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自然放牧与放牧补饲育肥对肉羊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28 17:18

  本文选题:育肥方式 + 呼伦贝尔羔羊 ; 参考:《饲料工业》2017年05期


【摘要】:试验研究了自然放牧(NG)与放牧补饲(GS)育肥对呼伦贝尔羊(HL)和呼杜杂交1代(HZ)羔羊育肥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4月龄断奶后HL和HZ公羔各60只,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因素1为育肥方式,分为NG与GS;因素2为品种,分为HI和HZ。育肥期均为60 d。结果表明,与NG组相比,GS能显著增加羔羊的体重、日增重、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重、净肉率与大网膜脂重,提高屠宰性能(P0.05);在整个育肥阶段,HZ羔羊体重均显著高于HI羔羊(P0.05),且HZ羔羊屠宰性能优于呼伦贝尔羔羊。与NG相比,GS可显著提高羔羊的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同种育肥方式下,HZ羔羊体重增加极显著大于HL羔羊,且屠宰性能较优。
[Abstract]:The effects of natural grazing (NGN) and grazing supplemental feeding (GSGS) on fattening performance and slaughtering performance of Hulunbeir (HZ1) and Hulunbeir (HZ1) lambs were studied. A 2 脳 2 complete randomized trial design was used to select 60 HL and 60 HZ male lambs after weaning for 4 months. 120 lambs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with 30 lambs in each group. Factor 1 is fattening method, it is divided into NG and GS2, factor 2 is variety, it is divided into HI and HZ. The fattening period was 60 day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ody weight, daily gain, premortem weight, carcass weight, slaughter rate, net meat weight, net meat rate and omentum fat weight of lamb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G group. The body weight of HZ lamb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HI lambs, and the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HZ lamb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Hulunbeir lambs. Compared with NG, GS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attening performance and slaughtering performance of lambs, and the weight gain of HZ lamb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HL lambs under the same fattening mode, and the slaughter performance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HZ lambs.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201003061]资助
【分类号】:S8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王英伟;李成云;耿春银;;水飞蓟残渣饲料对育肥猪屠宰性能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11期

2 朱远春,查龙应,傅筑荫;贵州兴义矮脚鸡与矮脚黄鸡早期生长及屠宰性能的比较[J];贵州农业科学;2004年03期

3 陈冬梅,周材权,苏学辉;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用土鸡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5年17期

4 杨志勤,附青容,周大薇;金丽肉鸭早期生长及屠宰性能的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2002年03期

5 陈冬梅;周材权;苏学辉;;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用土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乔璇;岳洪源;计峰;武书庚;齐广海;冯定远;张海军;;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液激素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8期

7 张诗玉;蒋坤铭;张静;刘杰;刘安芳;;饲养方式对杂交肉鸭屠宰性能的影响[J];中国畜禽种业;2013年06期

8 陈洁波;陶林;杜炳旺;吴薇薇;杨芬霞;李乃宾;朱梓京;;不同温度环境下麒麟鸡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测定[J];家禽科学;2013年06期

9 胡民强;黄德纯;郑俊钦;;麒麟鸡屠宰性能及肉质分析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年23期

10 杨军;唐登华;罗家琴;;三种家野杂交鸭屠宰性能比较研究[J];水禽世界;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礼华;尹华东;邱莫寒;刘益平;朱庆;;二郎山山地鸡屠宰性能的主成分分析[A];第四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凌海安;冯燕玲;王光琴;黄银姬;杜炳旺;;朝鲜鹌鹑屠宰性能的测定与分析[A];家禽研究最新进展——第十一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3 周鹏;曹国文;王高富;游斌杰;胡占云;李静;;武隆土鸡屠宰性能及肉质性状研究[A];第五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尹华东;张志超;赵小玲;张姚;朱庆;;二郎山山地鸡两个杂交组合早期增重及屠宰性能的比较[A];安全优质的家禽生产——第十五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贺海军;李冬立;华登科;贾亚雄;刘冉冉;唐诗;秦宁;白皓;刘念;郑麦青;赵桂苹;文杰;陈余;陈继兰;;光照强度对优质肉鸡生产和屠宰性能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九次代表会议暨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乃宾;陶林;陈洁波;杨芬霞;汪忠艳;苏淇;覃金海;杜炳旺;;高温环境下麒麟鸡(卷羽鸡)12周龄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特性[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第九次代表会议暨第十六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7 张凯;丁雪梅;白世平;张克英;曾秋凤;罗玉衡;;饲粮赖氨酸水平对不同杂交组合的二郎山山地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动物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曹爱智;籍立民;娄倩倩;;胆汁酸对肉鸡生产、屠宰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A];2009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童辉;栾新红;宁志利;董维国;郑树贵;;玉米肽对豁鹅屠宰性能及脏器指数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童海兵;王克华;窦套存;陆俊贤;汤青萍;章双杰;殷建玫;;饲料料型对鸡的屠宰性能及其肉品质的影响[A];家禽研究最新进展——第十一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召林;不同水平、不同来源粗饲料对辽宁黑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2 高小立;北京鸭不同品系的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测定与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查琳;SD02和SD03系及其杂交后代屠宰性能及MC1R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祁新梅;饲粮铜水平对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6年

5 余鹏;不同饲养方式对优质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肉质性状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6 陈娟;钙和维生素D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赵洋;喷淋对仔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羽绒品质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3年

8 王茹;复方壮鸡散对汉源县安乐乡林下山地鸡生长、屠宰性能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9 卢克伦;鸡F_2群体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性状的微卫星标记连锁分析[D];扬州大学;2005年

10 滑留帅;固原本地黄牛及其利杂群体育肥屠宰性能与相关分子标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16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816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f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