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吉林省扶余市华支睾吸虫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扶余市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3068名当地居民,调查方式有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超声检测等项目,调查问卷信息较全的有2911名,其中854例有华支睾吸虫感染(粪便涂片镜检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2057例无华支睾吸虫感染。结果:1、本研究共选取3068例吉林省扶余市当地居民,调查问卷信息较全的有2911名,其中854例有华支睾吸虫感染,感染率为29.34%,2054例无华支睾吸虫感染。2、男性感染率39.37%,高于女性感染率18.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年龄组均有感染,平均年龄为52.94±10.95,以31-60岁组感染率最高,为30.69%,≤30岁组感染率最低,为1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大专、大学及以上组感染率最低为17.75%,初中组、高中组、小学组感染率均较高,依次为33.49%、32.94%、29.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职业均有华支睾吸虫的感染,以农民组感染率最高为30.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扶余市的10个村庄均有华支睾吸虫的感染,阳性率17.01%~37.50%,河江村感染率最高,为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吸烟组的感染率为35.16%,高于不吸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组的感染率为43.62%,高于不饮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经常生食鱼虾(1周2次或以上)组感染率为53.33%,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男性较女性更喜生食鱼虾,中年组和老年组更喜生食鱼虾,临河村、北江村、前阳村、獾洞村、小围子村生食鱼虾率最高,依次为69.71%、68.92%、68.89%、68.47%、68.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家庭是否养猫、犬的不同人群,以及猫、犬的养殖情况的不同人群,感染率不同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人群中华支睾吸虫病的知晓率为76.61%,知晓华支睾吸虫病危害的知晓率为45.99%。知晓华支睾吸虫病人群的感染率高于不知晓组,为30.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知晓华支睾吸虫病危害组感染率高于不知晓组,为31.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关于华支辜吸虫病知晓情况,男性知晓率为81.48%,高于女性;中年组知晓率为77.97%,高于青年组和老年组;各村庄知晓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此次感染华支睾吸虫人群中的既往治疗率为31.38%(764/854),有既往治疗史组的感染率为35.08%,高于无治疗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合并HBV感染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37.58%,高于不合并HBV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HCV感染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27.88%,低于不合并HCV感染组,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1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男性、农民、饮酒、有生食鱼虾习惯是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吉林省扶余市地区人群华支辜吸虫感染率较高,为29.34%。2、男性、中年组、农民组、河江村感染率较高。3、流行病学调查问卷显示,随着生食鱼虾的频率增高,感染率增高。其中,男性组、中年组和老年组更喜生食鱼虾,因此需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宣传教育和定期体检。4、对华支睾吸虫病知晓情况,知晓组的感染率高于不知晓组,知晓疾病危害组的感染率高于不知晓组,当地居民存在知-行分离现象。5、治疗方面,既往行驱虫治疗组的感染率高于未治疗组,居民存在感染-治疗-反复感染现象。6、男性、农民、饮酒、有生食鱼虾习惯是华支睾吸虫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32.23;R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燕榕;谢汉国;张榕燕;;门诊华支睾吸虫病病例15例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9年05期
2 席进;李江艳;唐洁;杨小迪;申林;方强;;怀远县居民华支睾吸虫病健康知识及行为的调查[J];应用预防医学;2019年02期
3 梁萍;;华支睾吸虫病诊断概述[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4期
4 刘刚;刘孝刚;;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现代畜牧兽医;2009年11期
5 何江英;刘志国;秦恩强;洪炜;刘佳;;华支睾吸虫病1例报告[J];传染病信息;2007年01期
6 方悦怡;;华支睾吸虫病防治[J];华南预防医学;2007年02期
7 索歌华;张志才;李慧梅;娄培安;;新沂市178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个案调查[J];中国校医;2007年04期
8 陈婕;;B超显像对华支睾吸虫病筛查的临床价值[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7年06期
9 丁洋;窦晓光;;辽宁地区华支睾吸虫病临床分析[J];肝脏;2006年02期
10 苏惠业;卓凡;陈善华;;广东省佛山市外来人员华支睾吸虫病的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6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威;邱广斌;朱荔清;;华支睾吸虫病一例[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张冬昌;宋姗姗;王本贺;秦桂芳;董志山;孙大辉;李建华;奚平;;吉林省大安市华支睾吸虫病调查分析[A];吉林省预防医学学术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3 连粤湘;林路平;吴婉芬;;伴有黄疸的华支睾吸虫病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A];2005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四届组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谢敏;;华支睾吸虫病196例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丁洋;窦晓光;;辽宁地区华支睾吸虫病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吴天恩;赖q嗜,
本文编号:2665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66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