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rate of HIV in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Kunming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V infection. Methods the data of demography and behavior of men who had sex with men we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and 8 ml venous blood was collected to detect HIV, syphilis serology.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HIV antibody and syphilis antibody were 8.9% (42 / 472) and 6.6% (31 / 472) respectivel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no condom (OR=3.83,95% CI:1.27~11.54,P=0.017), sexual orientation, bisexuality (OR=0.42,95% CI:0.19~0.93,P=0.033) and syphilis antibody positive (OR=4.19,95% CI:1.59~11.00,P=0.004)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HIV infection in the last 6 months. Conclusion the infection rate of HIV, syphilis is high in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Kunming,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HIV infection are widespread.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spread and spread of HIV in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作者单位】: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所;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1-016)
【分类号】:R512.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福新;赵秀萍;曹小平;赵艳秋;陈广杰;邵梦篪;傅卓华;;苏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年12期
2 宋亚娟;蔡于茂;洪福昌;;深圳市2009~2011年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及影响因素[J];中国热带医学;2013年07期
3 米国栋,吴尊友;男性卖淫者与艾滋病[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年04期
4 刘惠;汪宁;张琴;邵英;吴桐;刘意;姜洪波;宋英;张岚;殷文渊;魏宁;李慧;张彪;周薇;;416名男男性接触者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性行为特征[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年03期
5 刘民;马宁;郑敏;陈曦;郑军;汪宁;;EPP模型估计湖南省艾滋病疫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1年05期
6 庄勋;庞琳;吴尊友;;性病艾滋病防治中有关安全套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08期
7 陈培明;同性恋,性病与健康教育[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3年01期
8 王毅;张光贵;李六林;樊静;赵西和;贾蜀光;杨红;姚卫;;绵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鲁光;宋秀萍;丁心平;孙良;段禹;范萍;;阜阳市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行为以及HIV感染状况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2 张军辉;黄建华;吾买尔江;李涛;董伟;李俊龙;;新疆阿克苏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2年03期
3 王华;化淤通淋解毒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年11期
4 方鹏骞;李翠;;同伴教育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年05期
5 何群,王晔;男性同性恋、男性同性性行为与艾滋病[J];华南预防医学;2005年05期
6 蔡梅英;龚诚华;戴丽萍;姜宜海;翁帆;黄丽娟;邱小玲;李丽;;435名男男性接触者性行为特征及HIV、梅毒感染情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0年03期
7 沈若川;马翔;;浙江口岸出入境人员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6年S1期
8 沈智勇;吕良勇;;艾滋病传染源管理有效措施及其作用[J];应用预防医学;2009年04期
9 王毅;李六林;张光贵;樊静;赵西和;周力;李可;;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知晓及安全套使用现状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13年02期
10 Ning Ma;Min Liu;Min Zheng;Xi Chen;Hong-yan Lu;Hong-guang Chen;Jun Zheng;Gui-ying Li;Juan Wang;Guo-wu Liu;Ning Wang;;Estimation and Projection of HIV/AIDS Epidemic and Treatment Demand in Beijing and Hunan Province with Spectrum[J];Infection International(Electronic Edition);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蔡梅英;龚诚华;戴丽萍;姜宜海;黄丽娟;翁帆;邱小玲;李丽;刘奇;;435名男男性接触者(MSM)HIV和梅毒感染的性行为特征及安全套使用情况分析[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2 胡君伟;袁飞;洪峰;;男男性行为人群与艾滋病相关因素研究现况[A];贵州省预防医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传染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苏莹珍;MSM人群HIV-1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云南省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郭巍;自愿咨询检测对廊坊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影响的随访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3 郑建东;北京市大学在校生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4 许奕华;湖北省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颖;北京地区男男性接触者(MSM)艾滋病症证分布规律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6 许娟;四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伴特征与艾滋病病毒/梅毒感染状况[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7 辛倩倩;广州市艾滋病检测策略的卫生经济学评价[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攀;国内外艾滋病研究状况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999-2008年)[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夏俊瑞;七城市同性恋酒吧中MSM人群高危性行为及其生活质量调查[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张重辉;临汾市男男性接触人群HIV、TP及HCV感染现状及性行为特征调查[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李建军;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行为干预和队列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5 李昕;改进橡胶避孕套市场政府监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6 佘颖;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7 刘立珍;成都市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的调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席胜军;杭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特征、HIV感染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柳忠泉;天津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和梅毒感染风险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10 惠珊;我国部分地区艾滋病异性性传播方式构成及特征分析[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炜;罗汉超;;男性同性恋可以传播的疾病[J];国外医学.皮肤病学分册;1988年03期
2 赵艳秋;王俊;赵秀萍;王海涛;张福新;曹小平;;2006年下半年苏州市戒毒人员艾滋病、丙型肝炎、梅毒监测报告[J];疾病监测;2007年09期
3 丁贤彬;冯连贵;徐静;徐世明;郭晓嘉;郑建琼;杨明芳;刘晓鹏;韩梅;欧阳琳;;重庆市743名男男性行为者HIV、梅毒、HCV、HSV-Ⅱ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年03期
4 刘黎;彭志行;施超;雷娜;陈鑫;喻荣彬;王璐;汪宁;;EPP模型在江苏省艾滋病疫情估计、预测与分析中的应用[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年06期
5 刘普林;姚中兆;石卫东;丁洁;李仕梁;陈雷;杨涛;王夏;周旺;;武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STD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年09期
6 王俊;钱珍花;刘贺丽;黄明元;季顺峰;;苏州市2005年~2006年吸毒人员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07年03期
7 王志军;孙丽;马小剑;;扬州市广陵区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与主要危险行为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10年02期
8 刘晓燕;闫红静;唐卫明;张敏;汪娜;王琛琛;丁建平;徐晓琴;羊海涛;还锡萍;;南京市2008年MSM人群HIV危险因素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0年02期
9 邵长庚;浅谈医生对同性恋者应持的态度──读《同性爱》有感[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5年01期
10 潘鹏;蔡于茂;刘惠;洪福昌;冯铁建;;同伴推动抽样在男男性行为者中的应用:经验和教训[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娟;四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伴特征与艾滋病病毒/梅毒感染状况[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春梅;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和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贤彬;冯连贵;萧燕;晋灿瑞;徐世明;郭晓嘉;卢戎戎;徐静;张敏;郑建琼;杨明芳;;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效果评估[J];热带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2 朱艳文;王美花;杨慧;徐丽芳;张昌庆;苗成林;张明玉;石志林;;2008年济南市部分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特征及HIV和梅毒感染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11年02期
3 陈晓明;黄丽花;陈志娟;陆梅泾;;大理州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队列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年06期
4 石修业;何卫华;周沛林;吴晓云;张涛;谢小光;;随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干预工作探讨[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年11期
5 曹越;燕虹;路亮;陈心广;李十月;;南昌市不同年龄MSM的特征及与社区内同伴交往状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年02期
6 高省;王丽艳;丁正伟;秦倩倩;曲书泉;李东民;王璐;;中国部分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性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状况的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年06期
7 李建红;陈祥生;;男男性行为人群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流行状况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年01期
8 陈舸;郑森兴;;同性恋和男男性行为与艾滋病相关的研究进展[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9 李婧;陈祥生;;互联网在男男性行为人群性病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监测和干预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年01期
10 姜维华;何勤英;范双凤;;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雷;;序九(Foreword)[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2 张北川;;致谢[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3 吴尊友;;序四(Foreword)[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4 王陇德;;序一(Foreword)[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5 ;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开幕式[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6 王锦瑜;汪涛;王曼;来学惠;李雷;陈楚莹;何彬洪;;中山市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A];2012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3年
7 施贺德;;序五(Foreword)[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8 刘勇;甘志;李庆祥;;1420男男性行为基本特征与HIV感染关系的分析[A];中国麻风防治协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戴志澄;;序二(Foreword)[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10 曾常红;刘芳兰;谢雪妹;沈少君;曾利君;贺红梅;刘楚钿;何由成;;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男男性行为咨询者艾滋病、梅毒感染与行为特点[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爽;成都的防艾经验值得分享[N];四川日报;2011年
2 记者 吴苡婷 通讯员 孙国根;“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何易患艾滋病[N];上海科技报;2013年
3 孙国根;我学者发现男男性行为人群HIV传播新机制[N];中国医药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钟思思;AIDS在“男男性行为”中传播[N];保健时报;2004年
5 记者 彭书;今年再建15个防艾示范区[N];发展导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邻;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N];贵州日报;2009年
7 钱峰;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开始试点[N];健康报;2008年
8 记者 高月英 实习生 杨跃;MSM给“防艾”工作带来的新挑战[N];云南政协报;2009年
9 健康时报记者 刘桥斌;我国每天140人感染艾滋病[N];健康时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李晓宏;流动人口“艾”情紧急[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米国栋;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求医行为及高危行为干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2 蓝光华;南宁市男男性行为队列人群HIV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江华洲;男男性行为人群HIV-1早期感染检测策略及新发感染率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4 苏莹珍;MSM人群HIV-1感染的影响因素及云南省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清春;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前瞻性队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薛黎坚;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任晖琴;乌鲁木齐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前瞻性队列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4 李春梅;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和梅毒感染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5 于茂河;天津市男男性行为HIV-1感染者行为特征与基因亚型、耐药性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6 高彦杰;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等性传播疾病前瞻性队列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7 蒋均;在场所活动的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8 席胜军;杭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特征、HIV感染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徐洪吕;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病例对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10 董旭峰;银川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高危行为流行病学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价[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65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265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