学对植物分类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历史亲属关系。Schleicher的研究表明,印欧语系的谱系图所反映的历史亲属关系与植物群有着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成句法学、语言哲学、教育语言学。作者简介:梅德明:男,收稿日期:2013.10.12
·3·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7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167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