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肌肉与脂肪发育相关lncRNA lncFAM200B的鉴定、启动子活性及遗传变异研究
本文选题:牛 切入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出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肌肉和脂肪组织是牛肉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此,发掘调控牛肌肉与脂肪生成的关键基因,对提高牛肉品质和肉牛生长发育性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知大量编码蛋白的基因对肌肉与脂肪的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例如:调控肌肉发育关键基因Myo D和My HC,调控脂肪生成的关键转录因子C/EBPα和PPARγ,以及同时对肌肉和脂肪的发育具有调控作用的Sirt1和Klf5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被揭示,但大多数与肌肉、脂肪发育相关的研究只是利用测序的方法揭示一些候选lnc RNAs,对候选lnc RNAs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以牛为研究对象,从实验室前期测序结果中筛选出候选lnc RNA,并利用RACE、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和q RT-PCR等现代生物技术,对肌肉与脂肪发育相关lnc RNA lnc FAM200B进行鉴定、启动子活性及遗传变异研究,以期为深入探讨lnc RNA的功能与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为提高牛肉品质与生长发育性状等提供科学资料。1.牛长链非编码RNA lnc FAM200B的全长克隆、鉴定与表达规律研究本实验室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新lnc RNA lnc FAM200B在秦川牛胎牛、犊牛、成年牛肌肉组织中差异表达。本试验利用RACE对lnc FAM200B的序列特征进行研究,获得了lnc FAM200B共472 bp的全长序列;原核表达分析显示lnc FAM200B不具备蛋白编码的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lnc FAM200B启动子区3000 bp序列中包含30个C/EBPα和7个CEBPβ等与脂肪细胞生成相关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43个SP1转录因子潜在的结合位点,其中,SP1富集区域易与肌肉发育相关转录因子Myo D结合。lnc FAM200B在肌肉和脂肪中的表达分析显示lnc FAM200B在秦川牛犊牛肌肉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在胎牛、成年牛肌肉中的表达水平。与此同时,在犊牛、成年牛脂肪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在同一时期肌肉中的表达水平。这些研究结果表明lnc FAM200B可能影响牛肌肉与脂肪发育。2.牛长链非编码RNAlncFAM200B基因启动子活性研究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牛lnc FAM200B基因可能与脂肪与肌肉发育相关,因此,本研究利用人胚肾293T、小鼠成肌细胞C2C12和前脂肪细胞3T3-L1细胞系,通过构建并转染包含lnc FAM200B启动子不同截短体的p GL3-Basic重组质粒并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进一步分析lnc FAM200B基因启动子区的活性区域。结果显示,在293T、C2C12、3T3-L1三种细胞系中,不同截短体对应的荧光强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从p GL3-pro4(-403)缩短到p GL3-pro5(-139)的过程中,荧光活性出现了极显著的降低(P0.01),提示转录起始位点之前-403至-139 bp之间为启动子活性区域。对不同细胞系中的荧光活性进行分析时发现,不同截短体在三种细胞系中的活性依次为293TC2C123T3-L1(P0.01)。lnc FAM200B的启动子活性在3T3-L1细胞中最强,其次是在C2C12细胞中,与lnc FAM200B在肌肉、脂肪中的表达水平一致。对启动子活性区域结合的转录因子进行预测发现,264 bp的活性区域中有6个与肌肉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SP1潜在的结合位点,2个与脂肪发育密切相关的C/EBPα潜在的结合位点。这些结果提示lnc FAM200B可能对牛肌肉和脂肪的发育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3.牛长链非编码RNAlnc FAM200B基因遗传变异及其遗传效应研究肌肉和脂肪的发育是影响个体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因此,本研究进一步从群体水平上分析lnc FAM200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牛生长相关性状的关系。DNA测序发现南阳牛lnc FAM200B基因第1内含子存在1个SNP突变(AC_000163:g.2472 TC,Taq I);利用PCR-RFLP方法鉴定145头南阳牛个体的基因型,结果显示:TC基因型的频率最高(0.57),CC基因型的频率最低(0.02)。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遗传变异位点不同基因型与6月龄南阳牛的体重、体高、体斜长、日增重等4个生长发育性状显著相关(P0.05),与12月龄的体高和体斜长显著相关(P0.05)。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lnc FAM200B基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并为提高牛肉品质与生长发育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MAS)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8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丁芳;吕茂民;马玉媛;吴健敏;田克恭;毕丁仁;章金刚;;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5′非编码区启动子活性的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2 康丽霞;孟勐;王永虎;唐林;彭健;钱文良;程道军;夏庆友;;家蚕蛹期特异基因BmCP283的启动子活性分析[J];蚕业科学;2013年05期
3 张小花;张磊;田园园;王丽英;黄爱龙;汤华;;乙型肝炎病毒HBx蛋白抑制TTRAP启动子活性的体外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0年02期
4 熊琪;柴进;张年;索效军;李晓锋;杨前平;刘洋;陈明新;;转录因子Sp1对成肌细胞中猪SKIP的表达调控作用[J];湖北农业科学;2012年18期
5 卢丹;郑立;王欣欣;王凡;唐婷;柳峰松;;家蝇Denfensin-1基因的克隆、诱导表达及启动子活性分析[J];昆虫学报;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永堂;刘庆;段朝霞;顾玮;曾灵;陈客宏;蒋建新;;TLR4基因启动子区-2242、-1892、-1837 SNPs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陈林林;谢青;单晓亮;权会琴;陈庆美;周帆;聂丹;唐霓;;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抑制SFRP5启动子活性的研究[A];2012全国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免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郭丽丽;李力力;唐敏;刘海丹;李子坚;刘素芳;林雪迟;杨力芳;曹亚;;EB病毒LMP1通过p53调控survivin的分子机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4 栾好江;邓洁英;史轶蘩;;干扰素-γ促进IM-9细胞内人生长激素启动子活性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李湘;刘伟;李杨;冯丹丹;汉建忠;刘惠君;黄艳红;廖晓红;罗自强;;TGF-β1对UGBP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及核心启动子区域的筛选[A];中南地区第八届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6 刘培燕;邱广蓉;孙开来;;TBX20基因-283位点G/A变异对启动子活性的影响[A];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韩松岩;陆军;程操;张瑜;李琳;刘春艳;黄百渠;;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抑制293T细胞中C/EBPβ和NFAT介导的人IL-5基因的启动子活性[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晓宇;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与POLD1基因转录活性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建军;SARS-CoV 5’UTR启动子活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3 丁芳;猪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检测、启动子活性分析及载体构建[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4 夏丽敏;HBx通过核转录因子NF-κB激活趋化因子MIG表达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朱晓宇;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1基因调控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扶晓琴;团头鲂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分析及启动子活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朱敏;家蚕BmOVO对卵巢肿瘤基因(otu)启动子活性的调控机制[D];苏州大学;2016年
3 李永霞;5'-UTR对STM542菌株flhDC基因表达的影响及E.Coli TOP10 flgK基因敲除[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4 陈娟;HCV 5'UTR启动子活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5 史晓燕;HBx调控EZH2启动子活性的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湘;TGF-β1对UGBP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及核心启动子区域的筛选[D];中南大学;2012年
7 肖利云;GATA4与STAT3协同激活EGF启动子活性[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曲嘉琳;HBV通过激活转录因子AP-2α调节Raf1启动子活性[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9 胡浩然;猪AGL基因启动子活性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10 赵柯;IFN-α对人初始CD4~+T淋巴细胞中抗病毒因子APOBEC3F表达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34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63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