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传染病论文 >

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同步定量检测血液传染病三种指标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22:16
【摘要】: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是三种常见的血液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在临床输血和献血过程中,国家卫生部规定医疗和卫生机构必须对这三种传染病进行强制性检测。目前,针对这三种血液传染病的临床诊断方法有很多,但各有缺点:如检测灵敏度较低,且不能同步定量检测;需要特殊检测仪器,且检测耗时较长等。针对这些检测方法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将量子点(Quantum dot)技术和免疫层析技术相结合,研制一种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从而实现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的同步定量检测。本文以EDC/NHS为反应活化剂,分别制备530nm CdSe/ZnS QD-抗HBsAg单抗、576nm CdSe/ZnS QD-HCV Ag和620nm CdSe/ZnS QD-HIV Ag偶联物,并将三种量子点偶联物喷涂于结合垫上,把抗HBsAg多抗、HCV Ag和HIV Ag包被于NC膜上作为检测线,质控线包被羊抗鼠IgG,然后将样品垫、结合垫、NC膜、吸水垫按顺序组装在PVC底板上,制备成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通过荧光阅读仪阅读量子点试纸条的检测带和质控带的荧光值,根据不同浓度的HBsAg、HCV抗体和HIV抗体的检测带(T)和质控带(C)荧光值的不同,可以得出T/C的比值,此比值对应HBsAg、HCV抗体和HIV抗体浓度做标准曲线,即可实现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的同步定量检测。本课题研究结果:(1)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和胶体金试纸条以及ELISA法同时检测临床标本58份,其中HBsAg阳性38份,阴性20份,用量子点试纸条和胶体金试纸条以及ELISA法分别检测,比较结果显示:量子点试纸条的符合率为98.1%,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5%,检测下限浓度为2.6ng?ml,检测用时为10分钟。相对ELISA法,大大节省了检测时间,与金标法相比,灵敏度得到提高。(2)量子点试纸条同步检测HBsAg和HIVAb时,HBsAg阴性符合率为94.2%,HIVAb阴性符合率为89.6%;HBsAg阳性符合率为87.2%,HIVAb阳性符合率为83.7%;HBsAg检测灵敏度为95%,HIVAb检测的灵敏度为90.1%;同步检测HBsAg和HIVAb时,HBsAg和HIVAb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和14.5%,均小于15%。(3)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同步定量检测HBsAg、HCV Ab和HIV Ab探索实验显示:同步检测HBsAg、HCV Ab和HIV Ab时,对这三种指标的定量检测下限浓度分别为2.6 ng?ml、15 ng?ml和10 ng?ml。(4)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在4-30℃保存1个月,其稳定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基本不变。通过将量子点技术和免疫层析技术相结合,以量子点作为荧光标记物,从而取代胶体金,研制一种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非常适合血液及其他样品的同步定量分析,可以实现乙型表面抗原、丙肝抗体和艾滋病抗体进行同步定量检测,从而使得血液传染病的检测更为简单、快速和经济,并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的膜相同步定量检测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512.6;R512.91
【图文】:

试纸条,免疫层析


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结构

试纸条,免疫层析,量子点,结构组成


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和胶体金层析试纸条的组成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量子点免疫试纸条的结合垫上喷涂的是免疫量子点。其组成结构如图4-1。图3-1 量子点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结构组成

荧光光谱,抗HBsAg,单抗,斑点


子点试纸条与 CGIS 和 ELISA 法检测 HBsAg 临床样品集临床样品 58 份,其中 HBsAg 阳性样本 38 份,HBsAg 阴本课题研制的量子点试纸条、HBsAg 诊断胶体金试纸条和剂盒检测临床样品,三种方法检测临床 HBsAg 样品得出进行统计分析,评估量子点试纸条检测 HBsAg 的各项参数与讨论子点-抗 HBsAg 单抗偶联物的鉴定结果.2 节的实验,我们得到 530nm CdSe/ZnS QD-抗 HBsAg 单斑点和电泳验证试验,结果如图 3-2和图 3-3;荧光光谱和如图 3-4 和图 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鹏;宋金春;;量子点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及前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年23期

2 谭君;祝连彩;;量子点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8年06期

3 李鸿梅,房学迅,陈娟娟,李惟,王丽萍;量子点荧光标记应用于生物学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4年05期

4 徐萌,陈新明;量子点在肿瘤医学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5年09期

5 李琨;焦嫦亮;尹翔;王顺伟;王吉伟;张阳德;;量子点荧光标记及其应用[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6年04期

6 杨玲玲;;量子点及其在生物光子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7年01期

7 张毅;;量子点在生物和医学中的应用进展[J];石油化工应用;2008年02期

8 郑少鸾;朱立新;许小亮;王本忠;;量子点的荧光特性在生物标记成像中的应用及展望[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06期

9 李丹;严拯宇;;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J];药物生物技术;2007年05期

10 崔庆新;赵学武;王磊;姜玮;;新型荧光探针量子点在生命科学和药学中的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德红;武红敏;梁建功;韩鹤友;;量子点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A];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宋涛;逯超亮;宫晓群;杨秋花;李云红;常津;;量子点荧光编码微球的制备[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久敏;宫晓群;张琦;宋涛;刘铁根;李迎新;常津;;小波变换在量子点编码识别中的应用[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佳涵;葛玉舒;田方方;樊婷;袁莲;刘义;;微量热研究量子点对线粒体代谢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5 何治柯;;小粒经近红外低毒水溶性量子点的合成及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贾金锋;;全同金属量子点的生长与研究[A];2001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张友林;曾庆辉;孔祥贵;;用于在体高灵敏检测的量子点发光光纤生物传感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王金嫒;王琛;付国;刘力;王桂英;;量子点的三维取向探测[A];2006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张家雨;崔一平;王志兵;;胶体量子点的电致发光研究[A];第十七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年会暨“五省一市光学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原凤英;蒋最敏;陆f ;;锗硅双层量子点耦合效应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半导体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卫东;美研究可高效阻断蛋白生成的量子点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常丽君;韩国造出全彩色量子点显示屏[N];科技日报;2011年

3 记者 曲照贵;天大首创零污染量子点合成工艺[N];中国化工报;2013年

4 刘牧洋;我国量子点研究获新突破[N];光明日报;2003年

5 王全楚;“量子点”荧光标记初露端倪[N];健康报;2005年

6 刘霞;科学实验发现:量子点不是点[N];科技日报;2010年

7 记者 刘霞;量子点显示屏或将成主流[N];科技日报;2010年

8 刘霞;胶体量子点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创纪录[N];科技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于欢;纳米技术全面升级LED[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记者马艳红;中科院化学所成功制备量子点荧光微球[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民;量子点分子及量子点团簇的电子结构[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石星波;单个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研究及其在超高分辨率定位上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2年

3 王解兵;Ⅱ-Ⅵ族油溶性量子点的制备、修饰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李钒;高荧光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年

5 周宏明;核壳型量子点的能带结构及其光学非线性[D];武汉大学;2013年

6 黄碧海;基于量子点标记的生物探针构建[D];武汉大学;2012年

7 潘佳奇;半导体ZnSe量子点和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D];兰州大学;2015年

8 卞伟;锰掺杂硫化锌量子点磷光探针研究及分析应用[D];山西大学;2015年

9 胡思怡;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功能型量子点的合成及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15年

10 梁瑞政;光功能客体/LDHs插层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芳蕊;纳米颗粒—量子点经嗅觉通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2008年

2 许智祥;荧光量子点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李秀清;量子点的不同修饰方法对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华晓锋;量子点与生物分子的偶联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李玉丹;单电子隧穿耦合量子点的输运和光学性质[D];山西大学;2011年

6 何至青;水溶性量子点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7 陈清爱;基于量子点的金属离子检测和碳点的制备及其发光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8 卢鹏;核分析技术在水溶性氧化锌量子点吸收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2年

9 张翼飞;锗硅单量子点的耦合和瞬态电学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赵潇;一种纳米级碳量子点的合成、修饰、表征及生物学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540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7540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f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