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黄柏水提物联合抗菌药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发布时间:2018-06-09 06:15

  本文选题:黄柏 + 抗菌药 ; 参考:《南方农业学报》2016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讨黄柏水提物与抗菌药联用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为黄柏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二倍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黄柏水提物与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测定黄柏水提物与抗菌药联用后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黄柏水提物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MIC为500 mg/m L,黄柏水提物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痢菌净、磺胺间甲氧嘧啶、头孢噻呋钠、头孢他啶、氟苯尼考、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克林沙星、加替沙星、头孢噻肟联用后的FICI为0.50~2.01,其中,黄柏水提物与阿莫西林、头孢曲松钠、头孢噻呋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痢菌净联用存在相加作用,与氟苯尼考联用存在协同作用,与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克林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间为无关作用,与环丙沙星、加替沙星联用呈拮抗作用。【结论】黄柏水提物与青霉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痢菌净、氟苯尼考联用是通过相加或协同作用提高药物对产ESBLs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但不宜与喹诺酮类抗菌药联合用药。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water extract of Phellodendron chinensis and antimicrobial agents on extended-spectrum 尾 -lactamase (ESBLs)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methods]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of aqueous extract and antimicrobial agents of Phellodendron chinensis was determined by double microamount broth dilution method, and the water extract and resistance of Phellodendron chinensis were determined by chessboard dilution method. [results] the MIC of ESBLs-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ESBLs-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was 500 mg/m / L, water extract and ceftriaxone sodium, respectively. Amoxicillin, sulfamethoxine, cefotaxime sodium, ceftazidime, florfenicol, ciprofloxacin, norfloxacin, levofloxacin, clinfloxacin, gatifloxacin, cefotaxime were 0.502.01 of which, The water extract of Phellodendron chinensis has additive effect with amoxicillin, ceftriaxone sodium, ceftiofuroxime sodium, ceftazidime, cefotaxime, furalum, synergism with florfenicol, norfloxacin, levofloxacin, clinfloxacin, Sulfamethoxine was independent of sulfadiazine, and antagonistic with ciprofloxacin and gatifloxacin. [conclusion] the aqueous extract of Phellodendron chinensis is associated with penicillin,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 dysentery. The combination of florfenicol and quinolones can improve the inhibition of ESBLs-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by additive or synergistic effect, but it is not suitable to combine with quinolones.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67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5B04)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GXNSFAA019070)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0992014-2)
【分类号】:S85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伟;;使用抗菌药物应注意的问题[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8年05期

2 王丽;;兽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3年03期

3 陈琳;魏冬霞;黄东璋;;歌诀在《动物药理》抗菌药物章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年23期

4 李红斌,曹俊华,金晓凌;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J];中国禽业导刊;2000年15期

5 陈大健;王悦洲;张萍;郝智慧;周颖斌;;兽医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要点浅析[J];山东畜牧兽医;2008年03期

6 耿光瑞;赵月平;李寸欣;赵文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8期

7 魏玉文;;奶牛抗菌药物使用应注意的问题[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年08期

8 夏式X&;;魏氐梭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J];辽宁畜牧兽医;1987年01期

9 盛蕴纯;;部分抗菌药物用于狗和猫的常规剂量[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1987年05期

10 汲金花;为什么长期使用抗菌药治病无效[J];北京农业;199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翠英;何周康;;720例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2 鲁薇;吕徐玲;张少华;;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靖;吴伟明;陈丽佳;;我院住院医嘱中抗菌药物合理性的评价方法[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海燕;;我院2008年度抗菌药物应用专题分析、总结[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5 于梅;杨钰構;顾洁;杨景昊;;我院儿科门诊应用抗菌药物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6 曹松山;陈海燕;;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细菌耐药情况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云和;;综合医院儿科近10年抗菌药物使用变迁比较分析[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8 赵力学;;2008-2009年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张华芸;王秀云;王爱丽;孙明芹;姜善玲;;我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措施[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汪伟;李志泉;;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晶;抗菌药的临床应用[N];新疆科技报(汉);2005年

2 康琦;走出抗菌药的认识误区[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云南农业大学动科院 俞乃胜教授;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及应对措施[N];云南科技报;2004年

4 杨 娟;推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张东风;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抗菌药物[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华中农业大学 陈桂平 黄玲利 袁宗辉;抗菌药物的负面效应及解决措施[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7 华中农业大学 陈桂平 黄玲利 袁宗辉;抗菌药物的负面效应及解决措施[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8 华中农业大学 陈桂平 黄玲利 袁宗辉;抗菌药物的负面效应及解决措施[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6年

9 山东省章丘市畜牧局 马玉胜 孙科业;治鸡病 乱用抗菌药物不讨好[N];河北科技报;2007年

10 记者 刘婧;医院滥用抗菌药将受约束[N];焦作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敬伟;长沙市医保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尹桃;长沙市社区居民抗菌药物使用状况的社会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高斌;天津某医院医院感染监测与抗菌药物使用策略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4 刘远飞;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后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999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1999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8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