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慢乙肝患者服用NAs对子代影响的真实世界队列-中期数据

发布时间:2020-05-13 10:18
【摘要】:目的:中国是乙肝大国,由于乙肝的母婴传播,对育龄期慢乙肝患者的管理尤为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在真实世界环境下探讨育龄期慢乙肝患者口服NAs对子代HBV感染阻断效率和安全性。方法:收集长期口服NAs 1年以上妊娠或配偶妊娠的慢乙肝患者24例及其子代31例的临床数据,慢乙肝患者的对照组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健康体检的同年龄男性及女性各800例,子代的对照为2015年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及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分析比较子代出生及随访时的生长、发育及乙肝标志物等指标,探讨慢乙肝患者长期服用NAs对子代的影响。结果:1.该真实世界队列共观察了24例服用NAs的育龄期慢乙肝患者,其基线平均BMI值与同龄体检健康成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队列中口服药物包括恩替卡韦15例、阿德福韦酯9例和替比夫定1例,所纳入的患者生育年龄为23-36岁,平均29.5±3.5岁。妊娠前或配偶妊娠前用药时长为2-11年,平均5.72±2.57年。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在妊娠或配偶怀孕前肝功能均正常;HBVDNA除1例男性患者为7.34*10~5 IU/mL之外,其余患者均为阴性。3.31例子代中,单父亲为慢乙肝患者的18例,单母亲为慢乙肝患者的11例,父母均为慢乙肝患者的2例,所有子代随访时肝功能均正常;乙肝五项出生接受随访3例,其中五项全阴性2例,1例HBcAb阳性,滴度为5.73c.o.l,其他四项阴性;1岁时接受随访7例,五项全阴性1例,6例HBsAb阳性,滴度在200-955 mIU/ml,最高达955 mIU/ml;2岁时随访3例,五项全阴性2例,HBsAb阳性1例,滴度65mIU/ml;随访较长7-9年幼儿7例,五项持续阴性2例,HBsAb阳性5例,HBsAb滴度5.9-540 mIU/ml。4.共随访31例子代,年龄分布在20天到9岁,均足月生产,出生身长、体重与正常同年龄别婴幼儿指标相比,差异无显著,无出生异常或出生缺陷,且随访时身高、体重与标准年龄别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智商/情商无异常。母亲为慢乙肝患者的子代共13例,其中有11例未接受母乳喂养,2例为母乳喂养。结论:1.本研究中育龄期慢乙肝患者服用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或替比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联合婴儿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2.随访队列HBsAb阳转在出生后半年到一年内,并渐达高峰,持续阳性可维持7-9年甚至更长;3.在本次真实世界中期随访中,尚未发现口服NAs对子代生长发育、包括情商、智商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1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文洋;;慢乙肝患者的几种不良心理状态及应对方法[J];肝博士;2014年05期

2 范慧敏;;关爱慢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J];肝博士;2009年03期

3 杨晶;刘苹;刘逢举;;慢乙肝患者配偶HBV感染标志的分析[J];兰州医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4 张长青,袁翠云,刘宝华;慢乙肝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3年19期

5 吴建成,范宗滂,朱翔,万千红;中药补肾方在体外对慢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陈明,吴文漪,李秀华,张言超,韩方正;IL-2在慢乙肝患者病毒清除中的临床研究[J];临床荟萃;1999年16期

7 王俐琼;张玮;王奕;邢练军;张丽娟;王磊;刘一博;张海燕;;乙肝清热解毒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慢乙肝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8 赵洪昌;王莹;王峰;;慢乙肝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和生物学特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年12期

9 张钰钧;李建华;;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酯疗效欠佳慢乙肝患者方案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19期

10 敖飞健,戴炜,乐晓华;慢乙肝患者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变化及A/G比值的意义[J];医学文选;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卫飞燕;张缭云;;育龄期慢乙肝患者服用核苷(酸)类药物对子代影响的真实世界队列中期数据[A];第十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汇编[C];2019年

2 贺玉凯;朱幼芙;吴爱华;;慢乙肝患者肝组织中细胞花结形成意义的研究[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文庭;徐瑗瑗;徐少保;高人焘;;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初始肝脏弹性值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何义华;;阿德福韦酯联合辨证使用中药对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的影响[A];广东省肝脏病学会2010肇庆论坛暨肝胆胰疾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5 张玮;王俐琼;王奕;邢练军;张丽娟;王磊;刘一博;张海燕;陈云飞;王妍;张波;;乙肝清热解毒颗粒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慢乙肝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焦晓磊;邢龙斌;黄磊;高英堂;景丽;刘彤;郭华;;STAT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感染者病毒清除和肝癌发生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A];第二十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5年

7 赵丽英;刘进;;慢乙肝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8个表型分子表达的研究[A];2014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青年医师论坛暨内科常见病规范化诊疗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4年

8 黄玲;周海东;赵琳;张思敏;尹东林;袁小凌;许洁;;经治慢乙肝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9 陈建华;;干扰素治疗的慢乙肝患者自我管理的质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廖宝林;王战会;徐莹;易俊卿;许敏;张复春;侯金林;;中国590例初诊慢乙肝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王晨;精准诊断 优化治疗[N];健康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朱国旺;专家解答慢乙肝患者对抗病毒治疗的疑问[N];中国医药报;2013年

3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蔡fg东;慢乙肝患者服药期间意外妊娠如何处理[N];中国医药报;2012年

4 广文;精准诊断,,应答指导治疗[N];医药经济报;2016年

5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肝病专家、主任医师 杨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N];广东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鞠瑛;Tim-3在HBV慢性感染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唐艳;CD39 Tregs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3 刘俊英;PHB表达与HBV感染关系及对细胞生理功能影响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王小云;HBV慢性感染患者血小板动力异常及其血小板减少的免疫机制[D];复旦大学;2013年

5 廖雪姣;中西医整合疗法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明;ICG清除试验与HBeAg(+)/HBeAg(-)慢乙肝患者肝组织METAVIR评分的相关性分析[D];兰州大学;2019年

2 卫飞燕;慢乙肝患者服用NAs对子代影响的真实世界队列-中期数据[D];山西医科大学;2019年

3 苗英霞;超敏HBVDNA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研究[D];青岛大学;2018年

4 刘皓怡;慢乙肝患者述情障碍与中医体质的调查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5 杨滨妮;慢乙肝患者的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韧性的中介作用[D];闽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媛媛;慢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与核苷类似物疗效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7 张冬云;拉米夫定对慢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何俊楠;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Treg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D];蚌埠医学院;2016年

9 阎道博;酒精及代谢性因素对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作用[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10 杨慧银;慢乙肝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亚群变化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6618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6618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2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