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水平韩国学生汉字认读错误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级水平韩国学生汉字认读错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利用近半年的时间跟踪调查了一位在穗工作的韩国汉语学习者的汉语朗读情况,详细记录并分析了其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后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大化调查。个案跟踪对象的朗读材料为《汉语口语速成(提高篇)》中的课文,每次录音,学生按要求朗读两篇课文,一共录音十次,合计共160分钟。每次录音后,本人对照课文听录音,记录下学生的朗读错误,然后将朗读错误的字词整理打印出来,于第二次录音之前让学生先给这些字词注音并用韩语将这些字词以及它们所在的句子翻译出来。十次工作结束后,分析该生的错误认读类型及原因,发现错误认读类型大致有八种:形近字导致错误认读;多音字导致错误认读;增加或删减义符导致错误认读;删减其中一些部件,只认读某个部件;形声字声旁泛化导致错误认读;母语发音负迁移导致错误认读;受双音节合成词影响导致的错误认读;意义有联系的字词导致错误认读及其原因。分析错误认读、注音和释义之间的关系,以下四种情况均存在:朗读、注音、释义均错误;朗读、注音错误,释义正确;注音正确,朗读、释义错误;朗读错误,注音、释义正确。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扩大化调查,调查表明,学生在注音时受到形近字、义符的删减、双音节合成词的影响比义符的增加、母语发音、多音字的影响更大;在分析语境对词、短语理解的影响后,得出了学生理解“千差万别”、“思想”、“还回去”、“保守”在语境中的正确率更高的结论。希望本文概括出的带普遍性的错读现象以及语境对词、短语理解的影响的结论能对汉语教学提供参考性信息。
【关键词】:韩国学生 中级汉语水平 汉字认读错误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95.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引言8-10
- 1.1 问题提出8-9
- 1.2 研究目的9
- 1.3 研究意义9-10
- 第2章 文献综述、研究方法10-13
- 2.1 文献综述10-11
- 2.2 研究方法11-13
- 第3章汉字认读错误类型及原因13-23
- 3.1 错误认读形近字及其原因13-16
- 3.1.1 错误认读区别度极小的形近字13-14
- 3.1.2 错误认读某部件不同的形近字14-15
- 3.1.3 错误认读语义关联的形近字15-16
- 3.1.4 错误认读只是某个部件相同的形近字16
- 3.2 错误认读多音字及其原因16-17
- 3.3 增加或删减义符导致的错误认读及其原因17-18
- 3.3.1 增加义符导致的错误认读及其原因17
- 3.3.2 删减义符导致的错误认读及其原因17-18
- 3.4 删减其中一些部件,只认读某个部件18-19
- 3.5 形声字声旁泛化及其原因19
- 3.6 母语发音的负迁移及其原因19-20
- 3.7 受双音节合成词影响导致的错误认读及其原因20-21
- 3.7.1 把双音节合成词中的一个字读成另一个字20
- 3.7.2 共享语素,由双音节合成词中的一个字引出另一个词组20-21
- 3.8 意义有联系的字词音混淆及其原因21-23
- 第4章错误认读与意义理解之间的关系23-27
- 4.1 读音错误,注音错误,释义错误23-24
- 4.2 读音错误,注音错误,,释义正确24-25
- 4.3 读音错误,注音正确,释义错误25
- 4.4 读音错误,注音正确,释义正确25-27
- 第5章扩大化调查数据分析27-37
- 5.1 扩大化调查的注音数据统计27-32
- 5.1.1 形近字认读偏误28-29
- 5.1.2 错误认读多音字29
- 5.1.3 增加义符导致的错误认读29
- 5.1.4 删减义符导致的错误认读29-30
- 5.1.5 形声字声旁泛化30-31
- 5.1.6 母语发音的负迁移31
- 5.1.7 受双音节合成词影响导致的错误认读31-32
- 5.2 普遍性错误注音统计32-34
- 5.3 扩大化调查语境对词或短语理解的影响34-37
- 第6章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39
- 致谢39-40
- 附录A 第一次扩大化调查试题40-42
- 附录B 第二次扩大化调查试题42-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九琳;;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英语认读能力的三个“抓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12期
2 谷锦屏;趣味认读写画[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年15期
3 张磊;闫嵘;;不同英语认读教法对儿童词汇认读能力的影响[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06期
4 华伟;;低年级学生英语认读个案分析与思考[J];小学教学设计;2008年24期
5 倪丹英;;我的字母我做主[J];小学教学设计;2009年30期
6 周春英;;英语教学中认读能力培养之我见[J];小学教学研究;2013年05期
7 廖莉珠;;小学低中年级的拼读与认读[J];小学教学设计;2013年12期
8 陈娟;;关于“小学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提高三年级学生英语认读能力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报告[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9期
9 贾红艳;;巧妙运用卡片 轻松认读英语单词[J];中国教师;2009年10期
10 孙伟;;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J];山东教育;2009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爱霞;;小学汉字认读写的教学方法探究[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2 刘蕴坤;陶沙;;小学三、五年级儿童英语正字法加工技能的结构及不同成分对英语单词认读学习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梁海英;;《Lesson 9 Open and Close》教学案例[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2年中小学教师优秀案例作品展论文集[C];2012年
4 陈颖s
本文编号:315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315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