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优势血清西优势血清型IBV代表株M基因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
本文选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 M基因 ; 参考:《中国家禽》2017年15期
【摘要】:采用RT-PCR扩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广西优势血清型代表性毒株GX-YL5的膜(M)蛋白基因,将其克隆至pFastBac~(TM)/HBM-TOPO杆状病毒转移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杆粒rHBM-M;将重组杆粒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鉴定表达的M蛋白。IFA检测可见重组杆状病毒感染后72h细胞出现特异性荧光,Westernblot检测可见大小约为26ku的特异性蛋白带,表明该重组M蛋白在Sf9昆虫细胞中成功获得表达。研究为IBVM蛋白的生物学功能、IBV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制备等奠定基础。
[Abstract]:RT-PCR was used to amplify the protein gene of the dominant serotype representative strain GX-YL5 of Guangxi, and then cloned it into the transfer vector of pFastBac~(TM)/HBM-TOPO baculovirus, and transformed into E. coli DH10Bac receptive cells. Recombinant rHBM-Mand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was obtained by transfection of rHBM-Mand into Sf9 insect cells. The expressed M protein was identified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 and Western blot (Western blot). Specific fluorescent 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specific protein band of 26ku could be found in the cells 72 hours after the infection of recombinant baculoviru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combinant M protein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Sf9 insect cells. The study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IBVM protein and the preparation of new vaccine.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611)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GXNSFDA118011、2013GXNSFCA019010)
【分类号】:S85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华;;利用杆状病毒以虫治虫[J];国际科技交流;1987年09期
2 王文兵,张志芳,何家禄,吕鸿声,public.zj.js.cn;杆状病毒基因组DNA复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年03期
3 刘强,丁翠;杆状病毒部分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2001年02期
4 乌慧玲;曾黎平;吴岩;;杆状病毒基因分子进化研究的新方法[J];蚕业科学;2005年04期
5 刘高强;余晓丹;;昆虫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的新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9期
6 马景霞;;昆虫杆状病毒作为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的应用[J];中国家禽;2008年11期
7 单晓红;唐平;张雨;徐攀;;基于全基因组数据的杆状病毒进化研究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8期
8 雷求刚;徐增辉;钱其军;;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杆状病毒生产系统的构建[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9 胡裕文,智刚;杆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1988年02期
10 代小江,庞义;杆状病毒的寄生范围决定因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园;沈阳;邱亚峰;史子学;邵东华;赵福广;马志永;;杆状病毒的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叶林柏;陈海雷;郜金荣;朱应;梁东瑞;;昆虫杆状病毒与哺乳动物的相互作用[A];全国生物防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3 庞义;;昆虫杆状病毒基因工程[A];杀虫微生物[C];1992年
4 宋建华;梁昌镛;陈新文;;杆状病毒介导的p35基因抗哺乳动物细胞凋亡的研究[A];2006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万永继;;杆状病毒在组织细胞内的感染传输机制及垂直传播途径的分析[A];中国蚕学会商品性小蚕饲养规程和蚕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赵耘;罗长宝;何召庆;陈博文;刘尚高;王双山;靳玉芬;欧阳素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B_(13)株ORF_5基因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A];猪的重要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防检疫专业委员会第7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7 蔡艳清;许东林;周国辉;李华平;;广东首次发现甘蔗杆状病毒[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段宇;周红文;李倩;汪承亚;赵红;覃又文;刘超;陈家伟;;利用杆状病毒载体在家蚕幼虫中高效表达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hIGF-1)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杜恩岐;闫锋;卢楠;齐义鹏;;杆状病毒新调控基因p13的结构功能及杀虫潜力研究[A];第十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与产业化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姜静颖;王斌;宋良国;;一种无包涵体杆状病毒粒子的形态结构电镜观察[A];第九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Ⅰ)[C];199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若琳;褐飞虱体内共生病毒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文莉;杆状病毒定点标记及侵染行为动态示踪[D];武汉大学;2015年
3 郑浩;利用杆状病毒表达感染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4 刘阳坤;优化杆状病毒系统作为动物疫苗载体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姚相杰;杆状病毒介导的丙肝病毒可感染体外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7年
6 梁昌镛;杆状病毒与哺乳动物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5年
7 王鑫;杆状病毒复制和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张敏;双启动子杆状病毒介导~(131)I肿瘤靶向治疗及抗肿瘤新生血管调控的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陈寅;杆状病毒基因组扫描技术筛选病毒因子和顺式元件及其表达系统的应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宋建华;杆状病毒介导的基因表达及p35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病毒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艳梅;抗宿主细胞凋亡策略以优化杆状病毒表达载体[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易命;火地塘林区昆虫和杆状病毒多样性调查[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建章;杆状病毒介导的钠碘转运体应用于人下咽癌分子成像和核素基因治疗的可行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陈小红;2型猪圆环病毒衣壳蛋白的表达生产[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5 孙生仁;甘蔗杆状病毒群体的分子遗传变异及进化机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6 李明晶;对东方粘虫V-ATPase具有基因沉默功能的昆虫杆状病毒的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7 聂艳如;PPRV H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与在杆状病毒中的表达[D];华中农业大学;2016年
8 薛亚男;杆状病毒VLF-1蛋白磷酸化位点功能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9 马莲;鸡λ干扰素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系统中表达及其抗病毒作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10 周锋;在早期感染阶段Sf9细胞吸附杆状病毒动力学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00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900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