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核酸检测法在副溶血性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和不耐热溶血毒素中的应用评估
本文选题:副溶血性弧菌 + 核酸检测法 ; 参考:《疾病监测》2016年09期
【摘要】:目的比较CPA-核酸试纸条法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P)的tlh种特异性基因和tdh毒力基因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方法采用CPA-核酸试纸条法和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对655株不同来源的VP菌株进行tlh、tdh基因检测。结果 CPA-核酸试纸条法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同,VP菌株的tlh基因检测阳性率均为100%(655/655)。两种方法对tdh基因的检测结果也完全一致,tdh基因临床株与海产品株阳性检测率均分别为95.8%(207/216)与2.27%(10/439)。CPA-核酸试纸条法对tlh、tdh基因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度可达6.2×103cfu/ml菌液,从核酸制备至完成检测最快仅需1 h。结论 VP临床株与涉水产品分离株普遍携带tlh种特异性基因,而tdh毒力基因主要存在于临床标本而在涉水产品株极少存在,可采用敏感、特异的CPA-核酸试纸条法,做VP腹泻患者的床边诊断以及食物中毒事故现场的快速检测。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lh specific gene and tdh virulence gene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 by CPA- nucleic acid test strip method and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method. Methods using CPA- nucleic acid test strip method and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method, 655 VP strain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were detected for tlhmtdh gene at the same time.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tlh gene was 100% (655 / 655).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s of tdh gene in clinical strains and seafood strains were 95.8% (20.7 / 216) and 2.27% (10 / 439), respectively. CPA-DNA strip assay was highly specific for the detection of tdh gene, and the sensitivity was 6.2 脳 103cfu/ml. From nucleic acid preparation to complete detection, the fastest time is 1 hour. Conclusion VP clinical strains and water-wading product isolates generally carry tlh species-specific genes, while tdh virulence genes are mainly present in clinical specimens and rarely exist in wading product strains, so the sensitive and specific CPA-nucleic acid test strip method can be used. To do the bedside diagnosis of VP diarrhea patients and the rapid detection of food poisoning accident site.
【作者单位】: 杭州市江干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下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上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基金】:杭州市社会发展科研攻关项目(No.20130533B46)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No.2014ZHA003)~~
【分类号】:R516.3;R4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尚扬,王鸣柳;副溶血性弧菌致腹泻调查[J];广西预防医学;2000年06期
2 王晓英;检测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改良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2年04期
3 林艺,陈敏,陈玉真,张明;夏秋季警惕副溶血性弧菌的感染[J];山东食品科技;2002年08期
4 张超英;鲁晓晴;;食醋杀灭副溶血性弧菌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8期
5 李晓虹;闫东丽;;利用多重PCR检测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11期
6 王建红;王东方;陈洪永;张立山;;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及方法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年02期
7 徐晓可;吴清平;张菊梅;杨小鹃;周艳红;;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二重PCR检测方法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8年03期
8 于庆潭;郑红霞;李伟;;协同凝集实验诊断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初步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09年08期
9 杨梅;蒋立新;邓凯杰;李月;潘瑞胤;;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和分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0年03期
10 沈玄艺;章丹阳;杨元斌;宋启发;徐景野;;甬沪两地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携带与分型[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凡非;杉山宽治;西尾智裕;乡田淑明;秋山真人;;检测环境样品及食品中病原性副溶血性弧菌的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廖玉学;谢旭;扈庆华;;2012年深圳市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A];2012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刘佛民;刘礼平;谭海玲;马聪;陈文胜;罗建波;;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测能力验证研究[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4 冯立芳;孙伟杰;何珊珊;励建荣;;基于基因组水平发掘副溶血性弧菌的物种特异性检测靶点[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程苏云;张俊彦;王赞信;童贵忠;石亚素;;海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定量检测分析[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李纯宗;王秋娥;连珠春;薛月华;;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A];华东地区第二次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3年
7 张淑红;吴清平;张菊梅;;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显色生化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方平楚;;副溶血性弧菌研究进展[A];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周桂莲;王淑真;杨宝兰;;鉴别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致病与非致病性的动物试验方法[A];北京食品学会1982年年会论文(摘要)[C];1982年
10 马聪;;广东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暴发分离优势血清型菌株的分子特征[A];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衣晓峰;副溶血性弧菌最爱夏秋作乱[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邹雪芹邋逄春展;龙口局:进口冻鱼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3 通讯员 谢林 记者 江麓;生吃金枪鱼会中毒[N];医药导报;2007年
4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郭旭光;雕花碟菜最不卫生[N];健康时报;2009年
5 全国12320管理中心副主任 李蓉;防中毒 吃海鲜时多用醋[N];健康报;2010年
6 中国消费者报 顾艳伟 李青山;海水鱼查出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肖玉保 实习生 吴铎思;贝类食品成为餐桌隐忧[N];工人日报;2004年
8 张博;科技尖兵[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峰;生吃海鲜防中毒[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10 中国消费者报 孙燕明;副溶血性弧菌导致79名老人群体性食物中毒[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雪飞;副溶血性弧菌拮抗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2 韩海红;生食贝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调查、定量风险评估和分离菌株特征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3 唐晓阳;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基础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3年
4 姬华;对虾中食源性弧菌预测模型建立及风险评估[D];江南大学;2012年
5 巢国祥;副溶血性弧菌传播特征、O3:K6流行克隆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多位点序列种群遗传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6 王丽;副溶血性弧菌中密度感应系统依赖的T3SS1和T6SS2调控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晓凤;蛤肉中副溶血性弧菌风险评估体系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2 隋R,
本文编号:2092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09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