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亚洲象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和解没食子酸链球菌的分离
本文关键词:野生亚洲象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和解没食子酸链球菌的分离
更多相关文章: 野生亚洲象 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 解没食子酸链球菌 诊断
【摘要】: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和解没食子酸链球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的细菌传染性疫病。已报道的感染动物有鸽子、火鸡、鹅、鸭,尚未见野生亚洲象感染的报道。2014年11月17日,本研究从患有严重胸膜炎、腹膜炎的野生亚洲象中采集病料,分离到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和解没食子酸链球菌,特此报道。
【作者单位】: 西双版纳野象谷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关键词】: 野生亚洲象 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 解没食子酸链球菌 诊断
【分类号】:S852.61
【正文快照】: 解没食子酸链球菌巴氏亚种[1]可感染人与动物,在最近的相关报道中人类感染主要是引起新生儿的脑膜炎和菌血症,以及成年人的脑膜炎,已逐渐成为感染新生儿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2]。动物感染已报道的有鸽子、火鸡、鹅、鸭,主要是引起多器官的损伤及败血症[3-8]。2014年11月17日,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捷;何高志;赵观禄;黄华;;亚洲象寄生虫的研究[J];野生动物;1986年02期
2 李芝喜,李红旮,,陆锋;亚洲象生境评价[J];环境遥感;1996年02期
3 ;鼻子最长的动物——亚洲象[J];绿色视野;2007年08期
4 陈明勇;杨士剑;刘林云;董永华;杨正斌;;中国亚洲象与人类关系[J];林业调查规划;2006年04期
5 ;《亚洲象》拍摄纪实[J];野生动物;1989年06期
6 李创新;戎玉梅;兰敬国;孙柏林;谢庆平;张路平;;亚洲象体内寄生虫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3年05期
7 陈远发;亚洲象 人类与你寻求和解[J];科学之友;2005年05期
8 文焕然,文榕生;再探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变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9 邬捷,何高志,赵观禄,黄华;亚洲象线首钩虫的形态观察[J];四川动物;1987年03期
10 何业恒;;黄河下游古代的野象[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潘文婧;张立;李国锋;昂洪生;罗爱东;董永华;;思小高速公路对亚洲象迁移的影响[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马利超;张立;李明;魏辅文;;采用遗传学方法推测一个亚洲象群体的社群结构[A];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鲍连艳;赛道建;;笼养大象行为的比较[A];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冯利民;张立;刀建红;罗爱东;郭贤明;赵建伟;;中国亚洲象种群分布和栖息地现状[A];第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蔡清秀;周玉;张立;;云南勐养自然保护区亚洲象(Elephas maximus)种群大小估计和性别鉴定[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四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文铭权;亚洲象千里赴川“倒插门”[N];四川日报;2007年
2 记者 黄雅珊;古深沪湾一带适合亚洲象生存[N];泉州晚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慧;无牙基因在亚洲象中传播[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宗边;启动亚洲象保护计划[N];中国环境报;2000年
5 邓海欧;人与亚洲象能否友好相处[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6 王左军;亚洲象种群在扩大[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7 姜莹莹;云南人象之争白热化[N];北京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謦成;近50年西双版纳人象关系演变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岭;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亚洲象(Elephas maximus)对栖息地的选择[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67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067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