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耳霉引起的虫霉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56
【图文】:
图 2.患者皮损组织 PAS 染色结果:呈肉芽肿改变 , 肉芽肿内可见小片灶状坏死 、嗜酸粒细胞, 组织细胞周边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 多核巨细胞内见横断的壁薄而宽的菌丝 , PAS 染色显示其周围有厚的嗜酸性结构呈袖套状环绕.1.5 菌株的分子诊断:从病原菌株中提取细胞总 DNA,PCR 扩增 5.8S-28SrDNA ITS1 区域,直接测序,结果在 NCBI 网进行 BLASTN 比对,其结果显示与冠状耳霉 100%吻合。1.6诊断耳霉虫霉病(Rhinofacial Entomophthoromycosis)
6图 3:治疗以后皮肤变化1.7治疗10%碘化钾(KI)10ml/次,Tid,三天后增至 20ml/次,耐受增至 30ml/次。复方新诺明片 1.0g/次 BID, Sporanox 400mg/日.治疗两月后皮损较前缩小,质地变软,无恶心等胃肠道反应,肝异常。治疗六月后停药,随访一年无新发。
量嗜酸性颗粒细胞。诊断:确诊需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图. 原发性皮肤接合菌病,鼻翼坏死性溃疡(通过鼻饲管胶带引起的)发于急性白血病患者。图. 活检。无隔菌丝(H&E X 40)(Courtesy of Dr Liliana Salgado.)(Source : Clinics in Dermatology (2012) 30, 413 419)3.2.5 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在世界范围内日益迅速。 非典型分枝杆菌如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chelonae)的感染通常涉及皮肤,眼睛,骨骼和软组织。除了皮肤受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可观察到播散性感染。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新光;吴来明;王克华;谢燕;;植物中药成分应用于文物虫霉病害防治中的适用性探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年S1期
2 杨秀敏;王毓新;耿素英;李娅娣;周晓谦;刘红刚;杨庆文;;冠状耳霉引起虫霉病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年08期
3 ;白蜡虫霉病初步观察[J];湖南林业科技;1979年03期
4 李雄生,李永忠,王问学,李丁权,莫建初;家白蚁虫霉病研究[J];白蚁科技;2000年02期
5 王问学,李丁权,莫建初;家白蚁虫霉病研究初报[J];森林病虫通讯;1995年01期
6 李文柱;王锡连;于戈;;蝇单枝虫霉病的观察和利用问题的探讨[J];公共卫生与疾病控制杂志;1983年04期
7 尚素微;冯明光;;桃蚜虫霉病始发期的初始感染与接触传染[J];生态学报;2006年10期
8 杨秀敏;王端礼;;虫霉病[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04期
9 贾虹 ,朱晓丹;碘化钾:一种19世纪药物于21世纪在皮肤科的应用,药理学、不良反应和禁忌证[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06期
10 王未名;陆文华;李增智;;乳突耳霉的分离和鉴定[J];真菌学报;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杨秀敏;王毓新;耿素英;李娅娣;周晓谦;刘红刚;杨庆文;;国内首例报告由冠状耳霉引起的虫霉病[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李雄生;李永忠;王问学;李丁权;莫建初;;家白蚁虫霉病研究[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王未名;陆文华;李增智;;伊蚊寄生真菌——乳突耳霉[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二卷)[C];199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伟;冠状耳霉引起的虫霉病诊断与鉴别诊断[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54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75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