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04—2013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epidemic pattern of dengue fever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2004 to 2013,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data and case data of dengue fever from January 1, 2004 to December 31, 2013 in Fujian Province were collected, and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epidemic factors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 Results A total of 398 cases of dengue fever were reported in Fujian Province from 2004 to 2013, including 191 imported cases, 205 cases of local infection and 2 cases of local infection. The cases involved 8 out of 9 districts and cities in the provinc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Putian, Fuzhou and Quanzhou, with 374 cases, accounting for 94.0% of the total cases, 36 of the 88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 of the province reported cases of dengue fever. There were all cases in 12 months of the year, of which the most was in September and October, which was 248 cases, accounting for 62.3% of the total cases. The cases of local infection caused by foreign importation mainly occurred in October, two local cases occurred in June and October respectively, and 12 months of overseas imported cases occurred in the whole year. Dengue fever cases were found in all age groups, including 344 cases (86.4%) in 1559 age group. The imported cases came from 17 countries, such as Southeast Asia,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The main importing countries were Philippines 67 cases (35.1%), Indonesia 35 cases (18.3%); In 398 cases, the interval between onset and diagnosis was 7 days (from 5 to 10 d),) to the reporting interval of 17 h (from 5 to 21 h),). The interval between onset and report was 7 days (5 + 10 d);). By rank sum tes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ime from onset to diagnosis and from diagnosis to report of different types of dengue fever cases in different years (P0.001). Conclusion the cases of dengue fever in Fujian Province are mainly imported cases and imported cases of local infection. The age group of 15 to 59 years old is a high risk group.
【作者单位】: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分类号】:R51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林岩;张山鹰;许龙善;谢汉国;方义亮;林耀莹;;福建省登革热流行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2 翁育伟;洪荣涛;张山鹰;陈端;谢汉国;蔡少健;许龙善;严延生;郑金凤;周剑平;黄文辉;;福建省莆田市2007年登革热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年04期
3 黄春文;陈敏红;陈艳;黄晓霞;;福州市2004~2008年登革热疫情监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军萍;;恙虫病患者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年12期
2 张建明;肖武;王宇平;高博;陈亮;郑燕平;;福州市入境发热人群部分病毒性传染病病原谱初步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3 王宇平;张建庆;许卿;张建明;黄恩炯;高博;王光辉;蔡亨忠;;福建口岸首次截获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实验室诊断[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0年04期
4 陈逢梅;;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症77例分析[J];华夏医学;2011年06期
5 江建宁;人狂犬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年02期
6 陈茂伟;罗光汉;江建宁;黄莉;;1993~2004年某院传染性疾病出院病例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5年06期
7 邓星超;李健龙;秦忠营;王宇峰;谢一金;李志军;覃柱静;吴艺清;;一起甲型肝炎暴发疫情调查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07年04期
8 陈茂伟;江建宁;;阿米巴肝肺脓肿合并肝肺支气管瘘1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5年11期
9 陈念;柯柳;温小凤;蒋忠胜;苏明华;韦静彬;覃川;张鹏;;年轻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学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年05期
10 方义亮;高博;王宇平;肖武;徐保海;张建庆;王光辉;吴荣泉;;福建对台口岸蚊媒种类及滋生环境调查[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蒋忠胜;温小凤;张鹏;陈念;柯柳;李敏基;覃川;韦静彬;;肝移植标准数学模型和CTP评分评估肝衰竭预后临床价值的比较[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吴友根;罗菊华;刘红兵;杨兴萍;;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对骨关节结核的诊断价值[A];第二届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及其规范化专题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4年
3 陈武;吴生根;洪荣涛;欧剑鸣;翁育伟;蔡少健;张拥军;王金章;詹美蓉;谢忠杭;黄峥强;;福建省2004-2013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A];第七次全国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第七届换届会议论文集[C];2014年
4 王秀丽;梁启武;李萍;;42例恙虫病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A];产业竞争力与创新驱动——2014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晖;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筛选评价体系的建立及肝康栓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陈月;登革病毒非结构蛋白1和包膜蛋白Ⅲ区B细胞表位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小红;血清HBsAg水平对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达标停药复发的预测价值[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笑梅;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的荟萃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贺鹏;HLA-DRB1、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4 付丽萍;含氯消毒剂(施康)对鲍曼不动杆菌杀灭效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赵凤玲;汉坦病毒重组核蛋白的表达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6 叶浩;肝细胞移植联合“养肝合剂”对兔血吸虫肝硬化治疗效果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7 尹海涛;两类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杨永红;初、复治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比较[D];浙江大学;2010年
9 陈平;传染病疫情报道中的道德冲突[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晖;黄浦世博园区蚊虫种群动态观察及不同监测方法的效果探讨[D];复旦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能雄,许龙善,王宗汉,许长休,陈黄河,李世清,赵莉莱,徐宝海,翁剑辉,江信文,林云钦,郭旺兴,赵松涛;福州市仓山区登革热流行及防制效果的调查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2 郑能雄,王宗汉,张晓阳,郑高,陈黄河,李文最,陈红光,陈敏红,林云钦,赵松涛;福州市白纹伊蚊的孳生状况季节消长及其影响因素[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3 陈敏红;王依妹;林艳;邱娥;;福州市2004年登革热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06年01期
4 严延生;洪荣涛;沈晓娜;翁育伟;蔡少健;徐保海;李世清;何家鑫;许龙善;林云钦;郑能雄;林茂;林淑华;;福州市2004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5期
5 毛祥华;张再兴;;中国登革热的流行现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7年05期
6 徐保海,许龙善,黄耕成,李世清,吴金俊,屠照平,方勇,黄鼎生,陈润;福州郊区登革热媒介防制措施与效果[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1年02期
7 唐士无,陆宝麟;我国登革热流行情况及其防治[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5年02期
8 李世清,何似,陈润,徐保海,许龙善;福建省首次从病人血清及蚊体分离出登革病毒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年01期
9 徐保海,许龙善,李世清,陈润,屠照平,黄耕成,郑能雄,陈黄河,方勇,吴金俊,黄鼎生;福州郊区登革热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年06期
10 翁育伟,李世清,许龙善,何似,严延生;逆转录-套式PCR方法鉴定福建省登革热分离株型别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纪川;刘于飞;毛新武;李海麟;谢朝军;袁俊;蔡文锋;刘建平;王鸣;;广州市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年07期
2 本刊评论员;;坚决打好防治非典型肺炎的硬仗[J];湖南政报;2003年08期
3 张利刚;;平静的反应不平静的应对[J];中国卫生产业;2009年06期
4 ;判断非典注意事项[J];医药与保健;2003年05期
5 叶浩风;周勇;叶双岚;陈艳芳;庞志明;虞华珍;李小向;;广州市白云区首起由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10期
6 袁俊;谢朝军;刘于飞;毛新武;李海麟;沈纪川;蔡文锋;刘建平;杨智聪;王鸣;;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初期疫情特点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7 黄少玉,潘波,林荣幸,张启明,陈泽池,黄宏瑜,黄利群,陈斌,吕云芳;斗门县输入性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华南预防医学;2002年05期
8 高年宏;依靠科学抗击“非典”[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9 邹琳;;面对疫情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J];煤炭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10 孟静;;阻击甲型H1N1[J];信息方略;2009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曹务春;;北京一起输入性病例引起SARS流行的调查分析[A];香山科学会议第204次“SARS预防与控制”学术讨论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3年
2 陈建平;杨斌斌;徐佳楠;陈达丽;陈宪;孙柯;常凯;朱达峰;赖彩虹;龚雨;;我国黑热病流行现状[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骆骁骅;广东出现输入性病例风险加大[N];南方日报;2013年
2 记者白剑峰;发病呈缓慢下降趋势[N];人民日报;2003年
3 记者 任珊珊 通讯员 粤卫信;粤发生输入性病例风险很大[N];广州日报;2009年
4 ;继续规范有序做好防控工作[N];吉林日报;2009年
5 记者 李子君;京第二例H7N9患者疑输入性病例[N];北京商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李木元;输入性病例是我国登革热疫情主因[N];人民政协报;2014年
7 本报评论员 吴铭;应对防疫形势变化需有战略准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记者 谢小芬;抓实抓好抓细防控工作[N];桂林日报;2009年
9 见习记者 王燕 实习生 潘京;我省两日新增4例甲流病例[N];西安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周芳;我省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N];吉林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文江;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91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39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